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562|回复: 32

百脉十六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百脉十二明泉之后,又写了百脉十六景,初稿已完工,请各位狠批,谢谢

汇泉阁

以前,这里是公园的至高点,红极一时:
卖东西的,喝茶的,登高望远的
往下,你可以看见一拨一拨的人
有人在笑,有人揣着心事
你还可以看见湖面上跃起的鱼和鸟
看她们飞,看她们自由自在

树在一天天长高,现在
树冠已高过头顶,越来越高的树冠
像一把把伞,撑起风雨
又像一堵堵墙,挡在前面
我感到自己越来越小
越来越孤单

龙门桥

这桥和公园同龄
这是以前,人们必经的地方
现代人喜欢快节奏
喜欢一马平川,现在
人们对她视而不见
她也视而不见,依旧像以前那样
蹲在那里,蹲在南湖与东湖之间
蹲成一艘船

合壁桥

往上是二十,往下也是二十
两边的扶手加起来又是二十
你看,这多像我们的手心和手背
双手合十,十指相扣,就这样
我们把东湖和西湖,紧紧扣在一起
鱼可以过,虾可以过,而那些
浮出水面的,不管你看得见
看不见,都会被我轻轻拿下

龙泉寺

这里的泉水是开过光的
五百年前,佛家弟子就燃起一柱柱香
清泉洗心,到这儿的人喜欢做一回鱼
鱼心向善,你看,她们争先恐后游向佛祖
她们让石头说话,石头让水开花
有人在跺脚,一跺脚,泉水就
刷地一下,排起长长的队伍
鱼来的时候,这样
鱼走的时候,还是这样

清照园

庭院深深,一进门,我就被她的忧
她的愁,她的瘦,轻轻碰了一下
几百年前的时光,就这样溢了出来
她一会站在这里,一会站在那里
人比黄花还瘦的身影,在水里荡漾
荡着荡着,就荡出一朵朵花
一朵又一朵花聚在一起,呈梅花状
笑着,跳着,涌入大海

绣江亭

看一眼,就让我看最后一眼
挥一挥衣袖,走
到一枚种子里去
来年,就能开出一朵朵花
飘出一阵阵香

“泉”字广场

被水感染了
生下泉,像真的一样
我们在这里游,在这里
自由自在

凝目思飘台

这里最高,谁都想站上去
没人能比得上你,几百年了
你一直站在这里,站成岸的姿势,看
大宋如何走过元明清,看
那些缪斯的孩子,如何走进你的内心
又如何走出你忧伤的小令

湖面上那丈许的青烟
多像你的长发,被风吹着,风一吹
泉水就痛,水里的鱼就痛

我看见,你眼里的泪
被一些人拣起,又被一些人
挂在帆上,我看见
黄昏后,你折过梅花的纤纤玉手

依旧可以拨开西风
你比黄花还瘦的身影
依旧可以独上兰舟,任箫管吹取三山春梦
我还看见

你的手在挥,你一挥,水就动
水里的鱼就动,一条鱼从水里跃起
一只鸟从树上落下,水在动
水一直在动

一代词宗殿堂

这是你的
进来吧,带上声音和脚步
楼梯发出的声响,轻轻地
把一扇门打开

秀眉清照假山

这石头是假的,这样也好
你想怎样,就怎样,你不知道吧
上面能生长植物,上面也能生长空间
更让人感到意处的是:
塔旁边还有一口小井,只是不知道
曾有多少风,从这里掉下去
有多少鱼从这里上来过
像这样的小秘密,在这里
还有许多,许多

月满西楼

这名字好,这名字和一剪梅
有关,和宋朝的一个女人有关
夜睡了的时候
她就轻轻走出来,站在月光下
和星星们说:声声慢
和泉水说:绿肥红瘦
说着说着,就迎来了太阳

荷园风情

这里是又一片天
云在里面,我走进去
就像走进一朵花里
那些木制的栈道,一瓣瓣的
像叶片,又像谁的手
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个人的内心
这么静啊,除了虫鸣
只有心跳

