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063|回复: 42

关于对形式主义诗歌的几点看法————回屈灵修及其他一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对形式主义诗歌的几点看法
                   ————回屈灵修及《词汇暴动(诗组)——关于形式主义诗歌的若干研究》

       》》》在诗歌报论坛上看到屈灵修发的这个帖子,引起一阵子对诗歌在形式上的活跃争论与探索,心里真是痛快,为的是诗歌的活跃气氛。我也有一点感受,不吐不快。
       》》》形式主义,在现在的生活里是广义的,它包含着各方面在现实生活里的某种层面高度的集中反映。比如:官场上的形式主义,教育上的形式主义......但是这些形式主义在社会里,它在是负面影响的。而诗歌的形式主义,则是另一说。
       》》》诗歌如同音乐、雕塑、舞蹈一样都是形式的艺术,所以,形式主义在诗歌或者艺术上是具有必要性的。没有形式的作品,就如同没有了完美的构架,软,受不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因为诗歌本来就是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是形式并不是诗歌的全部。因为完美的构架里面,必须有高雅的思想性的东西作为引领与支撑。因为诗歌的基本特点应包括:1、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2、饱和的感情与丰富的想象。3、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4、行列与句子的特殊形式......
       》》》下面就屈灵修的帖子内容说几点:

                    《词汇诗》

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助词动词名词
代词动词代词
代词动词代词
助词,名词!

名词 名词 名词
名词 名词 名词

《病句诗》

介词助词动词名词
介词助词动词名词
助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
名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副词动词形容词 副词动词形容词
副词动词形容词介词 
副词动词形容词介词
副词,代词
副词,代词,副词代词动词。
                 ——————屈灵修

        》》》这首作品是不是屈灵修所说的在(诗歌)形式主义诗歌的若干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呢?先不说,请看下面:

《谁怕安迪沃霍尔——我的多米诺牌》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一瓶可乐

                                     ——————叶蔚然
   
        》》》这首也是当代的作品,可见,现在还有很多以这种形式来写作的人。但是,我个人没有把它归纳为诗歌的范畴,我只是认为它在形式上像诗歌而已。因为它缺少了作为诗歌应该具有的灵动与“灵魂”。作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如果说再在形式上做文章,应该具有与之形式相高度的内容——即诗魂。可是我看了上面的作品,给不了我以诗魂般的震撼。如果说到形式,还有比上面更为特殊的诗体,像图像诗,如:

《流浪者》


望着远方的云的一株丝杉
      望着云的一株丝杉
               一丝杉
                 丝杉
                   在
                   地
                   平
                   线
                   上
              一株丝杉
                   在
                   地
                   平
                   线
                   上
他的影子,细小。他的影子,细小
他忘却了他的名字。忘却了他的名字。只
站着。           只站着。孤独
    他站着。站着。站着
                 站着
          向东方。
              孤单的一株丝杉。


