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冠军作品)
14号
《暗夜之书》
文/水的翅膀
穿过高大的棕榈林,潮声过后,
隐匿的城堡。原谅那些不请自来的葡萄藤
原谅这个夏天,我辗转多病。
绿色的藤蔓,爬进我内心深处,
那是火车掉头回乡的地方,
那是你拂袖而去的村庄。
我依然可以感觉到,流动的水
在抚摸我的肌肤,晴朗的夜空下,
我早已不再忧伤。每次从大汗淋漓的梦里醒来,
雪,须是薄的,眼看融化了,
绿色的小草,告诉我外面的消息。
哦,原来我还爱着。山峦和秋阳,
赐我以巨大的场,一群黑色的乌鸦
散去,原来我有翅膀。
风若卷起那些绿叶,告诉它们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风你就做诚实的人
说我还在废墟,还在大海之南
彩云之巅。夜之书,回首就是星光,
允许我画些石头房子。
今年台风已经过去了。是的,
眼看就是深秋,金黄色的海水
漫上来了。它们绘制画卷,它们又撕毁画卷
它们是你和我。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被那种淡淡的忧伤的所感染!诗里,诗人并没有过多地展示自己的情绪,一切都是通过舒展的语言和舒缓的叙述来展开,从而营造了一个浓烈的诗意氛围!
穿过高大的棕榈林,潮声过后,
隐匿的城堡。原谅那些不请自来的葡萄藤
原谅这个夏天,我辗转多病。
绿色的藤蔓,爬进我内心深处,
那是火车掉头回乡的地方,
那是你拂袖而去的村庄。
“隐匿的城堡”作为一个隐喻,每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我要说的是从诗歌的推进角度来讲这个"城堡"亮出了一个忧郁的抒情基调,一个情感流淌的起点!接下来就是”葡萄藤”、“藤蔓”,一种诗人本不愿提起的东西正在无声无息地潜入、缠绕!
我依然可以感觉到,流动的水
在抚摸我的肌肤,晴朗的夜空下,
我早已不再忧伤。每次从大汗淋漓的梦里醒来,
雪,须是薄的,眼看融化了,
绿色的小草,告诉我外面的消息。
哦,原来我还爱着。山峦和秋阳,
赐我以巨大的场,一群黑色的乌鸦
散去,原来我有翅膀。
“山峦和秋阳,赐我以巨大的场”,这个“场”是引力的场吗?但无论怎样理解,至少我认为这里正在为本诗情感的流淌指明了方向,它是一个召唤,企图唤醒的似乎应经是在失落中被淹没的“飞翔”的愿望!这一节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和意象的跳跃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扯开了诗的空间,其实不止本节,整首诗这一特点都比较突出!
风若卷起那些绿叶,告诉它们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风你就做诚实的人
说我还在废墟,还在大海之南
彩云之巅。夜之书,回首就是星光,
允许我画些石头房子。
今年台风已经过去了。是的,
眼看就是深秋,金黄色的海水
漫上来了。它们绘制画卷,它们又撕毁画卷
它们是你和我。
你已经离开了,但是你曾经存在的痕迹却很难从心头除掉!“画些石头房子”这个动作至少我读来存在理解的障碍,是想画地为牢把自己封闭起来吗,还是为已经结束的故事另外虚构一个理想的结局?有一些费脑筋!或许指向模糊也正为读者的想象打开了空间!“它们绘制画卷,它们又撕毁画卷/它们是你和我。”,定性式的结尾,很有想象力!
短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到将如此众多的诗歌元素跟情感巧妙的糅合,在含蓄内敛的叙述中让诗意在不知不觉中流淌,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抓住,因此我不得不说诗人具有超强的捕捉灵感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虽然是临屏作品,时间仓促,但我从诗里几乎找不到明显的瑕疵,最后还是照例说一点意见:这首诗语言的空间是打开了,但是抒情的脉络个人感觉不是很清晰,从开始的”隐匿的城堡"到"绘制画卷,又撕毁画卷”刹住,诗人的情感好像一直在诗中所说的那个”废墟”里徘徊,阅读当中给我的感觉就是沿着诗的抒情线路一路曲曲折折地走下去,到了最后才发现又回到原来的起点,如果能够走出来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因为本人功力有限,再兼近来琐事太多静不下心慢慢品读,在理解上难免会存偏差,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 本帖最后由 sunjiaquan 于 2007-9-20 22: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