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040|回复: 28

(方便大家学习)对千朔诗赏析引发的辩论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朔诗:第一首:
《单向度的爱》

是的。故事的结局不全是喜剧
一枝孤独的黄昏菊
让秋天的温馨更显得清冷

夜色浓重的日子
我找到一句诗可以射月
想要证实世界从此可以热爱和平
孔雀东南飞,GPS的卫星定位
爱,仍漩在一杯蓝色爱琴海里
失去呼吸

明天,还要剪下多少颗滿天星
才能让风花雪月的心覚得浪漫
我们眼中的爱情
暴走在创意百发的街头橱窗
你是飘流城市冈咖的鲁宾逊
我是宅在字里行间的长发公主


第二首:
《爱的关键字》
秋天已经完整撤离
两张并肩的爱情宣言
还系着藕断丝连的
红丝线,定焦又隔放的巨大特写
却比不上你手上很轻
很轻的剪刀
  
阳光很干净地擦亮初雪(我说的
是那种刚走入冬天里的想象
一种呆得很空白的思绪)
那些看不见的爱
还在心里闪烁着千军万马
虽然我们未必当真
如今也各自鸟兽散去
你是否还会
再回头看看坐在这里的我呢?

有人说情诗是专属于你的殉情记
两只蝴蝶却是我的
关键字,追逐爱情的一生
key in。按下。连结
原来爱,是一场重感冒后
的误会
     


          关于对千朔诗歌评析的讨论总结:看了以上很多诗友的参与讨论,有必要小结一下(可分为甲方与乙方、中立方,各方不代表谁正谁误),为了叙述的方便,省去了持观点诗友的姓名,在个别字句略作改动,但不失原意。希望大家继续参与讨论。
    甲方观点:   
    1、千朔这两首诗是“双剑合璧”,都显示了很高的创作技巧,值得大家一读,作为评析者我自己非常喜欢;
    2、写实与写虚,奇俏与凄美的风格以及时空交错,中西合璧,传统与时尚糅杂,自出机杼。
    3、平常入手,诗歌意象层层推进,多种手法的参杂运用,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4、从创新角度而言,第一首比第二首要好。
    乙方观点:     
       1、第一首诗歌颇为出色,第二首白化了,美感不足;作为图解诗歌很扣题,但以诗歌本身角度看,我认为确实白了;
    2、第一首评论我比较信服,但第二首很持有怀疑:那就是源自诗歌本身的问题,不在于你评论的好坏,这使我想到“联想”这个词,但内在的联系呢?颇值得我们考虑。我想一首好诗歌所表达的往往不是评论就能到尽她的好的。
    甲方观点:[/color]   
     1、第二首并不浅白,关键在于诗文中意象与象征、暗示的运用:一是,阳光很干净地擦亮初雪———阳光象征什么?初雪象征什么?;二是那些看不见的爱/还在心里闪烁着千军万马——这句话又如何理解?千军万马是一种状态和气势,暗示爱情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谁不想自己的爱情很荣光,流传百世呢,这是一种心理描摹,读者也可以另外理解,因此,这里也并不直白,倒是有点含蓄,更不是大白话;
    2、一首诗的好与坏,最关键在于你对诗歌整体的把握与理解,看你的切入度怎样?
    3、我以为第二首赏图诗不错。不错在于,画里的视点选择得好,画外的空间延伸得好。简单讲,扣题而有新意。
   乙方观点:     
      至于嘉嘉所说的意象的表现,勉强可以那么理解,但我个人认为是君自己附加上的因素或者意想的居多,诗歌本身并不能很好的体现。
    甲方观点:   
        1、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一首诗歌的理解。这跟个人喜好,阅历,欣赏角度以及切入点等等有关。有不同理解是很正常的事。
    2、读诗,评析诗,其实也是一种再创造、再发挥的过程,有时候,在灵慧的作用下,作者超常智的发挥,他(她)能写到的,但他(她)也不一定能理解,这种情况是经常存在的;还有就是作者所写的以及他(她)自己所理解的,可能与读者、评析者所理解的,也并不是完全吻合,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当然最多情况就是作者与读者产生的共鸣的时候更多;
     3、最关键的在于,读者尤其是评论者,你是否打破了诗的现有的物理结构,按照作者的诗歌逻辑,重新建构自己的诗歌逻辑,并再以物理结构的简明方式呈现给读者。自己建构的这种诗歌逻辑,不是虚妄的撰构,而是在作者诗歌意象的单元组合、创作思路与表现技巧以及语言质地等诸诗歌因素的整合指向的一种把握的判断与概括。很简单的就是你的评析你是否慧眼识英雄?是否有独到发现?能否解释的通?能否让作者读者信服。这才很关键。
