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346|回复: 16

评析左岸[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 》](总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1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岸的诗歌写作不同与其他诗人的地方,是他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火山孕育的过程,他轻易不会下笔,每一首诗歌都聚合了诗人高度的情感与冷峻的理性思维构架,我们从他的《远方跑来一大群孩子》和《深夜来客》已经领略到那种高聚合的情感在流动中自然结晶出来的像再塑的惊人场面。如:“这些水,来自灵魂的上游”为读者打开的是一个于现实中进入纵深起源思考,和一个理性中开拓的新的前瞻性思维世界。这种智性的冲击让我们读者是久久不能忘怀的。
    我们看诗人在[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里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冲击与思考,看题目第一感是故事诗,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左岸是一个表现手法非常高超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他是用诗歌中历史事物向我们象征什么,在艺术表现上,这组诗歌更具有后印象主义的趋于完美的基调,在手法上,诗人把意象的再塑发挥到了极致,给我们拓展了一条更广阔的意象重塑之路,就是诗人把意象与理像糅合之后,进行了抽象变形的隐性的象征处理。我们先来读第一个:◆火车


◆火车
   
    据说你的眼泪,早年
    被十三节车厢的一位盲女
    提前交给了一群缺盐的羊,在母语的故乡
    有多少核桃威慑于你巨大的光芒,至今不敢睁开眼晴
    伸向肉欲的铁轨,在酸性的时光里
    让你忘记,你不过是瓶子里的一道闪电
    但一缕头发遭遇你的咬痛,它的飘舞
    无意成了食草动物的节日。在无人倾诉的黄昏
    你冲出了大桥。牵手空间的宗教
    终于,在荒野补上一生的睡眠
    你,以一堆废铁的距离,看到了
    一片幼林将要高过自己



    ◆火车作为作者象征化的原物,“据说你的眼泪,早年/被十三节车厢的一位盲女/”,作者在这里首先把火车的像进行了触点式的像再塑,给读者打开的是一个有眼泪的火车,她的早年,她的十三节车厢的盲女,或者火车本身也是一个盲女,她在行进中,要逐步接近作者对于历史,或者故事情节的情感升华,但作者立足的高度早已越出那个历史和情节本身的意义。“提前交给了一群缺盐的羊”,我们知道羊在中型动物中,是最弱的,而这是一群缺盐的羊,我们看作者要向我揭示的火车与羊的象征是什么呢,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在母语的故乡/有多少核桃威慑于你巨大的光芒,至今不敢睁开眼晴”,在母语的故乡,只是个限定本土之意,是什么让核桃不敢吐露出核仁的“慈爱”或“善意”的目光呢,是慑于你巨大的光芒,而火车能让我们注意的自然她行进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其实也像人,像一个社会,也有她的盲目性。“伸向肉欲的铁轨,在酸性的时光里”,作者给火车这一象征事物进一步定性,回到原像上火车不过的铁的铸造,在酸里自然要腐化,而此刻是在肉欲的铁轨,酸性的时空,,“让你忘记,你不过是瓶子里的一道闪电”,“让你忘记”是个诘问,也就是腐化消失时,像在瓶打闪电一样,照亮只是瞬间,隔着温度。“但一缕头发遭遇你的咬痛,它的飘舞/无意成了食草动物的节日。在无人倾诉的黄昏”,头发象征一些“思想”和“理性的东西”,被你咬痛,断裂后的飘舞,像人们丰收节,扬场一样,成为食草动物(象征火车行进的残暴执行者)庆祝这样的一个丰收节日,无人倾诉的黄昏,有两种含义,一没有人倾诉,二不敢倾诉。
“你冲出了大桥。牵手空间的宗教”,作者去连接自然神性,你冲出了大桥似乎也是冥冥中定数,牵手“空间的宗教”是一个很明确的理像,似乎又是一种佛的境界的追求,圆寂,自焚。“终于,在荒野补上一生的睡眠”,作者以博爱的情怀,让她也就是这个火车所象征的事物与历史的退出充满人性的笔触,她象奔跑累了去补一生拉下的睡眠。“你,以一堆废铁的距离,看到了/一片幼林将要高过自己 ”,打破时空的固有性,把停顿的向前与一片幼林的长高比较,无疑是象征的事物的再次确认。同时揭示了作者情感在一系列波折中,领悟到的许多哲思和理性的提升,给我们带来的是非常宽阔的深思。
  


