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79|回复: 5

读《永恒的纪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怡然我心


    五月五,祭屈原。千年前纵身一跃,越过了千年的时光,直令后世铭感其伟大。
       第一节以第一人称开头,引读者入诗,而以两句看似矛盾的诗行引读者于思考中。(个人以为“超越一切”一语不太好)
    第二节换用第二人称来写,如似对话而亲切。首以用心揣度屈原投江的心情与影响,而后将投江的行为诗意化。“轻盈”状其举动,“诀别”写其勇力。“你的”反复手法的运用,强调其“求索”与“忠魂”对后世的影响。有其投江的行为,才有了后世的记念与祭奠。“一个东方的神秘节日,一个万代不变的风俗”,是人们的记念行为的表现,而“万代不变”也饱含着人们,当然也包括作者,对屈原敬仰之情。因为屈原的“求索”与“忠魂”,才能让人们心有敬仰,如此,人们才会执著地用同样的方式去向“偶像”表达内心的感情,而这又反过来促成“东方的神秘”。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屈原之死有重于泰山。是以,才能让千年以后的“我”感动。而“墓穴的语言”只有彼此才能懂的言语心声?经过交流后,“我如渊鱼潜听你的叹息,虽说是回应了第一节,但“你的叹息”——对楚国当政者及后世的不满,还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的不满,或者两者都有,抑或是别的?这当然自有作者的一番心力的运用,但个人以为放在这儿,这两句于此稍显难懂,与整首诗歌比较直白似不太符合。当然首尾的相互呼应,于形式上能圆转自如。
    有道是“诗为心声”。“无情的宁静”,对现实的不满,而后才有痛苦?有志不能伸,只能于被迫于宁静中老去?对比于屈原的决别,作者心又所不甘,怀抱着期冀,并于此情形下,有感于屈原之举动而后创就此诗以“歌以咏志”?
〈〈永恒的纪念》
文/云梦心曲
我不是鱼  却在江底喘息
我不是鸟  却在蓝天舞动翅膀
潜水还是飞翔  游动还是静止
超越时空 超越一切

或许是你无奈的选择
或许是你不屈的印证
一个轻盈的姿势
一个诀别的纵身
你的求索 你的忠魂
已经飘忽千年之外
成为一颗永不褪色的星辰
用艾草、粽子、龙舟、五彩丝线编织
一个东方的神秘节日
一个万代不变的风俗

千年以上或许千年以下
我如飞鸟颤栗的孤独
用墓穴的语言彼此触摸
我如渊鱼潜听你的叹息
在无情的宁静中看潮涨潮落
在痛苦和希望中泅渡永恒
发表于 2007-7-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提
云梦心曲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得蛮好的。学习。
兄弟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学习认真的评.问好随风埋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读诗和交流的方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天子,波浪,清辉,垂天四位老师来读,这是迟交的作业,请原谅.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