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064|回复: 183

诗歌报争议作品探讨(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3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聚焦诗歌报       深度诗交流




★活动宗旨:旨在为诗歌爱好者核心营造一个更客观、更真实的交流平台。
★探讨原则: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体现出诗歌爱好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




以下遴选的这首诗歌是诗歌报网站首页的推荐作品,受到关心诗歌报的诗歌爱好者质疑。本人也认为编辑和留言的朋友似乎都有些理解上的偏颇,特拿来让大家探讨(不欢迎少于20字的跟帖,谢谢大家):

《雏菊》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编辑评语:通篇写菊不见菊,却能够处处感受菊的存在,意象奇异,贴切,令人印象深刻。===============================================

☆附部分留言评论:

4. [作者:苗子 - 发表时间:2007年01月15日 23:04 - IP:222.87.170.***]
不懂就是好,就是高!反正有专业说好的人.

--------------------------------------------------------------------------------

3. [作者:苗子 - 发表时间:2007年01月15日 23:03 - IP:222.87.170.***]
当然都是想美,却觉得有人骂现代诗是有些道理的.

--------------------------------------------------------------------------------

2. [作者:苗子 - 发表时间:2007年01月15日 23:01 - IP:222.87.170.***]
意象漂浮,字句也漂浮.

--------------------------------------------------------------------------------

1. [作者:炊哩 - 发表时间:2007年01月06日 20:09 - IP:58.19.65.***]
题为菊,因此感觉处处皆菊;若题为它物,又将如何?!

=================================================


[ 本帖最后由 蓝枫 于 2007-2-14 11:11 编辑 ]
发表于 2007-2-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呵呵,这是在玩弄或者说雏菊在这里只是一种寓意。

诗还是写得可以,有灵动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深!让人难以接近!客观上个人才思浅浅,无法挺进诗的内核。
以个人主观看待:汪老师或以雏菊喻人,或以菊所处在的环境暗喻人的生活环境。倘若把“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的黑色换为黄色,是否更能让人更能接近呢?或许是真的看见小车是黑色的也无妨。总起来诗的思维空间很大,但是很接近现实,细读方能走进!要么就是“后朦胧”了。问好蓝枫!个人占位胡言!下楼再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看不懂!也不想不懂装懂!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现代和后现代招牌的诗,纯属忽悠人或忽悠写者自己,最好当狗屁(包括自己写的一些东西).OK!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晓月清辉 于 2007-2-3 17: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也很简单啊,就是一种暗喻。但理解的意思可以有多种。一个大款开车到一个农家院买一个14岁的处女,包养三年,替他生个儿子,然后走人。这是真事,我在东北时亲眼见过这个样的小车。另一种理解:就是大款开小车嫖雏鸡。俺怎没往高尚的地方想啊?
走了,说得不一定是作者的意思,读的就这个意思

认同!!

[ 本帖最后由 荒芜梦话 于 2007-2-3 21: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好诗吗?亲爱的老师们,读完后俺的脑袋为何变大了?看起来一年级的小学生跟斑竹们就是有距离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雏菊》

文/汪抒

潮湿的空气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

就诗歌本身来说,是不错的诗歌,将菊暗喻人,并将菊花的境地通过环境暗示阐明,让诗歌氛围逼到现实社会的一个普通事情上,诗人此时没有对整个事件进行评说,而是留给我们来品论,就凭这一点,诗歌已经达到了本身要表达的东西了,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问好汪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枫老弟呀,这个搞得好。呵呵,你有眼光,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支持这样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弹一下我的看法。
若说意境,也许有吧。因为有与没有,本来就不是一个客观的探讨标准。从此诗来看,完全是对读者智商的一种考验,如果题目不是“菊”,敢问哪个读者敢把内容和菊往一块联系?若把这首诗的题目改为其它一种也较有想象的植物名称,是不是让人立马又会往那个方面靠拢呢?所以此诗本来就不是写菊的。
结论:可以认为他是奇异无比的好诗,也可以认为它什么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暗喻的手法,能感觉到,但无法往深感觉。诗者自己明白,读者如果能猜得出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雏菊》(与菊花有关系的题目,也许蕴涵这什么东西.)

文/汪抒

潮湿的空气(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句子,不错)
把安静和光影分开(意想渗透的很好,思考的东西也有,朦胧的写法)
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强大的跳跃,不是境界高的话就是败句,也是诗人心胸宽广的表现,也是一种呼唤)
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比喻吧,还是诗人自己吧,也许是身穿西服,开着小车,在等待一个人吧)
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它的出场以身子在先,也许是在暗语美眉吧?)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完成了,理想和夙愿实现了,诗歌也结尾了)
---------------------------------------------------------------------------------------------------------
全诗歌看来是在写菊也在写一个人,人和景融合在一起,好漂亮,读后感觉回味的句子只在结尾,是圆满的结束,人景合一,也就天人合一了!
-----------
(个人观点,提前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晕死,我点错了,把郁雪 的编辑了,请郁雪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啊,你是认同我的看法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这种做法好,有利大家学习提高。
蓝枫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