        》》》或者金字塔体的,如:隔江寒树的〈比北京大學的三角形文章更棒〉


無奈
真奇怪
總不明白
人長的不矮
外貌也是頂帥
但只要女生一來
舌頭就會自動爬帶
可能因為我腦筋太呆
還是天生應對能力太菜
活了二十個年總是沒人愛
每每聯誼亂槍打鳥總是失敗
某日上網漫遊遇到一個小女孩
聊天打屁樣樣都來暢談非常愉快
她說她長髮披肩貌似桃花風華絕代
還說她昨天剛分手現在家裡沒有人在
我很酷的敲著鍵盤說我不想欠下感情債
她輕描淡寫告訴我一夜情後從此不相往來
同學們個個誇讚我深情浪漫是情場上的天才
我倒覺得我三生不幸身旁圍繞的儘是這種同儕
最後決定騎著機車壓壓馬路逛逛台北基隆那一帶
事不疑遲迅速著裝出發來到約定地點心中有點期待
看到街角有位勁裝美女婀娜多姿蓮步輕移朝我走過來
我外表裝酷其實全身暗爽心中強自鎮定看著美女說聲嗨
誰知美女看看手錶? K皺柳眉頭也不回朝著火車站加速離開
心中正感非常奇怪轉頭看到有個女生站在身旁看起來有點矮
皮膚黝黑髮泛油光臉長豆花體態臃腫估計她體重超過了有一百
見她伸出右手輕揮示意告訴我她就是網路上長髮披肩的風華絕代
二話不說我全力施展移形換影希望能儘快逃離眼前無比巨大的障礙
奈何天意使然四周的擁擠人潮無巧不巧將我跟她緊緊撞和在一塊
心中有著千般不願萬個無奈不停禱告這只是老天開玩笑的安排
不幸被她認出了我的帥讓我只得哭著承認我就是她的那條柴
她說我就像想像中那麼帥還問她是否跟她講的一樣還不賴
台北郊區的死寂夜色正如我現在心情充滿了無盡的悲哀
那隻該死的恐龍還不知死活的給我在後座不停的亂掰
滔滔不絕說她之前會被甩是因為男朋友嫌她太可愛
我偷偷決定悄悄騎到陽明山把她宰了隨便埋一埋
出乎意料她掩嘴輕笑跟我說她從來沒有在野外
我臉色發白不曉得要怎麼才能逃離這個災害
經過長久天人交戰深思熟慮決定來個賭賽
把心一緊龍頭一橫將車子往山壁上一摔
只見飛龍在天看的我心中是一陣喝彩
可車子剩個輪胎讓我非常的不愉快
她非常抱歉醫藥費讓我大大破財
但坐計程車還跟我要了五百塊
回家之後我馬上燒香加拜拜
感謝老祖宗讓我活著回來
隔天我哭啼的像個小孩
同學說我遇到大水怪
傳說很快的就散開
我變笑柄加阿呆
失敗中的失敗
現在人負債
嗚呼哀哉
車子壞
活該


--
挥不去、忘不掉、剪不断的情啊!
                     

         》》》或者内容上的藏头诗(藏头诗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它以每句诗的头一个字嵌入你要表达的内容中的一个字。全诗的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企业名或一句祝福。藏头诗涵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如

  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再如:(注意把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

        既已殇  
  不必颓唐  
  回眸遥相望  
  头绪却已迷惘  
  何故苗疆六月霜  
  必是天公亦感悲凉  
  不禁落泪大地披银装  
  忘却斗转星移潮落潮涨  
  既是宿命何苦自神伤  
  然诺游吃天下敢忘  
  无边风月伴君往  
  缘起紫衫新娘  
  何事心荡漾  
  需止情郎  
  誓共翔  
  言沧  
  今倚樯  
  日暮苍茫  
  种马尚由缰  
  种族谁主兴亡  
  似花少女凤羽妆  
  水映月月华盖星光  
  无奈造化弄人枉断肠  
  痕瑕斑斑送去笛声悠扬  
  明月不谙孤凤苦求凰  
  夕阳偏向白头鸳鸯  
  何处觅得满庭芳  
  夕烟萦绕细浪  
  君莫感凄凉  
  已然悲壮  
  陌途上  
  路祥  

        》》》所以,如果说到真正的“形式”主义,这些都比上面的更具有“形式”,因为它突破常规的诗歌形式而成为特殊体诗歌,并且比上面的《词汇诗》与《谁怕安迪沃霍尔——我的多米诺牌》等更有思想性。当然,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无法阻止多种“手语”的衍生。
        》》》我个人认为:诗歌是音乐的最高形式,如果把诗歌比如为古筝的调子,而类似于《词汇诗》与《谁怕安迪沃霍尔——我的多米诺牌》等那样的写法,可复制性太强,将失去诗性,读起来像摇滚调子的感觉,与所定义中的古筝调子相差甚远,也与期待中的相距甚远。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
《空体: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口口 口口 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屈灵修
         》》》像这样的作品,无言,或者在符号化的有机社会里,这样会令艺术文学显得更加高深莫测,但是同时也疏远了社会的阅读层,因为艺术或者文学作品的存在,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它所呈现的都应该是面向阅读层的,如果脱了层,将发生一系列恶性的发展。毕竟艺术文学不是科学界的〈相对论〉。
        〉〉〉如果这样,那么一个小学生的作业题: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
       〉〉〉只要这样地让它空着,然后冠以诗歌的名义,那么这也是一首好诗歌了。所以,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冷静地而深刻思考......
        》》》第一二首只是写诗的一个小程序。后面是本人的诗产品。按本人之科学研究法,高质量的“写诗机器”不久将面世。
————这是屈灵修在其主帖里的一条回贴。但至少也是他对诗歌的一个观点。
     针对他的这个观点,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有“写诗机器”,那么诗歌就会变成了你所说的“诗产品”那么也将失去生命,诗是灵动的,如果把诗歌变成无生命的产品,我情愿放弃诗歌去面对石头中的石头... ...
       》》》形式主义,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虽然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都属于形式主义流派。这些流派与现代的抽象艺术有区别。前者基本上仍以现实事物作为临摹对象,而后者却是所谓“没有表现的对象”或非写实图形的自由组合。————有一说。
     但是,任何的形式主义艺术文学作品,实际上离不开生活素材,没有灵魂或者没有“呼喊”的作品如果只注重于形式,将不能成为主流或者再生力量的强大发展。
       》》》所以,对于形式主义的文学作品的真正思考,我们需要冷静,需要思考... ...
      
