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232|回复: 40

《少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薛省堂

我所爱的少女
洁净的少女
摊开黑夜的手掌
用贝壳的眼睛眺望月亮
闪着海豚的光芒

我在庭院种植柳两行
一行根植泥土的记忆
一行守侯母亲的坟茔
我被时钟转盘挫伤的手
被你的手收藏

吹过城市的冰凉寒风
飘过村庄的洁白云朵
你的嘴唇只吻露水和麦穗
酒盏翻腾海的泪

电梯起起落落
霓虹灯里闪烁的泥墙
是杏仁的苦香
是时间的重量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0-11-18 14: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1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嘴唇只吻露水和麦穗
酒盏翻腾海的泪

——————————先挑好看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段虽然也写得好看,不过,与整个主题是否有大的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郁郁香芷 于 2010-11-18 15:16 发表
最后一段虽然也写得好看,不过,与整个主题是否有大的关联?

——偶不对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省堂 于 2010-11-18 15:23 发表

——偶不对你说


你,说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嘴唇只吻露水和麦穗


--------这首散了些,因此感觉有些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11-18 20:40 发表
你的嘴唇只吻露水和麦穗


--------这首散了些,因此感觉有些虚

——阳光兄知道什么叫断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逮谁灌谁 于 2010-11-18 21:28 发表
不能仅限于站在那里说少女这样、那样,这样说总是虚的。用一些事务来呈现少女的这样那样,让少女立在那里才是真实的。

——让少女站在那里说她如何哀伤,像别人的诗歌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省堂 于 2010-11-18 22:20 发表

——阳光兄知道什么叫断层吗?



感觉断是一种美,像悬崖,而不是丢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间送友》
作者:薛省堂
漆黑的道轨
把月台分成左右两舍
一轮圆月照亮卖水的女雇工

陌生少女从我身旁侧身而过
听到火车的拉笛声
人群推着我前行

巡警在火车两翼巡逻
站台前
我主动向管理员出示证明

天空上方
飞过孤独的鸟群
平台上的挂钟指针攀上时辰
——有人说这首诗歌丝毫和送友无关质疑它的质量,我能说些什么呢?难道让我逐一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亚拉河 于 2010-11-18 22:27 发表



感觉断是一种美,像悬崖,而不是丢失吧

——偶只能说表面且肤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宁娜》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故事,但两个故事还有联系,就像诗歌中的手,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则毫不相干,诗歌种的最后一段几乎和上面无关,断层错位,我觉得诗歌不一定要首尾呼应。
诗歌中的“少女”是童话里的形象,“我”则是实实在在的,被苦难挫伤,两个各自独立,但有着联系,另外诗歌要有反差美和残缺美,当然一首诗歌里并不一定全部有。我个人一点也不认为散,相反从深层上说我怀念童年,怀念相继死去的亲人,和对时间和生活的感悟被扁的一文不值。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0-11-18 23: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间送友》
作者:薛省堂
漆黑的道轨
把月台分成左右两舍
一轮圆月照亮卖水的女雇工

陌生少女从我身旁侧身而过
听到火车的拉笛声
人群推着我前行

巡警在火车两翼巡逻
站台前
我主动向管理员出示证明

天空上方
飞过孤独的鸟群
平台上的挂钟指针攀上时辰
————————————————————————
你这首诗借用一些象征和引用身旁的景物烘托,这种手法国外的诗歌用得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遇见对手了,堂堂的这种断层手法跟阳光式的迷惑手法可以相较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位争论的很热闹,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很少阅读西方诗歌的范本,因为一向不看好译本的文字,要看,就要有水准去看原文的国外诗歌。
第二,一向不太欣赏诗歌中的断层,不会欣赏所谓的意识流,只会觉得断裂感强的文字,缺乏逻辑思维
第三,诗歌在我看来,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懂,关于这点,我也曾在阳光的诗文中提出过。至少要让人感觉到作者的情感真切,情感是诗文的主线,而不是空洞的描述景物。这点我也做得不够,一些文字经常走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