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诗歌报争议作品探讨(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雏菊》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完全主观的以客观述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的趣味来改改,使意象的聚焦度提高:

《雏菊》

潮湿的空气
让安静端坐光影之上
围墙。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我黑色的小车停泊太久
锃亮的身子
使时间打滑

你如一个幻影——
飘然而至

呵呵,这可是一首最普通的意象诗了。已不象汪抒所写。

[ 本帖最后由 炉子 于 2007-2-10 1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诗歌,不太明白就不明白;不想让读者明白,读者肯定走人.反正可看的多呢.
我还是一句话,让多数人明白和快乐,是诗歌的责任.不是对少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郭全华 于 2007-2-10 12:44 发表
读诗歌,不太明白就不明白;不想让读者明白,读者肯定走人.反正可看的多呢.
我还是一句话,让多数人明白和快乐,是诗歌的责任.不是对少数人

同意!让诗走向人民,诗的观众是大众。拒绝隐晦是写诗人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炉子 于 2007-2-10 12:36 发表
以我的趣味来改改,使意象的聚焦度提高:

《雏菊》

潮湿的空气
让安静端坐光影之上
围墙。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我黑色的小车停泊太久
锃亮的身子
使时间打滑

你如一个幻影——
飘然而至

呵呵,这 ...



这篇诗可能让大家费解的地方就是诗歌的名字《雏菊》  其实整篇文字只是一个场景的描写  并不是描写菊花。我自己个人的习惯都是写好全诗再题名字  我想这位朋友也是。可能开始叫雏妓
但直白了一些  便把妓  改成菊     
如果叫《雏妓》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看得懂。
读再费解的诗歌其实你要去找一篇诗歌的诗眼:
这里: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就是诗眼
前面的文字都是为这最后一句服务
它的重点其实是写人。
并没有什么玄妙的地方。我也是读一遍就懂所以。名字只是故弄玄乎而已  但也确实增加了诗意。
他的技巧只是去掉了一些连接  砍掉了一些说明的文字  而这些连接和说明   正是传统诗歌教育所重视的贯穿。
但象征派诗歌   非常重视心灵的直感   它是用心灵的眼睛去刻画事物。而不是象传统派诗歌用眼睛去描写事物的外部。直觉,这种心灵的意识流 往往是跳跃的   段落之间需要靠想像连接。
大多数人读诗不愿意用自己的想像
所以注定这些诗歌的命运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接受~~~~~
这其实是我们传统的诗歌教育的问题。
从小学高中都这样授教传统的也是所谓正统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有意思!

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各位在读完这首作品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我想说的,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好像是我的文档文件中毒了,一堆乱码!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过作者给了我们题目,“《雏菊》“!  哦,这是个有名字的“人”,这个“人'是这首诗!然后我们就打量着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顺人名 我们去找他的鼻子,眼睛, 嘴! 呵呵!  最后我们通过讨论,都找到了啊!

熟悉作者的人会说这是他的写作手法!
不熟悉作者的人会说,高 高深莫测!
至此,一首 诗看完了!  嗬嗬!

不过,这使 我想起了一件事! 电影里在破案的时候,往往是有一个稚嫩的小孩说出了案件的真相! 因为这个小孩不会撒谎!  (他还不知道谎怎么撒!) 我们的普通读者是不是就是这个小孩呢? 就诗歌而言!!!!!! 而是否诗歌是不是也是这样表达的呢!?(呵呵!是不是又回到赵的口水诗去了呢? 哈哈)

另外,我不想就作品本身去讨论水平,因为读者的水平本身有高低!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红楼梦 一部旷世奇书 如今谁会去说它文字本身所描述的美丽和冲出世俗的爱情呢? 而都是一些专家“挖掘"出了一些供专家炒作的专家! 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会把曹雪清“挖掘“出来问问他 :“你到底写了些什么?'
haha !  个人看法!:)

[ 本帖最后由 微风weifeng 于 2007-2-11 05: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07-2-6 23:56 发表
首先说这个形式很好,蓝老弟算是为诗歌办了件好事!希望坚持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再说这首诗,我的意见,大家不要瞎猜其中有什么微言大义,还什么隐喻?把很简单的事物看得很复杂,好像是很多人的惯性。咱们都 ...


很赞同"把很简单的事物看得很复杂,好像是很多人的惯性。"这句话.

现在很多"诗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情用复杂的手段来表现,我觉得这就是摧残读者的大脑,玩弄读者的感情,浪费读者的时间.

其实,诗歌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把复杂的事情和思想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会更吸引人去靠近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雏菊又称长寿菊,是一个普通视觉角度和草根意识的简单表现,诗歌通过一个观察(雏菊)角度的借用对一个冲突画面的语言元素进行展开,诗歌平中见奇,是传统写法.用静和动,古和今,小和大,已知和未知,隐和显,粗糙和细腻的多重对立,来建立诗意空间.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郁雪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真的是本人太过于肤浅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我确实没有看懂这首诗,尽管看了大家的评论后又拜读了N回。我宁愿去读没有白话解释的文言文和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苟同,但老实说,除了几个我认识的文字外,我什么也没看懂。也许是我脑子不好使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诗歌的意义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人读诗不愿意用自己的想像
所以注定这些诗歌的命运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接受~~~~~
这其实是我们传统的诗歌教育的问题。
从小学高中都这样授教传统的也是所谓正统的诗歌。 _________引用天涯的,

想像跟教育没有关系,关键是,费这么大的心思去琢磨这首诗歌,意义何在?

诗人,所谓诗人,是谁在称之为诗人?诗人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跟贫富和权力没关系)是被赋予一定社会"灵魂"的人,他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然需要教育,“理解”之前需要“前理解”!

古典诗歌也不是“天然”地可以去“理解”!

什么是“理解”:
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儿子居然看不懂巴金的小说《家》
我默然,历史情境变了,现代的“小皇帝”无法理喻100年前的大家族的“族权”和“父权”了!
正如,我告诉小朋友我们小时候一周甚至一年才吃上一次肉,他们大笑“骗人”!

正如“朦胧”是 “一代人”的生存实态和历史情境,而不仅仅是修辞学,“归来的一代”认为“朦胧”令他们“气焖”,因为他们认为在那段历史中他们是“受害者”,他们“归来”,他们“从地狱回到天堂”,只有“爱憎分明”!
而所谓“崛起的一代”则“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他们的尴尬、他们的悖谬、他们的矛盾无不来自于此!

我们总认为清明、乐观的古典时代已经过去,那是人类的幼年和而立之年,再一味地古典难免自欺;而只有现代诗歌才能表达我们复杂的生存状态。

这也许就是现代诗大行于世的主要背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当然需要教育__________引用
我们没有脱离这个教育,我们正在接受着"现代"的教育,却不能理解表达我们复杂的生存状态的某些现代诗歌,为什么?是我们接受的教育还不够吗?



儿子居然看不懂巴金的小说《家》____________引用

儿子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