        》》》————特别说明:我只以诗论诗,也是我作为一个忠实的诗歌爱好者的一点心声,而并不是对屈灵修大哥的恶意评击!!!而对于他的其他诗歌作品,的确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如有冒犯的地方,请屈灵修大哥海涵。
                                            
                                                              沙刀2007年6月1日于广州


[ 本帖最后由 沙刀 于 2007-6-1 21: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现代诗歌形式建设通信:澄清诗歌中的形式主义

转————现代诗歌形式建设通信:澄清诗歌中的形式主义
  
  亲爱的朋友:
    您好!
  不知您最近又没有时间,能不能谈谈我提出的问题(对现代诗歌形式的建设的观点)我现在急需这个资料,如果能得到你的宝贵意见,我将不胜感激。
   一个徐新的求教者
  
  郑文斌博士的回信:
  
  你好,亲爱的朋友。你提的问题的确是现代诗歌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诗歌形式建设,我想谈谈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 形式主义的必要性
  
  诗歌和音乐、雕塑、舞蹈都是形式的艺术,这样一些艺术必须具备足够丰富、丰满、鲜活、新颖的形式美,这是不容转置疑的。诗歌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高度浓缩的形式化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心灵和生命中难以用日常语言或其他艺术语言准确表达的复杂精神性活动,悲哀一词并不能说明悲哀的全部,但通过一首好诗、一出悲剧,却能让你感动、深深“悲哀”不已。
  
  关键在于不能单纯、间方面地强调形式主义。因为单纯、单面的形式美是不够的,形式必须蕴含于内容之中,内容美才是形式美的牢固根基。形式跟内容和叙述内容的才智有关。创造、把握形式的才智是重要的,但形式的创造、把握必须与内容取得一种艺术上的高度统一,形式美才能进入佳境。形式主义是诗人必然具备的一种才能或者爱好,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心灵需要在世界中尤其是平凡的内容世界中发现并提升美,美存在于自然、人类社会,美存在于诗歌的内容中,但美更需要存在于形式当中。
  形式美有不同类型,朴素与华丽、庄严均是一种极致,都是好的,不同的类型或风格之间只有个人喜好,但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它的表现是完整的自然的和谐的,它们都可以是最美的,它们的美是不同形式的美,在不同类型的美之间,不具备优劣可比性。但在同一种形式风格亦即同一种处理内容方法的心灵才智中,诗歌才能和诗歌作品可以而且容易分出高低。
  
  这是我所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形式并非要遣责的,也并非次要的,更非可有可无的;形式跟内容一样重要,对于完美的诗歌艺术来说,它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但并非唯一的,充分的,也并非首要的—对于诗歌来说,首要的因素在于诗人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即内容并敏感于诗歌形式的心灵。
  
  从这个角度讲,形式是独特的、个性的,是一个诗人区别于另一个诗人的心灵秘密之一:什么样的形式应对着什么样的心灵。但形式并非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的全部秘密。诗人心灵的广度、浓度、密度、力度、高度,还有诗人的思想、意志,决定着诗人能够触及深入的范围,同时也决定着他的形式能力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越是优秀、伟大的诗人,他的心灵或生命就越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无比广阔的世界,其处理内容的形式才能之高,可至精微,却又如激光闪电或冬日阳光般直达心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观看大师的作品时会如此震惊于其表现力和准确性的根本原因。
  
  大师是人生的科学家,同时是形式和内容的渴求者,通过对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占有,他不断将外在的世界内化为内在的可把握、可审美的世界,用哲学语言讲,是不断化现象为理念,并在建造理念的过程中,将其结构成精美的艺术品,诗歌连接我们的内在和外在世界,优秀的诗歌通过形式制造的奥妙的灵魂的颤动,来沟通、激活我们平凡、枯燥的心灵,让外在美,如壮丽、妩媚等等,进入心灵,放大为更为完整和谐的精神、艺术之美。
  
