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诗歌报争议作品探讨(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首诗歌,的确写的够巧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漱玉含香 于 2007-2-14 21:45 发表
不过这首诗歌,的确写的够巧妙的。

能具体分析分析么?问候你,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解码IC 于 2007-2-14 21:33 发表
就这首诗来说啊,我个人理解:这么短短六句,其中就用到“潮湿,锃亮的身子,打滑”,再加上题目“雏菊”,呵呵!这作者可真够坏的啊

怎么能说作者坏呢,作者的水平很高呢,用这么直白的短小的诗,就刻画出这么一幅图画。让人过目不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青小草 于 2007-2-14 16:08 发表
《雏菊》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我前两天好像在水区看过这首诗。发帖人好像是问,这首诗在讲是什么 ...


这首诗最能说明性质的是那辆让时间打滑的小车,这有豪车才能有那种光泽。豪车是金钱的象征,它能使黑的变成白的 ,使处女卖身鳏夫。现在的社会已经有广泛“买处”的事件,这首诗里最好的一句是:一个人影飘离过来。只有女子才有飘离。这里是写从深院里出门的女子。
秋天的阳光照着这雏的背影,从车子这边看是逆光的。所以是人影,一个忧郁的又有着复杂情绪的雏的形象。
车子只是等待接送雏的道具。
前面三句有场景,也有人物心里细腻的烘托。这首诗歌的巧妙就再于用美的笔调去描写丑恶的事态。切入点非常的好,省略了许多庸俗的交代。只以场景和人物细腻的心里呈现。前面有雨细细诗友说诗歌是表现美丑的。我没有回答,因为这首诗歌本身就是表现丑恶的。美的笔调和丑恶的并存产生了奇异的对比效应。
诗歌的名字让许多人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雏菊是一种美丽的野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139楼的意见!!!!

《雏菊》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坚持我的意见,此诗聚焦度不高,诗指向无解。看炉子进行换题,其审美意义不减
————————————
题一:《新鬼》——————新潮诗也!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题二:《雨后》——————朦胧诗象征诗也——《雨巷》比一比!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题三:《初约》————————爱情诗也!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题四:《江南》——————写景诗也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题五:《窗思》————————思乡诗也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楼上的各位您们还想作下半身解吗?我可以打赌说,任何之诗都可作“性诗”的曲解。不信,你随便抽一首,让我这弗洛伊德的弟子试试————诗之泛性论还是一流派呢。

[ 本帖最后由 炉子 于 2007-2-15 11: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尹子 于 2007-2-12 22:42 发表
《雏菊》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1.“但”是连接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
这个分析是严谨和站得住脚的,诗歌的自由表达是有限度的,不管立意如何巧妙,表达如何深入隐晦,还是讲究一些基本规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 [作者:炊哩 - 发表时间:2007年01月06日 20:09 - IP:58.19.65.***]
题为菊,因此感觉处处皆菊;若题为它物,又将如何?!

此读者一针见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炉子 于 2007-2-15 11:31 发表
《雏菊》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
坚持我的意 ...

————————————————————————————————————————————————————————————
炉子的这个分析也非常有道理,但现代诗一般是离不开题目的,即题目和正文之间构成一种限定和说明的关系,这和古诗不同,古诗一般即使没有题目也能构成自足的表达和抒情,这是现代和古代两种不同的情感模式所决定的。另外关于性的问题,我认为不是简单的泛性论问题,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以阴阳二性来说明的,诗歌只要与现实有关,一般不脱阴阳二性,所以既有阴阳二性,则可比拟男女二性,但也非每首诗均可比拟到男女二性。个人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城写作 于 2007-2-15 11:41 发表

————————————————————————————————————————————————————————————
炉子的这个分析也非常有道理,但现代诗一般是离不开题目的,即题目和正文之间构 ...

————————————————
我的意见是指作者用题《雏菊》对此诗缺乏规定性,本就是一种朦胧的命题,而诗中更未作进一步的聚焦,所以使此诗陷入无解。诗题可以是朦胧的,也可以是指向性的。但如果诗与诗题都是朦胧性的,无解则是必然的了。孤鹰的解法,从诗文本出发,缺乏可靠的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炉子 于 2007-2-15 11:59 发表

————————————————
我的意见是指作者用题《雏菊》对此诗缺乏规定性,本就是一种朦胧的命题,而诗中更未作进一步的聚焦,所以使此诗陷入无解。诗题可以是朦胧的,也可以是指向性的。但如果诗与诗 ...

——————————————————————————————————————————————----

我的观点是,这首诗不是很成功。至少还需要仔细打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如此认为,如果真是孤鹰的说法,至少在诗中应作深度的暗示与批判。麦莎的诗至少在成语的原意上是有暗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换成雨后,很好的诗呀。不过按原题目不至于无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炉子 于 2007-2-15 11:59 发表

————————————————
我的意见是指作者用题《雏菊》对此诗缺乏规定性,本就是一种朦胧的命题,而诗中更未作进一步的聚焦,所以使此诗陷入无解。诗题可以是朦胧的,也可以是指向性的。但如果诗与诗 ...

炉子的无解说还是寻解的,只不过是寻不到解,而只能说无解了。
而我觉得,这首诗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微言大义。我们都知道,从理论上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后面的意义,只用语言写一种感觉的诗歌古今中外都有,我们自己也写过这样的诗歌;或者,充其量它仅仅写了作者对环境的诗歌性描述,我暂且把它叫做场景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炉子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