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诗歌报争议作品探讨(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再上首页吧,操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来看看,学习,诗歌说好理解,又不好理解,各有各的理解,都有些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 [作者:炊哩 - 发表时间:2007年01月06日 20:09 - IP:58.19.65.***]
题为菊,因此感觉处处皆菊;若题为它物,又将如何?!
====================================================
我以为这位朋友的话没有什么问题,至少如果我不看题目,是不可能理解作者在写什么的。因此,题目《雏菊》这整首诗里我认为起了诗眼的作用;因此,无论这首诗的主旨是到底什么,它的终极意义绝对不是在于纯粹写植物——“菊”。请理解我在这里所用的排除式的推断法。
但为什么编辑在这里留下了这么个评语呢:通篇写菊不见菊,却能够处处感受菊的存在,意象奇异,贴切,令人印象深刻。这一评语从我个人来看是与读者(象我这样的读者)的切身体验相违背的,又试问有几个人在诗句中看到“菊”了?
欢迎大家继续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要理解文字背后的东西,题目中的《雏菊》的“雏”字可能会起了决定性的的作用,揭示现实,这个字让诗歌产生深层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雏菊"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呢?比如真如前边所说'一个雏妓".那么这里"黑轿车"就该是指另一个"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得理解雏菊这个隐喻。雏菊含有童贞之义,如希腊大诗人埃利蒂斯在《英雄挽歌》中,就这样用过。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大环境的描写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进入具体环境,后面的院落看不见,即很深。很深是因围墙之故。也可以喻人性深处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写实。注意:小轿车与童贞的雏菊,有什么联系呢?小轿车象征财富,喻物质世界。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好句子!使时间打滑,就是使时间不正常了,年龄不正常了。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人物出场了

按我个人的解读,可以有两个指向,这两个指向都是现实题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诗歌成为了单个词语的分解,那这么的单个词语是隐含在其中还是被迫消失呢?我们在追求意向的奇特的同时,是否早已经忘记了读者的感知。如果诗歌成为了真正的小众化的产物,我估计离死亡不远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子 于 2007-2-5 10:20 发表
当诗歌成为了单个词语的分解,那这么的单个词语是隐含在其中还是被迫消失呢?我们在追求意向的奇特的同时,是否早已经忘记了读者的感知。如果诗歌成为了真正的小众化的产物,我估计离死亡不远了 。

同意。所以我认为这首诗歌应加二三行,让诗意再明亮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郁兄的带领,大家不知道该往哪里想,为什么不加进这样的一两个字眼来暗示呢? 汪抒是名手,如果不是,早就给众人扔到垃圾桶里了,谁会来猜这个字谜和意迷? 可能是汪抒的实验品,也可能是一种可以追求,节制而又隐忍。可能会是一时的时尚,但没有时间的耐力,所以诗歌开着一部黑色小车走了,诗歌本身暗藏的强暴与脱离,雏菊就不是简单的处女了,可能是玩了大家一把。
从意象方面来说,并没有出众之处,更没有亮点。诗歌是死的,是指意象的活力和震撼力。独特性太差。

潮湿的空气  (大词,普通意象,意指空洞)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不准确,谁可以用潮湿来分开安静,潮湿是面,并不是线。光影本身就是潮湿的一部分,怎么分? 故意让大家的头脑大起来)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拖沓,简单一句,“看不见围墙后面的院落”,但这不是废话吗? 新意在哪?)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好,终于出场了,没有诗意的出场,随处可见,乱停乱放一样)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整个诗的用词只有这个使时间打滑是自己的东西,但硬了,痕迹重了,意象的糅入度不够)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离就是离,过来就是过来,加重了汉语的混乱)

哈哈,胡说了! 讲的不对,读者的直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25楼说的也不错啊,很欣赏他的态度。“一个人飘离过来”:飘离和过来是矛盾的一对词语,是作者故意用的?正常的思维是飘离而去,怎会过来啊。看来就像读红楼梦啊,很玄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诗我一般不看.浪费时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7. [作者:围围[拇指文联]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6日 01:21 - IP:59.36.5.***]
要特别注意第二行,它指的是孤独.也是遁离尘世之意.

--------------------------------------------------------------------------------

6. [作者:围围[拇指文联]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6日 01:17 - IP:59.36.5.***]
前三行实写,后三行虚写,由实及虚,渐渐深入,把幼年的墨菊写活了.我喜欢这样的诗.

--------------------------------------------------------------------------------

5. [作者:围围[拇指文联]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6日 00:49 - IP:59.36.5.***]
诗歌,特别是纯诗歌,需要想象与悟性.对读者而言,也是如此.

--------------------------------------------------------------------------------

4. [作者:围围[拇指文联]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6日 00:45 - IP:59.36.5.***]
自荐一首[墓碑]供编辑批斗.                      [墓碑]                                                分明将一把钝刀                    朝游龙的腰间                     砍了下去                                                  眼前的路                       半截钻进黄土                     半截嵌在双脚之间                                              突然                         我觉得自己是龙头                   应该长吟几声                                                                          

--------------------------------------------------------------------------------

3. [作者:围围[拇指文联]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6日 00:36 - IP:59.36.5.***]
此诗是挑剔读者的一类诗歌,要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和纯诗歌写作经验的读者方能破其迷阵.

--------------------------------------------------------------------------------

2. [作者:围围[拇指文联]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6日 00:33 - IP:59.36.5.***]
此诗的确好,写幼小的墨菊,用[分开光与安静],是极端的夸张,喻其静;用[黑色小车使时间打滑],形象,且喻其美的永恒;[一个人影飘离过来],飘离,说形神一分为二,喻其如灵魂出窍.此诗想象力惊人,但要有同样的想象力才能读懂.

--------------------------------------------------------------------------------

1. [作者:古典幽兰 - 发表时间:2007年02月04日 23:27 - IP:218.87.50.***]
很遗憾,整首诗看不到一点雏菊的影子。更感觉不到雏菊的美丽和神态。诗中描述了潮湿的空气,围墙,黑色的小车,一个人影。跟雏菊完全不搭架。如果说雏菊生长在围墙外,跟小车,人影,潮湿的空气为伍,那么总会有它迷人的地方。可是没有,一点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说这个形式很好,蓝老弟算是为诗歌办了件好事!希望坚持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再说这首诗,我的意见,大家不要瞎猜其中有什么微言大义,还什么隐喻?把很简单的事物看得很复杂,好像是很多人的惯性。咱们都是写诗歌的,都知道从理论上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后面的意义,只用语言写一种感觉的诗歌古今中外都有,我们自己也写过这样的诗歌。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就是属于这种诗歌类型。如果拿这类诗歌去从中挑什么微言大义,那么其结果除了挑者自己累以外,还要累及不懂诗歌的读者,这种无益的傻事咱们最好不要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有灵动之美。但于诗题的意义,不是很好进入。“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这句本身不是跳跃的问题,感觉不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