  总之,形式主义是必要的,但过分的形式主义如中国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以语言形式才智为唯一)、达达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探索是有益的,但对于艺术却是徒劳并且有害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象失去了表情的木偶一样,堕落成为一种精神玩具,新奇,不乏乐趣,但却缺乏真正的内在生命力。因为纯形式主义处理的素材只能是生命的表皮甚至手影。苍白、狭隘、极端、表面化是其必然结局。
  
  但形式依然是无比重要的,它同内容一样重要。轻视形式就与轻视内容一样是错误的,一个肥胖得象一头猪一样的相扑冠军他只能在相扑领域成为一种体育艺术,如果让他去跳古典的芭蕾舞,他只能是一块可鄙的笑料。但这真是现代艺术家经常在不自觉地干的事情,而且还美其名曰反讽、解构、后现代主义、达达,所有这一切是多么明显地反艺术,形式与内容之间是多么的不协调、不匹配,形式与内容不匹配的艺术是多么的丑而且损害人们正确健康的艺术品味啊!
  
  让我们用跳古典的芭蕾舞的形式跳古典的芭蕾舞吧,但你完全可以在不违背芭蕾舞的内在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跳出自己的现代芭蕾舞,但芭蕾舞必须仍然是芭蕾舞,而不是夜总会的肚皮舞或脱衣舞。诗歌形式亦如此,诗歌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诗歌形式本身必须具有诗性,即所谓诗的语言,所谓诗性的语言,即为能够为读者带来诗意享受的语言形式。在我看来,诗意、诗性加上其他艺术无法名状的深沉思想情感、结构的完整亦即诗意的完整是一首诗成为一首诗的核心。通过以上不厌其烦的论述,我想我已经基本上说清了诗歌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年代,在任何人手中,诗歌形式与内容必须保持一种和谐匹配的对应关系,否则艺术就会受到限制或被荒废。
  
  二、 现代诗歌及诗歌形式发展的内在规律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相比,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
  1、 诗歌用于戏剧、小说的机会越不越少,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精神交流变得越不越口语化了,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了,难以接受花大量时间去慢慢欣赏、品味诗歌体的电影、戏剧、小说了。口语成为所有语言艺术的主流媒介,高度凝练、需要思考和欣赏能力的诗歌语言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速传播知识文化的要求,从而变成了一门少数人喜爱的细分艺术门类,无数一般群众已经不再需要它、崇敬它,转而嘲笑它,他们的心灵已经转向许多更加容易、方便欣赏和理解的艺术门类,比如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在这些艺术中,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需要,并产生强烈共鸣。
  
  2、 诗歌的题材越来越局限于个人思索,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在现代诗人中,只有惠特曼、聂鲁达、马雅科夫斯基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其处理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仍然与古代大诗人不能相比。但小说、电影等艺术反而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能力。这就便得诗歌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因而被迫日益变成一个私人性的东西。诗歌这门古老的艺术只有在少数活泼的、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这群知音仍然能够而且爱好、欣赏自然、人类难以言传的诗意之美。诗歌的与生命本质同一的想象力已经成为对抗现实世界压抑生命活力的一种精神武器。但愿意拥有这个武器的人数并不多。
  
  3、 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对社会性问题的思考已经越来越少地为诗人所关注,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比起来,更象是一个痛苦而无奈的人一个人在那喃喃私语。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的退却更加剧了现代诗歌艺术的内向倾向—绝望地乞灵于自动写作,绝望地乞灵于个人心灵感受,绝望地乞灵于语言技巧上的无用创新,而把现代诗歌锁闭在狭小悲哀的个人小圈子里。诗歌的自闭可以说是政治性的,但更多地却是文化性的和经济性的,对于财富的追求和对于表面、肤浅的愉悦的追求,控制了现代经济人、现代社会人,文化基本上只传载于少数精英,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政治家和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和诗人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成为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样一种日益绝望的地位反过来加剧了诗人们的自闭倾向—自我肯定同时也自我满足、自我安慰。
  
