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231|回复: 34

诗歌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命》

作者:薛省堂

母亲在院子里抚摩小鸡
三四个土豆
放在竹条作成的簸箕里

我们的父亲
一个干瘪的老头
用半袋红高粱换来青稞酒
灶里烧出鲜妙的麦香味

小木屋文身的茶几上
冰凉茶杯泛出
月亮形的光辉
粗糙的横梁落满了燕粪

风在夜间吹灭了星辰
母亲点燃灯火
你问起我的红斗篷
爱情使我们一夜成名

《母亲》

作者:薛省堂

壁橱的上方摆着一本《圣经》
窗口的风翻开几页

拴在门槛的大黄狗尖叫着
陌生人绕道而去
母亲走进卧室
撞见我和邻居少女的亲吻

中午母亲一个人喝着稀米粥
姐姐占据母亲的台镜
瓷瓦罐上泛着古铜色的光辉
鸡群翻越矮墙

夜晚给我们安详
母亲数我们数过的星辰
她黑小的乳房裸露在
蓝色的月光里

《出气》

作者:薛省堂

小木屋里挤满了人
我刚打完水漂
姐姐坐在角落里无声地哭泣着
光怪陆离的墙壁上
破旧时钟的衰鸣
我开始意识到恐怖
父亲额头一片青紫
舅舅们动了手
斜挂在削木钉上的皮鞭
示威后眼睑似的低垂
父亲像泄了气的皮囊抽着旱烟
我隐约听到
木制乐器弹奏出来的尾音
堂叔安慰着祖母
说此事就此打住
屋内是不可触目的凌乱
摔碎的瓷片遗落一地
舅舅们坐在院子中央
姑姑和他们争执着
我想同他们理论
但小孩子不可插嘴
我觉得尴尬
就在前天
着实是父亲先伤了母亲
此时母亲躺在里屋一言不发
头上缠着止血的白绷带
脸侧点滴血渍的醒目暗红
夜晚舅舅们扬长而去
父亲好声好气送走了
姑姑和祖母
用摔碎的半边锅
我们开始烧烤红薯片
发表于 2010-10-3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堂君这三首描绘了商业时代中国古老的农村生活,且生活气息浓郁,古香古韵,选材典型,视角独特,诗中也不乏一些精典诗句——————譬如:第一首:你问起我的红斗篷/爱情使我们一夜成名;第二首,她黑小的乳房裸露在/蓝色的月光里;第三首:光怪陆离的墙壁上/破旧时钟的衰鸣(这两句,是诗文伏笔)。
     个人觉得这样的诗很难得,尤其是第三首,聚焦对准“父亲打母亲”这样的生活事件以及引起的中国式的处理方式,读后让人沉思。
    这三首诗有陶渊明诗的那种写意的淡泊、宁静,但诗歌的内核却是凝重的。通过现代高科技与古老传统之间的对比、反衬,我们不得不思索,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选择或摈弃什么?
    写作技巧上也表现的很含蓄,通过层层铺垫的形式,言明主旨,尤其第三首,一开始并没有描写血腥的场面或喧闹的场景,而是显得像平常一样的淡定从容,到最后才交代事件发生。
    所以,我个人很喜欢这组诗。
     拙见,不当,望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在夜间吹灭了星辰
母亲点燃灯火
你问起我的红斗篷
爱情使我们一夜成名
         ____这样的句子,让人感覚冬天是温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妣已乘仙鹤去,愿天堂里泯恩仇

这三首诗有陶渊明诗的那种写意的淡泊、宁静,但诗歌的内核却是凝重的。通过现代高科技与古老传统之间的对比、反衬,我们不得不思索,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选择或摈弃什么?
——评价过头了,我还没有那种境界。
但你是少数能读懂我的人,不知道算不算知音。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0-10-30 11: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堂君可能就是在深深悼念令尊令堂大人的悲哀中写出这样出色的诗,节哀致顺,化悲痛为力量,令尊令堂大人能有你这样优秀的儿子,你能成为优秀的诗人,他们必含笑于九泉矣。我觉得我对你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我不喜欢夸大其词,应该是你谦虚了。在现在这个崇尚自我营销甚至投机钻营的时代,过分谦虚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应适度,不亢不卑为最好。至于,你说是不是知音,在于你的认为了。我读到好诗,就喜欢自不量力,指天画地评论一番,除了互通心气外,也是想学习人家的优点和长处。
    谨祝周末愉快!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0-31 18: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0-10-30 11:13 发表
风在夜间吹灭了星辰
母亲点燃灯火
你问起我的红斗篷
爱情使我们一夜成名
         ____这样的句子,让人感覚冬天是温暖的~

台湾现在是冬天了,大陆现在深秋。顺便问一问千姑娘的红斗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10-30 12:26 发表
省堂君可能就是在深深悼念令堂大人的悲哀中写出这样出色的诗,节哀致顺,化悲痛为力量,令堂大人能有你这样优秀的儿子,你能成为优秀的诗人,她必含笑于九泉矣。我觉得我对你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我不喜欢夸大其词, ...

周末愉快。我从23岁开始记忆力急剧衰退,只对之前的事情记忆尤新,怕是青少年时期所致。
抽空临读一下阁下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省堂,时间紧,先学习,评就不留了,呵呵,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0-10-30 18:42 发表
看望省堂,时间紧,先学习,评就不留了,呵呵,远握!

——周末愉快,你的诗歌会随着你的日子一起丰满起来,为自己小小的伤感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挖掘的很深,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文字里淡泊的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茜然 于 2010-10-31 16:59 发表
喜欢文字里淡泊的安祥。

——我22岁之前都在农村生活,大学去了我们省一个城市,毕业就去了台州。一直很怀念我童年时光,忧郁的性格,苍白的 容颜。

问好茜然和su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省堂 于 2010-10-30 14:41 发表

周末愉快。我从23岁开始记忆力急剧衰退,只对之前的事情记忆尤新,怕是青少年时期所致。

       记忆是思维的一部分,只要不是头部硬伤,是逐渐可以恢复的,所以你不要为此背上包袱。我认为记忆是可以恢复,而且可以锻炼出众的:一是你要有恢复的信心,其实际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如一座金矿,平常人才开发不到5%;二是你要找到恢复的技术和方法,譬如自我按摩头部、穴位拍打;每天背英语单词或唐诗宋词,每天坚持写日记以回忆白天经过等,这就是做记忆保健操;中药保健.恢复、道教打坐修炼等保健恢复;音乐刺激恢复、气功恢复、冥想恢复等;你可以综合保健、整合多种手段保健;不放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三是要坚持,长期坚持,你一定能恢复记忆,而且你记忆会比别人好得多。
    可以私下从玄学角度探讨探讨,或许对你大有裨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诗歌风格,如果更深刻会更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读过,现在回复。

诗不是画,不是音乐,首先是语言,语言的的目就是传达。有的人喜欢陶醉在自我感知的世界里,有的人喜欢凉出生活内部的伤口,让人警醒或者纪念。三首诗属于后者,我喜欢这样的诗,我喜欢这简单质朴后面埋着的光,是让人信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