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30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四首诗,写下中国四大古典美人.应该来说,表达了一些我的思索和穿过时空的体味.应该有着现代人的诠释.下面将与几个要好的文友进行探讨的内容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之.
西施篇--------------------
文友萤火虫语:哈哈。此篇写的极好!有女子其柔也如此,其狠也如此的么!仿佛柔软的青丝捻拢,却又顷刻封喉;又似琵琶女刚才还嘈嘈切切错杂弹,旋即却又有银瓶乍破水浆迸的突发之势。此诗读来令人很是有过瘾之处,极短的篇幅之类,起伏跌宕,收发有势,张弛有度;数行之内而气象万千,风移影动,令人呼吸急促,其险也如此!佩服!
恭喜呵,你文字所能显示出来的内在的力量越来越令人折服了。我忍不住又瞎夸了一番,收住。
还好,天下女子如西施者少矣。不然真是可怕。
狂风语:
西施被夸为沉鱼之容.与郑旦一起送到吴王夫差的帐内,看似两个如水柔性的女子,实际上阵阵笑声如火.把吴王的整个家产全都烧了去.写的时候,联想到越王勾践的那把青铜宝剑,看似平和无锋,却一剑封喉.恍认为西施是越王打造的另一把青铜宝剑.
写完之后,还是感觉自己的角度是很男性的,少了对西施内心的一些触及.被你夸奖,我是最高兴的.经常进来表扬我喔.
而写这样的题材,是与一个朋友交流当中,提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事情,于是提笔而写.将会在后面写一写另三位.
萤火虫儿语:
回风吹:
你说到:“写完之后,还是感觉自己的角度是很男性的,少了对西施内心的一些触及.”
其实这个感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已体会到了,你自己提出来了,我不得不再说两句啦。的确是如你自己所说的,是男性的眼光在看一个女人。历史上的西施,人们怜她弱小无助却担当重任,不过在你这次的笔下却似乎有点“阴毒”女人的感觉,让人觉得这女人是如此可怕。我想,你只是选取了一个角度,有意的这样刻画人物罢了,至于是不是历史上的西施其人,我以为是不重要的。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你以诗这样短促的篇幅能将人物写得深如许,感受表达得这么诡谲,这才是我所欣赏的。我作为一个读者,此刻欣赏你的诗,是没有性别的。但若要站到性别立场上,我当然可以说不怎么以为然,甚至是有点不大乐意你对女人是这种感觉了,呵呵。就如同金庸的武侠小说,其实我认为他是很大男子主义的,他小说里面的所有女性,几乎写的都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至少我认为是处在男性话语中心的女人,而女人并没有获得本体意义上的刻画和表达,可能稍微出采点的就是黄蓉了。要男性作家很深入的进入女性的内心世界,似乎是苛求了点。但我发现中国古代像李商隐、欧阳修、柳永等人却有这个本事,他们有时候写的女子心态,其细腻温婉,不压于女性诗人词人。就如同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比女子演得更像女子,呵呵。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单从欣赏的角度而言,我不会去怎么苛求.
狂风语:
被你这样理解,当是我的幸福.不是全知全能的角度,不是一片大海,只是一滴水,所以只能找一个切入点进入.
至于,你所提到的欧阳修等人,是不是进入到女人的心态里,至于梅兰芳是不是比女人更女人,这些论点存疑.因为单就欣赏角度来说,有美感,足够了.
呵呵,非常,再一次,再加一次的说声谢谢
瓶子语:
很精彩,诗精彩,评论更精彩.整首诗歌,我最喜欢二三节,特别是第三节的"可怕,吴王吓出原身/以一尾咬牙切齿的鱼/自沉在溪水里"另人称绝,这般女子似乎太夸张了点?正如萤火虫妹妹所言,这般女子,有点红颜祸水的感觉,这样的女子无论是反王或合王,亦是"祸水",王必被败,因此作为人物,我不看好她的"沉鱼落雁",反而,觉得是一种讽刺.对于此女来说,是对国家的一种祸害,对于王来说,自己没有坚定的意志,被美女所迷惑,治理国家被眼前的虚荣所迷惑,至于西施内心到底如何所想呢?意义都差不多了。这样的女子实属让人害怕,应该敬而远之.忽然想到二哥的一句话,他说不喜欢有才又有貌的女子,这样的女子一般都很清高.那西施属于哪种?无论哪种,我都不看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