  现代诗歌的情况大致如此,各个表面千奇百怪的流派都具备这一些基本特征。这是因为时代、经济、政治背景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方向也变了,艺术品类中各个品种的地位也变了,新的品种适应时代需求,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所谓在北京各大剧场仍然时有发生的艺术朗诵会时,我都有一种日落西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不协调的感觉。这是一个物质享受感官享受占主导的物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需要的是轻松愉快的娱乐品—物质的和精神的、人自身的。这既是人性、人的个性极度张扬舒展的年代,又是人性、人的个性极度倾斜甚至严重向物质方面扭曲变形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高尚、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过分、独特、庞杂、乐趣、新奇、庸俗、时尚的方向,娱乐性、装饰性、消费性成了文化的中心。
  
  就我个人观点看来,这不是时代的过错,更不是普遍人们的过错。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每当经济极度繁荣,人性就会在多个方面尽情表现自己,包括不好的和过分的甚至罪恶的阴暗的一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崇敬已经死去的先知诗人骆一禾和海子:他们深度切入了自己的时代,并且始终高举诗歌及精神的理想主义,他们在时代中孤独但坚定地沿着正确的诗歌道路前行,对于物质化的时代他们是时代的批判者和叛逆,但对于精神文化的历史,他们是中国诗歌弥足珍贵的真诚、真实、至善、健康、向上的声音。他们的诗歌正因此而融入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经典作品。当然还有其他不少有价值的诗人。但更多的诗人则是囿于时代或个人的一两个主题,缺乏思考人类大主题、大背景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只是一些发着浅吟低唱的风雅之士,他们的诗歌只能飘浮于一小阶段时间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沙刀 于 2007-6-1 21: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一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面三楼:转————现代诗歌形式建设通信:澄清诗歌中的形式主义

接上面三楼:转————现代诗歌形式建设通信:澄清诗歌中的形式主义
       就在当今中国诗歌界,我们仍然只能最多地听到这样的无力的空虚的自怜或自娱的声音,既没有真正的屈原、李白,也没有真正的杜甫,更没有真正的陶潜,连王维、苏东坡都没有。顶多只有李贺、李商隐之类的二流诗人,平庸困扰着文化艺术界,媚俗者争得明星英名,智慧者迷茫,对于时代失去判断能力,失语成为一种集体现象,因为物质及其带来的物质文化压力实在太大了,除一流的思想家、艺术家、诗人之外,其他人难以抵御其对自身灵魂的入侵。这就是当今时代普遍的真实的精神面貌,为经济和对财富、对现世幸福的梦想所驱使,对自己的心灵甚至肉体缺乏真正感知和关爱的,一群匆忙而浮躁,甚至在知识年代对精神越发显得无知的人。他们对幸福做了最为现实同时最为肤浅的理解,只有真正的智者在那抵抗、挣扎,怀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勇精神在文化的高地坚守自己越来越虚弱的阵地。
  
  诗歌还能干什么?!诗歌还能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提升的作用吗?不知道。但诗歌肯定为某些渴望纯洁、精致精神生活而非物质生活的人所需要,既然它已经不可能是大众偶像,但起码它仍然可以成为个人的爱好、密友、精神之爱的情人。它仍将对喜爱它的人们说话,并为他们保存自身永久的精神纯洁和高贵。对于我个人而言,诗歌,仍然是所有艺术中最好的艺术,它从个人出发,但终将于某日象哲学一样重新抵达一个已经变得更为明智的社会。因此,诗歌的个人性或私人性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的假象,其文化和精神的社会共有性才是其价值的根基—诗人们通过写诗,力图改善自身及社会的精神生活内容及环境。诗歌不应该自闭,而应该鼓足勇气,重新走向社会,并走入社会的深处,在那探索并开发出自己新的领地—个人,只是诗歌到达社会的桥梁和必不可少的智慧工具。
  
  在如此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诗歌应该走向何方?这是我们在探讨诗歌形式建设之前,必须先明确回答的重大问题。现代诗歌只有一条光明大道可以顺利挺进—那就是沿着所有成功的优秀、伟大诗人千百年的正确道路—开放、自信地面对自身及所有外部世界,以诗性的方式来重新把握这个内外在世界。工业社会的大自然、人类社会、个人均已经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原始社会的同一样东西,诗意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于这些事物?诗意是否与以前为同一本质或不同本质的诗意?现代诗歌的诗意到底是什么?现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当中哪些可取哪些值得再修订?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急待我们思考并清晰解答的根本问题。
  