◆遗精者
   
    那个年代,夜晚的灯火,比孩子少
    但这并没影响小工匠,所制造的一些物理现象
    吃大葱,蘸大酱,饮烈性酒
    钻进被窝,打着手电筒,看上两页《红楼梦》
    然后,瞅着一块三岁的手帕,恍惚。门开了
    手帕的主人不约而至,她,军帽压眉,羊角辨
    黄书包带,斜跨胸前,像一列军用火车
    缓缓驶出山谷,灯光转暗
    他打开身体的亚麻布口袋,把她装了进去
    两条蛇扭在一起,月色就这般,被压成了重伤
    一阵鸡鸣。把一切拉回到现实中。而他
    一直在被窝,制作的这些粘液,至今也不想
    让另一只软体的器皿接纳


    在◆遗精者里,作者进行了大面积的像着落,一个“那个年代”让我们无形中回到◆火车中的“早年”。把前一首像的象征与冲突,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这首诗歌里进行了全面着落,产生出抽象象征事物回归现实后的诸多变异扭曲的奇事来,而这些事确切是作者在哪个年代耳闻目睹的一些普遍事物的艺术提炼:
   “那个年代,夜晚的灯火,比孩子少”,我们先用演释去接近作者,作为批判现实主义诗人,作者关心的事物也有他的现实界限性,我不是说作者不关注[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题目所涉及到的事物与故事,而是作者更为关注的是题目之外的,更接近自身环境中曾发生的事物。灯火比孩子少,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间断性界定在那个年代,前首中火车,羊等象征的事物在这里逐步明晰起来。那么我就假设作者说的“七十年代”,那些知青是许多的大孩子,一起涌向农村的背景是不是比灯火多出许多。。。当然这种连接只是演绎的推论,没有确定性,只作阅读引导。“但这并没影响小工匠,所制造的一些物理现象”,这里这些“小工匠”正是从一个侧面写这些大孩子在农村用知识做一些小日常小发明,比如是制造沼气灯或者什么的。“吃大葱,蘸大酱,饮烈性酒”,单调的生活带来的食欲刺激欲望,带来的现象,正如佛罗伊德的性心理学,性的广义性宣泄是多种多样的。也从他的情感能量守恒中,极自然出现下一幕:“钻进被窝,打着手电筒,看上两页《红楼梦》”,这里所说两页,是那个年代读书不易,更何况是《红楼梦》,可能是手抄的也不一定,呵呵。“然后,瞅着一块三岁的手帕,恍惚。门开了”,三岁的手帕应该是跟随情节中的男主人三年了,恍惚。门开了,是他打开了一个梦境,虚幻。“手帕的主人不约而至,她,军帽压眉,羊角辨/黄书包带,斜跨胸前,像一列军用火车”,非常合拍那个时代的一个梦,这里再次提到火车。使前一首诗歌的象征更加明确。“缓缓驶出山谷,灯光转暗”。过度一下,“他打开身体的亚麻布口袋,把她装了进去/两条蛇扭在一起,月色就这般,被压成了重伤”,有隐藏之意,那个年代这种事是不敢张扬的,月都被压伤了,加重情感的负重性。“一阵鸡鸣。把一切拉回到现实中,而他”,预示着时变境迁,作者巧妙把“而他”放上一句,“一直在被窝,制作的这些粘液,至今也不想”,写男主人长期情感压抑与寄托在一个暗中深爱的女人身上,以至成为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奇形病态的爱。这里“让另一只软体的器皿接纳”,无疑是指别的女人的子宫。更是一种歧义的忠诚。这首作者写尽了那个年代的悲剧色彩。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呢?一个情感中的法西斯年代,或真实的法西斯年代。


