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你放下苹果错拿了梨》
文/三月雪
这雨季的末尾
雨水僭越了过错
风过潇湘
外面很宽,仿佛另一个天堂 ---作者在这里变更的是一个审美意识上的参照系
有草有水的地方
有人异想天开
有人亡羊补牢
人生到底是在哪条河上颠沛流离 ---放逐自我,带来下面贴近生活的比照。
当你放下苹果错拿了梨
是谁还站在村口的风中
两个酒后的男人
一个银行行长
一个普通职员(好象还是个诗人)
同时想起了发小的时光和各自的亲娘
而不禁大放悲声 ----对人性中大的人类哲学道德微妙的涉略
这个世界四通八达
可回家的路从来就只有一条
析:第一节,作者以惯有自然呈现的笔触起句:“这雨季的末尾”,如把“雨季”做象征源,那么它正是体现了具有阶段,往复性特征的社会历史性的循环与螺旋式的上升,当然上升是雨季的循环,与人与社会升华的比照。一个“末尾”点出了事物兴,盛,衰的三个阶段处于“衰”字上(社会历史也不例外)。“雨水僭越了过错”非常自然准确地点出现代的理性社会过渡的包容性。“风过潇湘”这个句很妙,用风来自然吹卷过去,潇湘这地方不用多说,自然起到推向下句的语感,又开阔了视界。“外面很宽,仿佛另一个天堂”这一句有双点主题(这里指象征的主题)之妙,一则是有阴云已过之感,那些已逝世的老者仿佛于另一个天堂中看着作者,二则写了作者理想中的世界像此刻天象在大地上所呈现的景象。作者在这里变更的是一个审美意识上的参照系。
第二节起承接作用,拿水,草地方来起笔,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生命感悟性,下两句就不多说了。
第三节用一个问句转呈过来,“人生到底是在哪条河上颠沛流离”,“人生”用的特别有趣,体现的正是作者身为女性天性的自身“小我”意识,源于历史给于女性潜意识中的桎梏,随男权社会逐步衰退,这种放逐自我的强力欲望(题外话:从诗选刊逐鹿版的几次活动来看,愈来愈多的女诗人显现出她们优于男性诗人的优越性,如竹露清滴响,韩簌簌,冰绿少卿,雨细细,女冷冷清秋,忧伤樱桃,霜儿,爱月,青葙等,当然还有许多没能参与活动的海湄,红娃,红线女等以前就在诗歌界的所有女性诗人。等有时间专门写篇报告文学介绍分析这种现象)。“当你放下苹果错拿了梨/是谁还站在村口的风中”这个更是女性化的生活比照,很有感染力。“是谁还站在村口的风中”,这个期待和望是很开阔。
第四节不须多说,选取人物很具代表性,“同时想起了发小的时光与各自的亲娘”,切的准,人类在大善面前的潜意识觉醒的负罪感“而不禁大放悲声”。对人性中大的人类哲学道德微妙的涉略。
最后这节就不用说了。。。
评:来源于个体对于生存空间,自然与事物的,女性特有的直觉体验,引发哲学和人类生存意义上的审美思考。
严重学习,问好三月雪!
[ 本帖最后由 李郅 于 2007-8-9 09: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