  这些问题非我所能立即回答,更非我能一次回答。我只想就现代诗歌的形式建设谈几点基本看法。
  
  1、 首先我个人认为,现代诗歌的形式可以是无限多样的。以往已经存在的诗歌形式可以用,如十四行,双行体,俳句,中国的绝句,等等,你可以采用任何适合你诗歌内容所能容纳及你的才智所能运用的形式。形式永远在创新当中,不要畏惧有人说你写的不是诗,而关键要看它本身有没有诗意。我感觉到,所有成功的作品五花八门,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它们充满诗意。只要你有诗意,任何形式都可以尝试并且在成功之后能够独立地成立。
  2、 从胡适开拓白话文及白话新诗开始,形式一直没有构成真正的问题。有人主张平整,有人主张思维或思想、情感内在旋律,有人主张民歌风,有人学古,有人学日,有人学西,有人学法,有人学德,什么人都有,大家并未觉得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诗歌的形式美,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美在语言的组织结构和字词的生动活泼修辞的精致上面,另一部分则美在思维方式主导下的语言结构方式及诗意表现方式。前一部分是工匠技术性的,后一部分是思想创新性的,前者是技巧美,后者是想象力、才智美,是与内容美紧密联结的部分。
  3、 现代诗由于更多地是思想性的诗歌而非表演、朗读性的诗歌,所以它必然顺应思想性内容的需要,成为自由但遵循思维内在节奏的多样化的形式。但在另一方面,我个人极其强调诗歌形式的完整性和结构稳固。凡是一首诗内容和形式不完整的,不能自成一体的,就会有思想或形式上的缺陷,这样的诗歌作为一流诗歌是立不住的。结构的稳固也是一首好诗所必须的,结构的稳固更多地表示诗歌内容的各个部分衔接、配合得恰到好处,诗歌的各个小的组成部分之间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的和谐。按照里尔克的说法,只有这样,一首诗歌才能成为一个几乎独立的精神存在物。过于流动的或摇摆或不准确的或晦涩的或浮夸的,都将损坏完整的艺术。
  4、 因此,诗歌的形式不在于形式本身单方面的优秀,而同时存在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性和共同创新。但诗人们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仍然需要有意识地训练,以使自己的诗歌形式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事实上,形式能力提升的结果,是诗人们有能力处理并发现更多更加广阔的诗歌内容。我本人迫切地感觉到我自己和许多诗人一直无法真正切入现代生活,这是我们的悲哀,更是我们诗歌形式能力的不足所造成。
  5、 最后,我仍然要说,虽然优秀诗人和诗人依赖于独特的、富才诱人才情的诗歌形式能力,但对于一个伟大的诗人或一首伟大的诗歌来说,诗歌形式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根本的作用。对于伟大诗人、诗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诗人个人的修养,是他全部的卓越的思想情感、高尚的灵魂和成熟的无比博大精深的心智。伟大蕴藏于诗人的人格、智慧和综合艺术能力当中。一切为形式而形式者,必将尝到形式的苦果,看似声名显赫,光辉四射,实则过眼烟云,徒劳无功。
  
  郑文斌博士2005年12月6日草于深圳。


[ 本帖最后由 沙刀 于 2007-6-1 2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路鸣鸿 于 2007-6-1 21:23 发表
感受一下,问好!

问好一路鸣鸿~~~:)))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形式不在于形式本身单方面的优秀,而同时存在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性和共同创新。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7-6-1 21:57 发表
诗歌的形式不在于形式本身单方面的优秀,而同时存在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性和共同创新。

赞同

好!!!问好文壮飞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么可贵的探询,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与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将所言,必予支持。问候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弄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歌,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人性是多面的:或中庸,或极端。

还有分裂的呐喊,无奈的嚎叫。

这些,就组成了多元的载体,文学上的某种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7-6-1 23:23 发表
现代诗歌,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人性是多面的:或中庸,或极端。

还有分裂的呐喊,无奈的嚎叫。

这些,就组成了多元的载体,文学上的某种认同。

老胡此次出山,当刮目相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说音乐是语言的尽头?恐怕在于,它触动听觉的同时,已然触动了灵魂深处,而又不知为何吧?诗歌做到了吗?特别是当代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7-6-1 23:23 发表
现代诗歌,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

人性是多面的:或中庸,或极端。

还有分裂的呐喊,无奈的嚎叫。

这些,就组成了多元的载体,文学上的某种认同。

徒弟说得对,师傅我赞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