《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薛省堂

《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堂这首诗,我从后面往前倒着读,终于看明白了————写的幽深而微妙,很不容易触摸他的心灵————好像切脉的细细审读:
今夜
母亲在庭院挂满灯笼——————农家情氛的描写,背景的交代,喜庆的衬托
月亮是你的心事——————这个你,指代很模糊,而且诗文中出现极少,这里根据语境,大概是指作者抒情主题的主体角色————爱着诗人也被诗人所爱的女子。月亮与心事,构成情状关系,指思念、爱慕。
泉眼是我的眼睛————————这个泉眼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代情人的眼波;二是对母亲的感恩所流露的眼光。

我把摩托车开向
草原的无边无际——————这是作者的寄托与向往。
车灯微微发出光芒
你只问烛光下静默的少女————这句很费解,可以理解为对方的一种试探,主要是对“爱情”未来的探询。这里烛光——我只能根据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来理解,作为“离情别泪”的象征。静默,就是缄默不语,脉脉不得语的情状描摹。
不问飞过夜空的乌鸦————乌鸦是不祥的预兆,死亡的未来时。
结合上下句:你总问我们的感情,难道你没有听见乌鸦不祥的叫声吗?我父亲都快离世了。

今夜
我把心事抛给黑暗————命运的无奈之举。
梦里颠簸的船只——————通过梦来反衬现实的屯蹇困苦。
海水涌来 堵住喉咙————这里是写痛苦。是对父亲去世的一种悲恸。

今夜
草原上雾色茫茫————暗示理想的破灭,前途的迷惘,与上文呼应。
少年站在父亲的坟冢旁————写自己对亡者的瞻望与祭奠。
眺望远方的黎明——————痛定思痛的新征程,表现不气馁的新希望。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一种生死离别与爱情别离之双重痛苦的经历,不好懂,但我还是读懂了。只有懂了,才知奇妙之处。一些处理方式,很有技巧,也很匠心,譬如,前面的线索,在后面的场景做交代。很有悬念感。而且将很复杂的心里历程浓缩在“今夜”。个人认为,很值得肯定。
   不当,望作者谅解!也愿与大家分享并讨论!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1-22 23: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百合》
作者:林俏龙

牢房的墙壁有一副跳棋盘
用鱼骨刀刻的

监狱是一口井

被囚禁的光线、空气
早晨永远是黄昏
木板霉烂 铁窗长满锈
黑夜
几道探照灯光柱
在铁窗外的无边旷野来回扫射

上一次在消毒站
你瞥见
陌生女囚
雪白的肩膀烙着一朵红百合花

城市的街头
一群警察无休止地
在轮流玩着无聊的跳马游戏

来源 诗人(www.cnpoet.com) 原文:http://www.cnpoet.com/xiandai/n/n0042/n0042_0012.htm

——这首诗歌中的“你”如何解释呢?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0-11-23 09: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22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省堂 于 2010-11-22 23:45 发表
《红百合》
作者:林俏龙

牢房的墙壁有一副跳棋盘
用鱼骨刀刻的

监狱是一口井

被囚禁的光线、空气
早晨永远是黄昏
木板霉烂 铁窗长满锈
黑夜
几道探照灯光柱
在铁窗外的无边旷野来回扫射

上一次在 ...





这首诗里只有一个你字。你的前两节里分别出现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2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画之前的调色大家可能知道,我们想要一种颜色可以用许多方法调制,完全可以通过离原色彩背弃的颜色中和而成,当然写诗歌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诗中的你、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颜料,但调和的效果我觉得很好,老说诗歌绘画音乐建筑艺术上相通,真正用心去用的有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2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出你的诗歌理论针对一首诗歌。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0-11-23 09: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是很不好理解的。但我还是触摸到了作者幽深而微妙的心脉,而感受到了他的奇特。别人如何理解与看待,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愿更多的人来讨论。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1-23 00: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23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评析这首诗,没有看前面大家的讨论,也没有看省堂的剖白,这才看了,觉得理解与作者有些出入,但也不打算修改了,我还是坚持,我的理解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圳欲望 于 2010-11-23 00:04 发表
比如,你随时一整就给千千整一大篇出来。啷个不给我整一个呢

嗯~深圳兄,有吃味的感覚呀~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0-11-23 00: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11-23 00:07 发表
我评析这首诗,没有看前面大家的讨论,也没有看省堂的剖白,这才看了,觉得理解与作者有些出入,但也不打算修改了,我还是坚持,我的理解是对的。

我认同嘉嘉的说法,有时写作时,创作者的情感是交错的,时而思慕,時而感怀;所以,有时有些隱微的情感,可能连创作者自己也沒有发现,但在字里行间,卻不自覚的流露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23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5: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