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给等待填空的鱼》------《古铜色的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0 15:49 发表
古铜色的鱼
在椅子上慢慢转动四季
眼神不断抛出带着魔法的句子
他把一个木头箱子放进衣柜,
他说“变”

弯弯的的海峡
就在他的腰间
轻轻转动
海岸有花儿的尖叫

嗯,我就喜欢这两节,完全可以单独为诗 ...


谢谢穗穗鼓励,定再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8-20 15:56 发表


牛不管鱼事~~~~~~

阳光以后应该改名字了,叫半仙。为啥泥?一半先锋,一半不先锋


我是第四空间掌门人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聚拢浪花,围成一个
透明的栅栏,

-----------------这个地方是不是再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谢谢片刻,这里我再看看~
似乎应该是拍打浪花更贴切些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8-20 19:43 发表
恩,谢谢片刻,这里我再看看~
似乎应该是拍打浪花更贴切些哈~

用驱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驱赶也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凉风 于 2010-8-20 20:02 发表

用驱赶呢


我就说我是个文盲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务是文盲,那我们不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0-8-20 20:34 发表


常务是文盲,那我们不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容,我洗芭乐去 。

一人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是常务文盲,二级无字监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颜色的魔力
──阅读诗人这里有阳光的「给鱼填空──古铜色的蓝」之有感

  在人类的视觉中,任何色彩都具有三种属性:色相、明度、彩度。色相是区别色彩所必要的名称。明度是指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明度高就是說色彩较淡,而黑色是色彩明度最低者。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饱和度,饱和的红色彩度最高,而黑、白、灰则不具彩度,称为无彩色。色彩的喜好因地域、种族、宗教习性不同而有異,但也有共通性,例如赤、橙、黄都称为「暖色」,青色为「寒色」。之所以在此先说明颜色和视觉的关系,是为了在此略说诗人这里有阳光(以下简称诗人或阳光)的诗──「《给鱼填空》----《古铜色的蓝》」。

  诗人在诗的命题上,首以双联式命题,第一这首诗写给一个称为「鱼」的朋友,第二是诗人写作的内容,定调在关于「古铜色」里的「蓝」调。其次是由颜色来联结颜色,也就是在诗人个人的认定里,「鱼」这个人给了他个人的基本感受是「古铜色中偏蓝」的。在色彩的运用里,「古铜色」本身具有阳光的感受,是温暖的、健康的、开朗的,甚至在西方有些人的观念里是认为「有魅力的」。此外,从一般人生活的经验常识中,提到「古铜色」的色彩概念,联想到「海」的意象,是非常容易的,从「夏日」到「海洋」,「古铜色」是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颜色的标的。但在「古铜色」里偏「蓝」,蓝是一种冷色调感,给人带点一些冷静或理智,所以从古铜色里的蓝这一意涵来看,便可揣测这是一个很阳光但不会过度热情的人,是有活力而不冲动的人,是有魅力而不烂情的人。因此,光从诗名的命题上来看,诗人就已经相常成功的形塑出「鱼」这个人的形象在众人面前;并且,让读者从诗名就可以开始进行想象了,这样的命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命题。

  诗人在这首诗的内容写作上,共分五段。第一段是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鱼」。他写「那条鱼是一个男人变的/从海里带来的蓝色/是古铜色的蓝,是所有女人/喜欢在眼角抹一点的蓝」。这一段的叙述,有些是反位法,「那条鱼是一个男人变的」,其实就是告诉大家那个男人叫「鱼」,而诗人利用这样的反位,将「海」、「蓝色」和「古铜色」这三种元素做一串连,让读者明朗朗地感受到颜色的聚合,甚至在味觉上也感受到阳光与海洋。接着诗人把「鱼」、「男人」和「魅力」透过「是所有女人/欢在眼角抹一点的蓝」再做一个点的延伸,虽然只有二句的串连,在文字的张力确实力道很大,在此也就可以看见,诗人在文字的笔功,是何等璀璨了。

