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344|回复: 37

最近的几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尘埃】
   
    一个人可以生活在和他生命中某种
    性格相似的地方,那不仅是一种缘分
             ――题记
   
    尘埃布满你的桌椅,布满空气和日子
    你热爱那些小精灵,煽动翅膀,它们多像你
    被喧嚣遗忘。四周是时间的废墟,像那些
    曾经灿烂的笑容,如今如此阴郁
   
    你热爱那些粉状的生命,你热爱那些尘土
    覆盖下沉淀历史的砖块。你感受到身体一天天
    沉寂到砖缝下面,像冰冷的句子发散出死人气息
   
    三千多平米的大屋子,浮悬一个空荡荡的影子
    每天你和日子和那些具有年代的城砖,坦然相对
    你移动粉色的旗袍,在尘埃间,在废墟上
    舞蹈。你并不惧怕那些随时爬上来的咳嗽声
    他们很好奇:女人,请告诉我,你更怕什么?
   
    2007/06/04/
   
   
    【城】
   
    那座城,你生活了半辈子
    你爱它,又憎恨的日夜想逃离
    你生活在一座更大的城里
    一座虚构的房子里
   
    心存背叛。你被一座自己建造的城围困
    就像小时候,你用泥巴在河岸上建造城堡
    然后痛快淋漓的打烂它。一座城
   
    其实就是一座虚构的大房子
    这次你把自己装进去。除了打烂自己
    你还能怎样?
   
    2007/06/03/
   
   
    【日常生活】
   
    死亡和睡眠竟有许多相似之处
    你看见一个在早晨醒来的女人
    暗淡地活在秩序和镜子中
   
    那女人和你一样慵懒,在白天
    人们却看到另一种盛放
   
   
    2007/06/01/
   
   
   
   
    【细节】
   
    一些词语,在夜晚
    显得格外光艳和温暖。你
    还试图将这些摄人心魄的长短句
    薰染的芳香四溢。我相信
    这些词语不仅有毒
    还会使心脏变得彻底柔软
    而春天黯然失色
   
    和一些词语相遇,仿佛蝴蝶
    难以逃脱红罂粟甜蜜的咒语
   
    2007/06/02/
   
   
    【岔口】
   
    你犹疑不决,一条小径分出两根枝丫
    它们各自延伸的方向让你苦思冥想,现在
    有两条路,你反而觉得无路可走了
   
    2007/06/02/
   
   
    【缺】
   
    临近生日
    他问你想要什么礼物
   
    你想得到的太多,可现在
    你突然觉得什么也不缺了
    一颗心已被柔软的幸福填满
   
    2007/06/02/
   
   
   
    【返回】
   
    森林女巫说: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
    让你重返过去,但你必须支付你孩子的幸福
   
    你古怪的笑起来。失去的已成为一片未知的水域
    它们遥远又近乎陌生。而偎依在膝边活泼的孩子
    正是从前的你
   
    2007/06/03/
发表于 2007-6-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埃》的最后三句开始出现粉红旗袍,奇峰突起,出现阅读快感,喜欢!

其他几首充满哲理的情趣。学习!  问好古筝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可见诗者自己的影子,矛盾的思绪显露。目光穿透生活后的语言较到位,红上。

[ 本帖最后由 鱼飞蝶舞 于 2007-6-4 21: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埃布满你的桌椅,布满空气和日子
    你热爱那些小精灵,煽动翅膀,它们多像你
    被喧嚣遗忘。四周是时间的废墟,像那些
    曾经灿烂的笑容,如今如此阴郁
   
    你热爱那些粉状的生命,你热爱那些尘土
    覆盖下沉淀历史的砖块。你感受到身体一天天
    沉寂到砖缝下面,像冰冷的句子发散出死人气息
   
    三千多平米的大屋子,浮悬一个空荡荡的影子
    每天你和日子和那些具有年代的城砖,坦然相对
    你移动粉色的旗袍,在尘埃间,在废墟上
    舞蹈。你并不惧怕那些随时爬上来的咳嗽声
    他们很好奇:女人,请告诉我,你更怕什么?
   
这首诗歌不错.其它就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柔软韧度的语言,渗透阅历人生之后的智性,语言的干净和纯熟让诗歌散发静致之美.挂上欣赏.问好古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古筝!!!掠过!不留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重,尖锐,如果女子如此,那男人该怎办?问好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更怕什么?——读古筝《尘埃》    

           文/曾是刀客
   
    有时候阅读一首诗歌时的心态很有意思,隐隐约约总有一种解读密码的期待,这大约和认为诗歌是心灵的密码很有些关系,于是自己的角色不由自主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很接近心灵捕手,有股洞察细微俯视气度,然而解读方式上却很古板,依然是雕词琢句,旁敲侧击,望文而生义,见喻生比兴,略显生硬和肤浅。然而,不这样又能如何?实际上,面对这“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一个理智和情绪复合物的东西。”(庞德),无论如何分析解剖,其认识结果,往往只能依据读者个人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再加上此刻此景中的几分直觉,来做出个人最后的诠释,让尘埃落定。

    面对《尘埃》,究竟你更怕什么?

