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诗歌报争议作品探讨(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细细 于 2007-2-11 23:18 发表



你开始语无伦次了

对不起   俺打错一个字了  不要把教育的任务强加给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细细 于 2007-2-11 23:23 发表
国与家,人类与自然的责任,诗歌为什么不能分担一点?


杂文  小说   甚至新闻类体裁她的犀利性 批判性都要更适合于你所说的那些功能
短小的诗歌不能承载太多的重量   就像小船不能装下太多的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诗歌不带有功利性   不需要强加给她非常强大的任务~~~   不要不教育的任务强加给她~~  不要把道德说教的任务强加给她~~

此话很难理解
没有任何强加.
难道,诗歌承担了一些义务和责任,就是功利了吗?那些承担了责任和义务的"体裁"就功利了吗?功利在哪里?谁赞美过杂文?谁赞美过散文?谁赞美过小说?谁赞美过随笔?
它们只是一个载体而已.是我们在承担责任和义务,天涯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形式!蓝枫兄弟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07-2-11 23:27 发表


杂文  小说   甚至新闻类体裁她的犀利性 批判性都要更适合于你所说的那些功能
短小的诗歌不能承载太多的重量   就像小船不能装下太多的石头~~~



你越来越逃避了,天涯先生.举个例子吧.
战场分大个士兵和小个士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短小的诗歌不能承载太多的重量   就像小船不能装下太多的石头~

小?我们从5言7言到了今天的自由体,诗歌的容量足够了

[ 本帖最后由 雨细细 于 2007-2-11 23: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细细 于 2007-2-11 23:28 发表
引用:诗歌不带有功利性   不需要强加给她非常强大的任务~~~   不要不教育的任务强加给她~~  不要把道德说教的任务强加给她~~

此话很难理解
没有任何强加.
难道,诗歌承担了一些义务和责任,就是功利了吗?那 ...

诗歌可以言志~~可以批判~~    在斗争年代她有时会是一把犀利的尖刃!
但如今她瘦小的肩已经扛不下这些沉重的东西~~
也正因为这些东西诗歌或者文艺成了政治的芙蓉!
少了许多美感~~ 少了许多诗意盎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让你写情书,恐怕你再多的情感也全会塞进诗歌吧~你不会借口诗歌短小的.
因为诗歌是情书最浪漫的花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07-2-11 23:35 发表

诗歌可以言志~~可以批判~~    在斗争年代她有时会是一把犀利的尖刃!
但如今她瘦小的肩已经扛不下这些沉重的东西~~
也正因为这些东西诗歌或者文艺成了政治的芙蓉!
少了许多美感~~ 少了许多诗意盎然~~


我说:诗歌的使命是赞美批丑,惩恶扬善

您说:政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诗歌没有一枚良善的灵魂,再"美"的诗歌,我也不会去写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诗歌不能分辨是非曲直,仅仅是花鸟虫鱼,这样的"美人"要之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先生,我一会下楼,要陪孩子和老公看电视.

今晚,我与天涯先生天隔一方,想想现代诗歌的命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诗集?自己掏钱,自己看_________________我老公的话.
我听了,俩字____心,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辞的几个小补充——

一个故事:(或许为真)
     某大学化学系女研究生问其导师:诗歌我不喜欢,因为太虚幻,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       三千丈,胡扯嘛。
     导师:这是“夸张”,这是一种“修辞”
    研究生:噢,夸张啊,为何不说是“三百丈”就很够了,说“三千丈”那也太夸张了吧!无法接受!

又一故事:
     “小星闹若沸”这是苏东坡小时侯的诗句,一直为许多诗人诟病:“星星怎么会沸”?
    “这是通感啊”——钱钟书如是说!
   “噢,通感?!早说嘛,明白拉”
   可是“通感”一修辞为近代以来才被大肆提出并探讨,可是在“通感”提出之前,我们如何“理解”?

修辞,不仅仅是对文辞的修饰,而且隐含人类深刻的认识论基础。
借用顾颉刚先生古史学的“层累说”,不妨说,人类修辞史以及诗歌写作诗也是“层累”的、逐步积淀的。

所以现代诗给我们贡献了超现实的视角、下意识写作、矛盾修辞等等对世界新的感知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