    中立方观点:]对千朔的阅读解析与读者多角度的认识正好说明诗歌存在的空间和内涵。
    乙方观点:   
     个人认为千朔姑娘的这首诗歌(指第一首)相当出色,但有一些小地方也有我所提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经常性地犯这样的错误,连接词太多(评者批注:就是练字的问题。个别字:譬如:还、虽然、如今——转折词、副词、形容词等,是否可以省略?)
甲方观点:   1、其实我倒认为,这些字在转接上起到开关的作用,如果全部拿掉,诗歌的情绪和节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在写诗的最初,都会刻意去避免,但到最后我觉得,写现代诗的思想还是拘於古典写作的思考,那么怎么写诗都不會进步;有时候太注重形式,就会忽略创作与艺术的本质;还有,就是现代人语感的问題,要注意到整体诗意的流动,不是让语句白话后,也诗意无存。  
     3、不过乙方观点,日后得注意一些;不过,我还是觉得要与不要,还是必须留意整体的节奏,不能为了让诗更象而让诗的节奏不协调,或者失去我语意上的本意,对于这些,我只能说抱歉,写诗还是不离诗人的写作动机与目的,我想这才是真正一诗的原创精神。
    乙方观点    那就在于千朔姑娘的处理问题了,或者说她的语言只是看似成熟,实际上升空间很大,能够做到不留痕迹说明她足够优秀了。
    甲方观点:      
       1、写作关键要做到形神兼备,二者都不能荒废。一味追求语言形式,就会神消散,显得苍白无力;一味追求内容,没有美的载体,形式就失去美感。
     2、无论如何,叫人进得去,出得来。带或者不带都是很难的事情——————本质上没有带不带的问题,只有用得巧不巧、妙不妙的问题————诗不同于音乐、不同于绘画,诗就是语言,语言的作用就是传达。连接词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3、有时太像诗,反而不是诗。
    综合讨论(甲乙方观点)    
       1、我们写诗歌多年的人很容易发现诗歌的缺点:句子很不简练,表达也不含蓄,文字上也有待推敲的地方。
     2、好诗需要不受时代的局限,不能成为时代的陪葬品,我认为唐诗、宋词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自身所散发出的诗歌魅力,意境和语言。
     3、因为意境和语言,是诗的情感。当我们思乡的时候,就想起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我们被友情感动的时候,会想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我们也在文里反观在历史中所流传下的经典作品的发展,在中国文学属诗的范畴內有诗词骈赋,其中駢体和賦文算是较富艺术技巧的写作,然则在现今之中,最令人可以琅琅上口的,卻是最口语化的诗与词,尤其我们所能熟知的作品,也几乎是最浅白的,这个问题我想,是每个创作者都必须思考的。
     5、另外,外文诗真要讨论时,不能以中文翻译版为标准,而是要考量到外语本身的语言,如果是看中译版那些优美的词藻,我想,要看的是翻译者的中文写作能力,而不是创作者的语文能力。
     以上感谢很多诗友的支持参与,尤其感谢千朔、省堂能够提出很多新鲜的观点。这里值得关注的是省堂君,自己的乡土诗歌写得很出色,而且还公益于论坛的活跃参与。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1-4 12:2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以上整理,本打算置后那篇评析之后,但篇幅不短,也为了更多的诗友方便学习,就另起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真的好。楼主真有心,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牛,你的“牛观点”很多,很有独到见解。望多多参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方观点:个人认为千朔姑娘的这首诗歌相当出色,但有一些小地方也有我所提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经常性地犯这样的错误,连接词太多(评者批注:就是练字的问题。个别字:譬如:还、虽然、如今——转折词、副词、形容词等,是否可以省略?)
——“个人认为千朔姑娘的这首诗歌相当出色”是指千朔另外一首诗歌

