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59|回复: 5

交作业(不知道是哪一期的,请原谅)三组诗歌的浅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3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组诗歌的浅评.


1
1
[看图临屏]《漂亮女人》
/鱼过江湖

我知道,在大街上
随便看漂亮的女人那是不对的
把漂亮女人看成透明的更是不对的
可我也知道,现在偷着看也许是对的
我的眼里不会有光射出
唯一的区别是,你比她们少了一块花布

浅评:总体的感觉是诗歌写得很随意,随意也是一件好事,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对文字的琢磨就会信手而来,下笔成文。但不论怎么说,这首诗歌从表面来看表达得不够深入,若要是去加工自己的想象,我们会找到其文字以外的东西,美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欣赏呢?但对于一首诗歌来讲,应该再提起一些。

2[固定题目诗] 《初冬的颜色》
(一)
沿着秋季  越走越远
直到昨天的梦里
一棵收割时丢落的庄稼
探问我回家的路途
我才发现  风和冬一模一样
(二)
不能入睡的时候
就想想一起放牛的娃
是不是他提着铁锹
望着蓝天
笑容还是和雪一样甜
(三)
常常看到母亲
和窗外飞过的小鸟说话
和比楼高的天空说话
她太孤独了
好多天,不再看到庄稼
(四)
天气一冷
我就想起了土墙
土墙下一群小板凳
面朝太阳拉拉家长
(五)
天上刮来一阵风
地上飘起树叶子
天上下起了冷细雨
一个小男孩说
叶子没有家

浅评:这一组诗歌从整体上来讲是不错的。每一个小章节都能够独立成篇。这也是作者的一个写作取向吧。不管初冬的色彩是鲜活的还是沉闷的,都能够从作者的笔下找到生活的影子。这对于细心于生活的诗作者来讲是很好的,诗歌在于一种进入的状态而不是发出的状态。对于生活,那是诗歌的基石,我们不能远离生活而闭门造车。但这首诗歌的弱点是过于生活化,而缺少了诗性。

3

[
主题诗]《太阳之子》

盘古把胸膛切开  走出了天地
大地把胸膛切开  走出了北方的汉子
太阳下  跟着他的女人
象棉花一样的女人  柔软而富有弹性
北方的汉子和她的女人
把春天切开  大地布满了他们的种子
一地玉米  一地大豆
树下的孩子学起鹰的声音
孩子长上鹰的翅膀  就喜欢被称做汉子
快意时就亮开手掌  切开一串串云朵
寻找切开忧伤的断刀  大嗓子一吼
笑容在风尘之外 还象棉花那么洁白

浅评:意象很丰富,说丰满也未偿不可,但过多的意象就会让诗歌的主体发散,形成一种乱的格局,从意象的角度来讲,能够完美在展示作者的思想即可。这首诗歌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切换得过于频繁,增加了理解上的跳跃性。给读者的解析带来一些小小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1、看图临屏:《静》
/牧歌悠扬

摘去所有,雕刻美。
温顺目光与丰腴体态
在沉默里升华
幸福,驾临在他人涂抹之中
面对野人,我不会逃遁
龌龊言语,世俗目光
我懂得隐忍,因为
妈妈还在病榻前呻吟

浅评:作者的语言,从我人角度来讲,还需要再下一些功夫。尽管是用心打磨过了,还在个别地方的些生硬,比如“摘去所有,雕刻美。”这一句,理解起来够费脑子的。“搂紧狂跳的心儿,让不安褪色”我要问的是,怎么“让不安褪色”呢?从语言的结构上来讲,有些偏离文字的架构格局。因此,这首诗歌需要重新调整语言的表达方向及表现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缓缓地打开诗歌的情节,那样会更好。

2、固定题目诗: 《初冬的颜色》

铅灰色的天空,云朵在勾引
一段徘徊的往事
失去意义的呓语,挂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老人,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
划出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的心园里
却怒放着一朵
永不凋谢的勿忘我

浅评:这首诗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物出场的速度及时间上有些问题。人物的出现对于一首短小的诗歌来讲,应该能增加很大的活力与表现力,老人,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冬,自己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缺少铺陈,从而显得突兀。结尾的三句从结构及意境上来讲,还是很好的体现出作者的主题。

主题诗:《翱翔》

凛冽的寒风,掠过草原
高耸的云雾,遮挡不住你锐利的目光
俯身,冲出阴霾的天空
双翅,划出生命的无悔与执著
光芒,扯裂
那层薄薄的面纱
驾车而来的泪珠
顷刻,被挥发殆尽
颤栗的大地,顿时
侧耳聆听,教堂里传来的钟声

浅评:这首诗歌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意象上的转换生硬了一些。无论是喻指,还是比拟,意象的贴切与衔接都是很重要的。任何句子的过渡都应该是顺滑的,平缓的。或者分节表现,但节与节之间的衔接依然需要柔和。

3

[
主题诗]《再次说起,这属于王的物种》
/会渔

这个时候,新的一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
你就在一手摆弄自己的骨架
一手抱起襁褓中的婴儿,模仿他的呼吸
你说,那丰收的岁月
那另一个太阳
从江南夭止于乾坤的太阳
他肩头的褐髯双鹰
在语言中蜕下全羽
那另一个太阳
那被射中的,你许多次提到的太阳
正思考着将以怎样的姿态行走于
四千年前的天空

浅评: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限制了诗歌的外延。但从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是一个新学写诗的,其对文字的功底还是很不错的。整个故事的架构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布局。但缺少一种气势。从题目作为诗眼的角度来看,内容削弱了诗歌题目的外在力量。同时,句子设置的情节转换,仍需要煅造一番。


以上是边城于小恙之际匆匆而就,偏颇之处,尚请各位诗友海涵。——漠海边城于2007-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边好评
谢谢了
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儿了
我要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准的评!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07-11-23 08:42 发表
看边好评
谢谢了
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儿了
我要努力


大家都要努力,不为别的,只因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垂天 于 2007-11-23 10:26 发表
精准的评!学习,问好.

垂天兄,多指点边城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