◆传统心理学
   
    戴草帽的东西走在半路,看不见脸
    惊动一把沙子的女人,躲到男人的掌心
    手,白菜一样,包紧飞来的尤物。沙子漏掉了
    天空无人。这个男人就是我


     在◆传统心理学,作者再次对题目进行了触点式的像再塑的象征处理,传统心里学一是象征他的时空惯性即一成不变的观念性,而这种观念性情感是“戴草帽的东西走在半路,看不见脸”的,写出了长期以来存在于环境带来的这个抽象中的男人或者是这个男人作为象征源他的潜意识中或他所象征的事物深层的东西的模糊性与隐秘性常以别的形式显现出来。“惊动一把沙子的女人,躲到男人的掌心”,一是揭示这个女人的命运像一把沙子或者她所象征的事物,沙子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她或她象征的事物的短暂性,因为一把沙子要用来漏沙计时的话,很快就消失了的。躲到男人的掌心其实正是我要说的二,其二是这样短暂一个女人或她象征的事物,能够留给这个男人或他所象征的事物的记忆更是像一把沙子。“手,白菜一样,包紧飞来的尤物。沙子漏掉了”在这里作者用手像白菜一样,包紧,正是写这个男人是用一生的生长来呵护这个命运的短暂女人带给自己的记忆的。正如像一把沙子所象征的青春或美好的东西遗漏掉一样。“天空无人。这个男人就是我”,最终是一个面对天空倾诉的男人。引伸到一群男人,一个社会。


◆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
   
    灰尘、蛛网
    一把斯特拉季瓦里乌斯制作的小提琴
    阁楼、油灯,一名德国军官,把华尔特手枪
    对准了一位犹太女孩。杀戮前,犹豫片刻,便下令
    为他演奏。旋律里,波隆贝斯库复活了,这罗马尼亚之父
    把女孩搂紧,要陪她一起闭上眼睛,去见上帝
    枪响了。那名德国军官,像电影中的慢镜头
    倒下。从太阳穴,跑出一只很绅士的红色幼兽


       在◆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里,作者以回忆的方式走进整组诗歌的主题,“灰尘、蛛网/一把斯特拉季瓦里乌斯制作的小提琴”,灰尘,蛛网已结满这把提琴,提琴的主人早已死去。作者下来以仿佛还看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把所有的景象聚合在一个画面里,切去了时间流逝。“阁楼、油灯,一名德国军官,把华尔特手枪/对准了一位犹太女孩。杀戮前,犹豫片刻,便下令/为他演奏。旋律里,波隆贝斯库复活了,这罗马尼亚之父”,而一个德国军官枪杀犹太女孩是发生在那个法西斯时期在普通不过的事,不同的是作者让他人性于潜意识里复活,引出了:旋律里,波隆贝斯库复活了,这罗马尼亚之父,是象征罗马尼亚***缩影。“把女孩搂紧,要陪她一起闭上眼睛,去见上帝”,把女孩的死,从波隆贝斯库复活,预示着马尼亚***的复兴,到退出历史。“枪响了。那名德国军官,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倒下。从太阳穴,跑出一只很绅士的红色幼兽”,很有讽刺意味地写出,这种被政治操控的人类的兽性,从倒下的那一刻,像红色的幼兽,从太阳穴的枪洞跑出来,回归了人类的大善。


◆秋色赋
   
    秋天来了,农民要把麦谷一直割到天边
    才能装得下忧伤。山的一些旧部,依然舞动刀枪
    水,绕道走过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我惊诧于另一类隐形人的品质