西麻湾大桥

多少只手,才能把她举起
她又能举起多少力量
车辆与速度
亲情与友情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来来往往啊
这泪水与爱
被一池泉水,深深原谅

芦荡泛舟

到水里去,到芦苇深处
像叶子一样呼吸
像鱼一样游来游去
你还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大海
让小鱼小虾还有海鸥都住进来
瞧,多少美好,这辽阔
这柔,这清凉

白象戏水

一块石头从山上走下来
走着走着,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有人说她:像一只象
我说像地图:中国的
我们都在上面
她看着我们,我们
自己看着自己

易安亭

至今,我也没弄明白
哪个亭子叫易安
在我看来,这里的一草一木
一石一水都是易安
她可以随便进进出出
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亮

[ 本帖最后由 静如 于 2010-11-2 22:2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0-2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首和第二首写意的感觉恰恰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心 于 2010-10-25 11:38 发表
第一首和第二首写意的感觉恰恰相反

是啊,这是对十六景点的描述,各有千秋,肯定会不一样的~~~谢谢来读,请多批,欢迎继续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觉得吧,写的时候还要抓住一个点,比如第三个,“双壁”的引伸和拓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10-25 13:57 发表
俺觉得吧,写的时候还要抓住一个点,比如第三个,“双壁”的引伸和拓展

嗯!谢谢!非常感谢你的指点,喜欢这样的交流,望多批!听说过我们这里的百脉泉公园吗,里面有十二处泉水,十六个景点,为了更好的对外宣传,公园组织了一个征文,想对以下景点进行描述~~~前段时间写了十二泉,现在想写十六景点,可感觉还没到位,昨天去公园逛了逛,有几处还没对上号呢,更别说更进一步的东东,继续挖掘中,呵呵!望多多指导,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10-25 13:57 发表
俺觉得吧,写的时候还要抓住一个点,比如第三个,“双壁”的引伸和拓展

俺又改了下,请再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如的诗愈写愈好,不过<汇泉阁>这首在空间上,还是写得偏向散文;千朔还是覚得,诗不是不能写得白话,但在架构和空间上,写诗的人要让诗意流动,才能夠让白话的文字成为诗,如果文字已经白话了,在空间和架构上卻不能掌握好,那庅文字就会成为散文,而不是诗;这点,还是想提供给静如參考看看

虽然,千朔覚得第一首还可以再修改,但整体写作的功力还是在水平上的,问好静如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0-10-25 19: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0-10-25 19:55 发表
静如的诗愈写愈好,不过<汇泉阁>这首在空间上,还是写得偏向散文;千朔还是覚得,诗不是不能写得白话,但在架构和空间上,写诗的人要让诗意流动,才能夠让白话的文字成为诗,如果文字已经白话了,在空间和架构上卻 ...

谢谢千塑指点,不妥的地方,请继续砍,等写完这系列,回头我再改改,请继续关注,俺继续添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0-10-25 20:08 发表
作为诗歌的语言还是需要点弹性和升华的

问好静如

是,请继续砍,等俺写完,回头再一个一个慢慢扶正,有兴趣你也一起来,呵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第一个可以紧致一些。
或许可以散点透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0-10-26 10:17 发表
如,第一个可以紧致一些。
或许可以散点透视一下。

嗯!又改了下,请再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0-10-25 20:08 发表
作为诗歌的语言还是需要点弹性和升华的

问好静如



--------也问好静如,我比较支持鹤的观点,赞是诗歌的手法之一,奇与思也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7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静如索性按此构思,写成一本诗集。先问好,有空,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10-26 22:30 发表



--------也问好静如,我比较支持鹤的观点,赞是诗歌的手法之一,奇与思也非常重要~~

嗯!你的观点,一般很具代表性,俺也一直想听,这组不如泉水那组写的自如,因离征稿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没压力也就没动力~~~你先砍着,俺再慢慢磨,请继续关注,继续狠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10-27 00:11 发表
建议静如索性按此构思,写成一本诗集。先问好,有空,细读。

谢谢来读和指点!昨天,俺还在想你怎么没来点意见呢,请细读,请狠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