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廖孚嘉

(挑战极限)花姬————新诗探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不累

谢谢红颜!这首诗,是与一个女孩聊天记录的整理后的缀连与再发挥,我自己则认为用了很多不新不旧的表现诗歌的手法。譬如,意识流、蒙太奇、呓语、梦想、潜意识、象征与暗示等,以及现代网络语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显,表达的是诗歌的表现方式,中心比较模糊了

廖孚嘉,这首诗,是与一个女孩聊天记录的整理后的缀连与再发挥,我自己则认为用了很多新的表现诗歌的手法。譬如,意识流、蒙太奇、呓语、梦想、潜意识、象征与暗示等,以及现代网络语言等

基本认同你说的这些表现形式,我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但诗歌不仅仅只是各种表现形式,它只是表达的工具,你的诗要说什么呢?却彻底地模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色幽默
第二十二号军舰


屈原
海明威



李清照
还有张爱玲——————
这都可能是我们当时随意谈论的作家,意识是混乱的,
这正体现我们当时“语无伦次”的“希望与失落”,因为“黑色幽默与
第二十二号军舰”都是以写现代高度文明人被物化的文学派别或作品,我们身陷现代文明,
很痛苦。后面的几位作家,是随意写的,像呓语,但本质都是时代的“悲剧者”。
   至于莲,想到李清照,意象是很容易链接的,就是张爱玲,则有些割断,但她是李清照的递次联想。
因为,张爱玲的现代文学地位也是完全可以与李清照产生联想关系的;其次,张爱玲的孤傲自洁,
都可以从莲的本质意象指向上相吻合。

    谢谢,千朔!我只是自己的一面之言,可能有些偏颇。
   不当,可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加强下内部的联系是重要的,我们再想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诗的困惑!

当代诗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分的夸大的“内饰”与“拟人化”以及
与此的“喋喋不休”与“自恋情结”所造成的“意象的虚假化、虚表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8-11 19:33 发表
黑色幽默
第二十二号军舰


屈原
海明威



李清照
还有张爱玲——————
这都可能是我们当时随意谈论的作家,意识是混乱的,
这正体现我们当时“语无伦次”的“希望与失落”,因为“黑色幽默与
第 ...


如果以花来联想李清照
我想,多数人会想到梅,而不会是莲
因为李清照的咏梅词,是相当有名的
而她本身也写作大量的咏梅词
我想,这是一般人比较能指涉的意象

另外,张爱玲的个性来联想花
嗯~千朔怎么想也不会想到莲花耶
从莲花的本质来说,自洁是有
但孤傲却是没有的
一般来说,莲花的种植是群生居多
莲花给的人的印象,也不会是孤傲的
若要说孤傲这性子
梅花也比莲花居多不是吗

所以,如果以你的片段来写


李清照
还有张爱玲

或許更可以让人来联想
当然,就是千朔个人想法
参考看看

再次問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清照的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以及“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等词句,脍炙人口。
所以由莲联想到李清照,很自然的事,
这里不一定要强调象征或暗示
———实际象征与暗示,也是对的。
梅花,则第一联想的不会是李清照,
可能是陆游、梅尧臣——这是我个人的认为,呵呵
至于张爱玲,
也可能是意识流的联想或粘联。
总之,谢谢千朔!
你的想法,我会好好领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只是交流一些想法
欢迎孚嘉的参与
希望有空多来挑战写诗

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千朔!

我会的,喜欢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早以前,我的诗歌也是属于意识流的。甚至现在都还有一点,不仅如此,我经常是潜意识写作,也就是说在敲打文字时人并不是清醒的,类似于弱弱的自我催眠状况下写作,这听上去很玄。后来我发现这样我不能走远,一首完整的诗歌,光有意象是不够的,光有意识流而不能让它显形出来也是不够的。
万事万物,其实都能扯出关联来。莲 李清照 张爱玲要关联上也不难,问题在于,是不是隔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隔”与“ 不隔”有独到之解了,丫子在此就不赘诉。
以前和朋友玩过一个游戏,让我用猫这个意象来写台灯。我把台灯比成了猫,开灯的动作比成踩猫尾巴,灯光出来比成猫的尖叫。当时很得意,后来一想,太隔了,如果不解释出来,和读者隔得何止千里万里。虽说诗歌是一种很自闭,很不具包容性的东西,有时它可能仅属于作者自己,只有自己能与自己的诗歌一脉相连,气息相通,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提倡自己所有的文字都是如此的,因为人是社会型的动物,需要溶入和包容。人如此,文亦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条拉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这首诗从头至尾就是一段梦境。写的有些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这都是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特征。但内质却是高度物质文明的人的物化状态:心灵的“空洞”与爱的无助甚至无聊。
  谢谢竹丫头提出的关于诗的隔观念,我得好好思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这首诗从头至尾就是一段梦境。写的有些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这都是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特征。但内质却是高度物质文明的人的物化状态:心灵的“空洞”与爱的无助甚至无聊。
  谢谢竹丫头提出的关于诗的隔观念,我得好好思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8-11 16:51 发表
写诗很痛苦,如果走不出这个时代,如果与大家同出一辙,如果都是千人一面。如果誓死超越,却超越不了,那就只有自焚了。

葬礼订好了通知一下,俺随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芙蓉姐姐,知音!但我们不能轻易就慷慨就义,放下时间、阳光和粮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