    追问已经发出,被追问的是谁?读者?作者?或者是我们大家?

    题记说:“一个人可以生活在和他生命中某种/性格相似的地方,那不仅是一种缘分。”可以明显感知,诗人环顾左右,对“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砖头、灰色的城墙”并无一丝不安,她不仅坦然,为此缘分而华丽装扮,甚至舞蹈。这使我们更觉得惊异和不安,阅读的目光开始缓慢,思考的运转逐渐加快。诗人是敏感的,细致的呈现一个“三千多平米的大房子”并非无缘无故,非如此不可言说,必然有其特殊的暗喻隐含其中。在这里,“尘埃布满空气和日子”,“你觉得它们的颜色和你相接近。”,这是一个找到适合自己背景和环境的人的自觉认可。于此,一般常识性疑问不可避免,这是不是一个人与异化的命题表露?作品可没有这么浅显,随着“视而不见”里相安无事的心态流露,“粉色的旗袍”适时出现,亮出其鲜活的个性存在和独立性,第一个命题不攻自破。那我们就继续从意象的蛛丝马迹间寻找更深的“诗眼”存在——或者,一个意象展示渐次变化过程的揭示——将以诗歌本身的呈现法则层层剥开语言的外壳,裸露内部思想的核。是的,我们接着注意到:“你在尘埃中间”——“你觉得自己正一天天沉淀到砖缝下面”——“居然不怕砖缝下那些随时爬出来的咳嗽声”,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不安的预感,如此脉络清晰的揭示如约跃出水面的时候,还是令人感到骇异:诗人坦然面对的,或由尘埃牵引出来的严肃命题竟然是——对于死去的和活着的人,我们到底更怕什么?

    最终的问题是:面对如此令人不安的呈现,我们在追问自己之前,还是忍不住先向诗人发出她所提出的同样问题:“女人,请告诉我,你更怕什么?”你真的不怕么?你为什么不怕?实质上,古筝在开篇就明确了对已逝者的清楚认识,他们是“一粒/被喧嚣遗忘的尘埃”,对于这些“时间的废墟”里的存在,诗人不仅坦然,而且感觉无拘无束,甚而身着妩媚,“在废墟的上面舞蹈”。这是由于死去的人已经被定义,除了阴暗与灰色的外表特征,他们宁静安详,不再具备活的世界中暗藏的、不可胜数的阴暗面:自私、暴戾、嫉妒、伪善、邪恶……仿佛“具有历史含量的砖块”,从此不再具备尔虞我诈的攻击性和侵略性,所以何来害怕?诗人甚至进一步感慨道:“……不仅是一种缘分。”于是,言外之意已经很明白了:在我们眼中,活着的人更令人恐惧!

    如此的分析是很沉重的,认识的沉重源于诗人心理的敏感和细致微妙的表达,这不仅仅是一个令人侧目的理性传达,也是一个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敏感解析,作品的意义由此具备了社会机制的、人文精神的深度。当然,也可以从别的途径、别的认识层面来解读这个作品,例如我也想到过别的诠释路径,比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生命的归宿,或对一种生活存在状态的记忆,但都不如这一个角度的切入令我惊异和感觉合理。事实上,我一直认为诗歌终究是一种个人意识的、本能的传达工具,几近乎一种寓言。那么,努力还原诗人在记录自我意识的、那一刹那的本质意图,并得出明晰的判断、评价、结论,是很有意义的。

  2007-06-05





原帖由 开心老汉 于 2007-6-4 21:22 发表
《尘埃》的最后三句开始出现粉红旗袍,奇峰突起,出现阅读快感,喜欢!

其他几首充满哲理的情趣。学习!  问好古筝版主!

谢谢,筝问好开心老汉:)

[ 本帖最后由 古筝 于 2007-6-5 2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鱼飞蝶舞 于 2007-6-4 21:41 发表
处处可见诗者自己的影子,矛盾的思绪显露。目光穿透生活后的语言较到位,红上。

问好鱼飞蝶舞,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青铜剑 、晓月清辉 、轩雨抚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土火火 于 2007-6-4 23:23 发表
厚重,尖锐,如果女子如此,那男人该怎办?问好筝!

呵呵,老土,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座城,你生活了半辈子
    你爱它,又憎恨的日夜想逃离
    你生活在一座更大的城里
    一座虚构的房子里
   
    心存背叛。你被一座自己建造的城围困
    就像小时候,你用泥巴在河岸上建造城堡

  然后痛快淋漓的打烂它。一座城
   
    其实就是一座虚构的大房子
    这次你把自己装进去。除了打烂自己
    你还能怎样?
   