  而在第二段的内容,诗人利用排比的效果来彰显「鱼」这个主人翁的特质,他以「对一块石头/对一棵草,对一株正在开放的花儿说/他要微笑了,“你们都将变成/双眼皮的美丽女人 ”」。诗人以一个非常生动的词「笑」就带动出主人翁的特质,或者说是魅力的所在。虽然「笑」是一个很平常的动词,但「笑」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所以中国俗谚有言「伸手不打笑脸人」,诗人林徽音的诗曾写「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艶丽如同露珠,……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可见「笑」的意涵不是一种脸部的礼貌运动而已。在诗人所认定的「笑」,是具有神奇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将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变成活生生的人,所以诗人以「石头和花草」为择定的对象,透过拟人笔法,将「笑」在此彰显出「万物同体」的概念来。同时,也藉此描叙主角的人格特质,透过笑,描写主人翁是一个美好的人,任何一种事物,在他的眼中都是美丽的;此外,也透过主人翁的喜好,辗转传达出诗人个人可能喜好的观点,在他的认为里「双眼皮的女人才是美丽的」。

  第三段主要是描写主人翁如何让身旁的感到愉悦,以及如何不断去制造愉悦感,因此诗人写到「他向那些美丽的女人/吹很多蓝色的泡泡」。在一般人认为泡泡都是彩色的,为何要特定是「蓝色的泡泡」。这就如同在之前所言,蓝色是一种冷静,甚至有时还略带些「忧郁」和「不安」之感,意即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感受到主人翁的魅力,有些人才理睬呢。因而诗人在此段开头即写「驱赶浪花,围成一个/透明的栅栏」这里即点明,主人翁那种男性「博爱」的个性,但在此段末句又写「一棵小草在栅栏外面,把面包圈扔向大海」,将诗的张力在此以矛盾且反向的拉扯,表现出人物独有的特性,与内在情感的冲突。此外,也借此将行文的节奏转折,将笔调的镜头回到主人翁身上。透过这样的衔接,我们在此可以看到诗人思绪的节奏,在空白与笔墨之间的停顿、接续,是很用心的经营。

  第四、五段主要是主人翁的魔法是如何形成的,但重点是放在第五段,「弯弯的海峡/就在他的腰间/轻轻转动/海岸有花儿的尖叫」。也就是主人翁是一直在驱使魔法让他身旁的女性感到快乐,所以「轻轻转动」,所言的是温柔的、不断的,在这里也表达出主人翁的个性是持续的、永恒的,并且是「美好的」。整首诗并没有刻意去描叙「鱼」这个主人翁的特质,但从诗人所择选写作的角度来看,读者可以非常快速地看到「鱼」这个人的特色与片断性的思想。整首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人物摹写,而且也有别一般人对人物写作的观点,可说是相当具有新意的写作。

  虽然在句子的精炼度或择选上,笔者个人认为诗人有些词句尚可在调整,如:「驱赶浪花,围成一个/透明的栅栏,他向那些美丽的女人/吹很多蓝色的泡泡」;这三句都有「的」,但最后一句的「的」,在此就可以省略,让泡泡的蓝呈现出本质的蓝,同时也让阅读的节奏有变化。再如「眼神不断抛出带着魔法的句子/他把一个木头箱子放进衣柜,/他说“变”」,在此「,」是不须要的。现代诗的标点符号使用,不似散文,只是无意义的语句分隔,现代诗的标点符号是含有节奏性,甚至有些诗人在写作时,刻意将「,」放在句首,让诗句的阅读上,成为读者的一口气,因此在此放一个「,」,从阅读的节奏与观点,都不能改变什么,反而成为一种多余了。另外,在此的「他把一个木头箱子放进衣柜,」在意象上,与这首诗本身的意境,其实有点老梗,难道要变魔术就一定要箱子和衣柜吗?如就这首诗而言,意象应是可以再创新,让诗的鲜度可以更亮更彰显。但这几个小问题,都是瑕不掩瑜的,整首诗在语句上本身就具有一种魔力,一如诗题「古铜色的蓝」。


___阳光兄,千朔也把这篇文字貼在你的原帖下
   当然,也推一下
   因為选給學生學習的作品,当然是好作品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谢谢千,辛苦了,上茶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0-8-20 20:37 发表
容,我洗芭乐去 。

一人一个~

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也来为这健康的古铜色的蓝,推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