嘉嘉的认真态度值得我们尊敬,严谨上可以再进一步

另:本人对其他诗友的评论几乎少有赞美的,即便有也是同时指出不足,诗友不要介意,从诗歌创作上讲个人认为没有坏处,也是本着对诗歌质朴的爱。同时本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的诗歌认为薛省堂较好的作品是《夜间送友》、《记忆》、《位置》(可能部分诗友读过,但不妨再读一边),帖下:以示不同见解

《记忆》
作者:薛省堂

一声门缝
夹碎核桃仁的清响
小人书
涂满了梦幻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我只身
走在幻觉中
电梯迅速地下移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

白色围墙
涂满了孤独
记忆是我的棺木
像合上了的小人书

《夜间送友》

作者:薛省堂

漆黑的道轨
把月台分成左右两舍
一轮圆月照亮卖水的女雇工

陌生少女从我身旁侧身而过
听到火车的拉笛声
人群推着我前行

巡警在火车两翼巡逻
站台前
我主动向管理员出示证明

天空上方
飞过孤独的鸟群
平台上的挂钟指针攀上时辰

《位置》
作者:薛省堂
衰微的打钟人
用铁槌敲醒孤儿院的清晨

朋友们
骑着自制的木马
杀回了家园
你的歌声悲凉
像街道
无边地延伸漆黑

帷帐
遮住了小小的看台
我往自己身上
涂抹光泽
如削断的腐木
飘向大海

或者即将隐入今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省堂君,你的第一首,我不知是否给你指出过自己的看法: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我只身
走在幻觉中
电梯迅速地下移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

——————这两大段的排比,就是你第一首诗歌的硬伤。要么省去一段,要么整合。因为在你整首诗中的比例很大,而且技巧上属于“意象复制”,因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诗理逻辑,尽管读起来很美。
   后面两首不错。
   你的提议,我很高兴接纳。我马上就修改一下。谢谢了。
   还有,我建议,你每次贴稿不要太多,最多就是一两首,便于大家阅读,便于斑竹点评。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1-3 14: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11-3 14:10 发表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省堂君,你的第一首,我不知是否给你指出过自己的看法: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我只身
走在幻觉中
电梯迅速地下移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

——————这两大段的排比, ...


嘉嘉可能误读了,你可以注意一下虚实的转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省堂以下的修改整合: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我只身
走在幻觉中
电梯迅速地下移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

——————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而幻觉的电梯
在迅速地下移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

——————这样不是省词省字,虚实都结合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嘉,电梯不是幻觉,我是从长廊走,到坐电梯下楼,其中其他的是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挂起来大家来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你愿意上略作调整(本不想对你原词做很多修改的):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而电梯
在迅速地下移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
——————幻觉,不要?要,其实并不是不可以,在实物实景面前显示自己记忆的一种恍惚状态,为何不可?为何就不是虚实交融了?
    仅供参考!你自己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嘉可能误读了,你可以注意一下虚实的转换 [/quote]
——————虚实转化岂不是你自己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11-3 13:05 发表
通过以上整理,本打算置后那篇评析之后,但篇幅不短,也为了更多的诗友方便学习,就另起贴。



附上诗歌原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阳光支持,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
作者:薛省堂

一声门缝
夹碎核桃仁的清响——这个是儿时的回忆,我想部分人小时侯吃过核桃,玩过硬壳
小人书
涂满了梦幻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这里是实写,诗友可以按我的行程理解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这两句是动态的比喻,木马是旋转的—滚向自己的水晶球,都是想象

我只身
走在幻觉中
电梯迅速地下移——实写,诗人由长廊走向电梯,乘电梯下楼
我已不能回到过去——这两个句子时间意识很强烈,可以体会一下

白色围墙
涂满了孤独
记忆是我的棺木
像合上了的小人书——全是想象,这个比喻我认为是较好的。一首诗歌如果都是美,则无反差,棺材是人们忌讳的东西。同样诗歌要留一点缺陷美。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0-11-4 14: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