     在◆秋色赋里,作者回归眼前,使整组诗歌彻底明晰起来。“秋天来了,农民要把麦谷一直割到天边/才能装得下忧伤。”,农民的收成,似乎要收割到天边才能摆脱对于饥荒的忧虑,并有一种时间跨越的期望,像种冬麦一样,要跨越的是几个季节,甚至是几代人的期望。“山的一些旧部,依然舞动刀枪”,山的一些旧部,似乎就是在“历史中成长为大山的权势”,他的旧部就是“他的子孙和依附他的权贵们”,依然舞动刀枪是在象征“强占土地和国有资产”,“水,绕道走过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是在预示着“现实的强力的偏差”,“我惊诧于另一类隐形人的品质”,作者回到了自身的彻悟中。另一类隐形人与“黑手”或“其他暗中进行的事物”关联。

[ 本帖最后由 李郅 于 2007-8-3 04:38 编辑 ]
发表于 2007-7-3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郅接上楼):


总评:整组诗歌在一个早年,那个年代的大背景下展开,它已经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年代,而是可追溯到,火车即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德国纳粹和日本法西斯,以及文化革命前后,是一个通过多种形式长期介入诗人意识中的动荡的年代的积淀,它是意识深层的历史年代投影。有了这样一个年代的缩影,我们在看《火车》所象征的,正如蒸汽机的退出一样。它之前光芒,正如它缩短了人类间的距离一样,同时也带来像犹太人一样更多的自由民族被摧残,奴役,杀害。正是向我们揭示一个历来没人注意的哲学事实,那就是真理其实也逃脱不了辩证的两面性,就是事物的二元论。何况一个政党,一种制度。《遗精者》中更是让我们看到诗人意识里的那样的年代,产生了许多荒诞的情感扭曲,诸多的精神和性的扭曲,上演过的何止是一个故事所能表达的悲惨局面,它是一个高度聚合的许多悲剧的总熔合,在传统心理学诗人写了一些习惯的顽固性之后,“天空无人。这个男人就是我”,更让我们看清这种象征事物可恨与可悲。接下来进入《叙事曲》诗人进一步把许多典型的时代特征的象征聚合在一个画面里,让我想到《悲惨世界》,在悲剧中丑对于美的表现的审美的凸显性,在这里已表现无遗。最后正如我在前面已经说到之所以诗人潜意识积淀中的年代再度蝉活,最终是与实现连接产生的一个二度再现的艺术生命,在《秋色赋》找到了轨迹。

总体来看,这组诗歌无论在艺术手法上给我们带来的像重塑的意象与理像的糅合,以及像的象征中有像,像中又居象征的多样性表现手法给我们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像思维体验。还是这首诗歌本身所带给我们的思想性与哲理性的博大精深都是目前无人能及的高度概括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经典力作!



注:文中除引用原诗句用到的双引号外的,是对作者像的象征的演绎的接近,只做阅读指引。它没有确定性,这是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决定的。

《完》 李郅 2007,8,2 日西安


      


     
由于论坛限制在10000字节,冒昧占兄弟楼层一用! 感谢!支持!






感谢李郅评析!学习.

[ 本帖最后由 李郅 于 2007-8-3 04: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仔细读了,学了。  李郅兄弟厉害,把理论结合到诗作分析上,又给大家推荐了好诗,非常感谢。

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古风对照起来有同感论述,提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问好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左岸诗歌的意义进行了很好的进入,厉害!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褚国刚 于 2007-7-31 07:06 发表
感谢李郅评析!学习.


感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功力之深!学习好诗,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心老汉 于 2007-7-31 08:50 发表
已仔细读了,学了。  李郅兄弟厉害,把理论结合到诗作分析上,又给大家推荐了好诗,非常感谢。

辛苦了,问好!



加了《遗精者》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好诗好评,红上大家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7-8-1 09:38 发表
哈。好诗好评,红上大家品:)


感谢,只是和大家一起研读左岸的这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个位支持,分篇评说已完成,,,接下来写总评和进行通篇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岸的诗深邃、灵动;李郅 的诗评分析透彻、深刻、到位。建议加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有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轩雨抚梦 ,老土火火,文壮飞 ,云垂天 ,云梦心曲 ,红山  来读,一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2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