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当代诗歌成就的高低,取决于中国当代诗人的个人素质及这个群体的整体实力。我认为,谈中国的当代诗歌该怎么写,不如谈中国当代诗人的价值取向。写不过是技巧,而无技巧就是最大的技巧。况且此技巧于我本不是技巧,而到你那里却成了技巧——那它岂不成了茧,束缚了你?如同武松醉打蒋门神,他的一拳一脚本是行云流水,随兴所致。后人却拘泥于他的一招一式,美其名曰“醉八仙”,实在悲哀!剑重无巧,其奥妙在“重”——功力深厚呀!
我从“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诗里取出“情痴”二字,我认为这二字道出了重的本质,是中国当代诗人应该具备的——而且是必需具备的!
诗歌关情,这应是无争的。“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带血之句自不必说,即使看是纯景物的描写,也是含情感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景无自有,唯情所生嘛。鲁迅说,没有谁是真正的山林隐士。我说没有一首好诗不关情。可我真正想说的是诗人不但要具备这种一般的个人情怀,而且要具备把我的自我扩展成人类的自我的大情怀!如歌德所说:“整个人类注定要承受一切,我都渴望在灵魂深处体验感觉,用我的精神去攫取至高、至深,在我的心上堆积全人类的苦乐。”我们的情怀不但扩展到全人类,甚至要扩展到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关爱。我们要尽力的扩大我们的胸襟,把生命的苦乐感觉,并以诗笔出之。这是一种大气,吞天吐地的大气!
诗人要痴,这恐怕是有争议的。但我还是要表述我对痴的见解。什么是痴呢?一是常人眼里的执迷不悟,自己心里的执著。二是眼光利犀,有“大”的精神——即有见乃大。“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就是执著!王国维说,成大事者需历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她千百度,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更是执著!中国的当代诗人太浮躁,太急功近利,太不甘寂寞了。我们要坐得住,干自己的事业呀!那么,为什么要执著呢?是因为有大的精神,看到了常人所看不到的,并认为她是神圣的珍宝。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世界经典文学成为可能。我们要以改革开放的大气精神,站在神舟六号的高度,开阔我们的视野,立足当代现实,继承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吐出自己的诗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的当代诗歌要走出困境,就必需诗艺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诗改革史的诗歌或许是一条出路。
由此,我认为中国的当代诗歌需要情痴诗人!至于说格或调,我觉得不重要。《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呢?诗歌在于骨,即兴情呀!至于分流划派,更是不必。海纳百川成其博呀!中国诗人不能再相轻了,梨花体盛行,脱裤子读诗,已是很糟糕。咱们现在需要团结,奋起!只要胸怀一份对诗歌的敬畏,任何尝试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我的诗歌就达到了我说的高度。我的诗歌或许只是泥土。但愿这泥土能长出些树木,开出些花朵。潜渊,潜渊,其势在后。
Sample TextSample Te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