————————————————————————————————————我被你的城吸引,走进
森林女巫说: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
    让你重返过去,但你必须支付你孩子的幸福
   
    你古怪的笑起来。失去的已成为一片未知的水域
    它们遥远又近乎陌生。而偎依在膝边活泼的孩子
    正是从前的你

  ——————————————————————————————————让我返回到童年的故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古筝的诗歌《尘埃》 

      文/云抱


    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应该是日子吧。日子就是时间的流淌,过去的不会再回来,无助的世人总喜欢用回忆一遍遍漂白着生活中的灰暗。而诗人则不。诗意地爬行和理解生活,这本是诗人的良知所在。我以为,生活的底线是庸俗的,是平凡的,所谓伟大终究是一种幻觉而已。古筝的《尘埃》中头两节是这样呈现生活的:



    尘埃布满桌椅。尘埃布满空气和日子
    你视而不见。那些小精灵煽动着翅膀
    你觉得它们的颜色和你相接近。一粒
    被喧嚣遗忘的尘埃,在大屋子中飘来荡去
    四周是时间的废墟。像那些曾经灿烂的笑容
    如今变得如此的阴郁
   
    你并不讨厌那些灰尘、那些灰色
    你并不热爱那些具有历史含量的砖块
    你在这间大屋子中移动着你粉色的旗袍
    你在尘埃中间,在废墟的上面舞蹈
    你觉得自己正一天天沉淀到砖缝下面
    像一些句子发散出死人特有的气息
   
    在前一节,诗人呈现的是早已“视而不见”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你觉得”“如今变得如此的阴郁”的理由,似乎只能是“它们的颜色和你相接近”了。在后一节里说的则是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结果。诗人的态度在“并不讨厌”和“并不热爱”之间,似乎谋求到了某种平衡,一种比心安理得更为踏实的平衡。然而这种平衡依然会带给我们诸多伤害。你“移动着你粉色的旗袍”,走进“尘埃”这面老头子里,你感到的却是“在废墟的上面舞蹈”。此非幻觉,而是尘埃的某种喻示罢了。
    尘埃“布满桌椅”“布满空气和日子”的这种存在方式,让我们内心怀有无限的悲悯而无从抒发。在这里,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归宿合为一流,并作一枝。“在大层子中飘来荡去”的“尘埃”,似在幽幽地诉说“被喧嚣遗忘”的那种艰难过程。不是么?生如浮荡,兀自飘零。眼前风光,身外名利,在熨帖了享乐主义的感官之后,不过是一堆“时间的废墟”。所以,“像那些灿烂的笑容/如今变得如此的阴郁”,不再是杞人忧天,也不只是诗人的预见,而是生命终“将喧嚣遗忘”的尘埃效应罢。
    从题记里,我们还读到了这样的信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或结局,是与性格有关的。其实,从行为学成因上分析,性格也就是态度的同义词了。不可否认,这首诗歌表达的仅仅是诗人的某种性格或态度,但这并不妨碍诗人针对生活充分表达诗意的自由与自信。生活原本可以更简单一些,比如简单到“每天只有一件旗袍”,也可以更庄重一些,比如庄重到“每天和日子和那些有年代的城砖坦然相对”,但是不行,生活是有性格的,正如人有性格一样,生活“来回晃荡”的秉性,与尘埃相似,尘埃的“浮悬”仅仅是暂时的状态。当尘埃落定,当“空荡荡的蚊子”寂静地渗到砖缝下面,一切又会回到起点,等待着灵与肉之间那纠缠不清的诘问与非难。“女人,请告诉我,你更怕什么?”这里,诗人似乎有意要为难我们,诗人在尘埃、灰色、生活、咳嗽声之间统统划上等号之后,又故意留下一个选择性的发问,这是釜底抽薪式的发问,让我们忽然间领受了生命里与生俱来的那份卑微与茫然。
    尘埃的内蕴正在于此,而古筝诗歌的唯美也正在于此。
    2007.06.04

   
    附录:《尘埃》文/古筝
   
    一个人可以生活在和他生命中某种
    性格相似的地方,那不仅是一种缘分
             ――题记
   
    尘埃布满桌椅。尘埃布满空气和日子
    你视而不见。那些小精灵煽动着翅膀
    你觉得它们的颜色和你相接近。一粒
    被喧嚣遗忘的尘埃,在大屋子中飘来荡去
    四周是时间的废墟。像那些曾经灿烂的笑容
    如今变得如此的阴郁
   
    你并不讨厌那些灰尘、那些灰色
    你并不热爱那些具有历史含量的砖块
    你在这间大屋子中移动着你粉色的旗袍
    你在尘埃中间,在废墟的上面舞蹈
    你觉得自己正一天天沉淀到砖缝下面
    像一些句子发散出死人特有的气息
   
    三千多平米的大屋子,每天只有一件旗袍
    来回晃荡。空气中浮悬一个空荡荡的影子
    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砖头、灰色的城墙
    你每天和日子和那些有年代的城砖坦然相对
    居然不怕砖缝下那些随时爬出来的咳嗽声
    他们很好奇,女人,请告诉我,你更怕什么?
   
    2007/06/04/(古筝草稿)

[ 本帖最后由 古筝 于 2007-6-5 13: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筝问好文壮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候古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