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299|回复: 24

闲来半日,读信谈诗(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诗歌报的站长,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查看网站管理员的信箱,因为有许多朋友把诗发在那里,虽然我早就声明,诗歌报的信箱经常被垃圾邮件赛满,经常收不到,但是诗友们还是坚持一对一的邮件交流,把诗歌发给我个人欣赏,其实,大量的邮件中的作品,我很少看的到特别出色的诗,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并不多。

  最近有一首,让我记下了,因为他的写法,是典型的八、九十年代的写法,纯净、先锋、亲切。一看就是当年的老诗歌报风行天下的之时的作者,从文字间,我读到了他对诗歌的敬畏,对诗的痴迷,这作者也是40多岁的人了。他的诗,让我忍不住说上两句——



     候  鸟

     □北魏

    伤口被道路惊醒
    潮湿了黎明
    镜头里的火药
    点响的汉字,朝代高低不平

    站了起来的时间
    最终是要走的
    风不走了
    排成了诗句

    睡在眼里的敌人等于睡在子弹里
    睡在优美的弧线里
    身体里的响声
    等待停止的那一击

    骑着天空训练的高度有最初的暖意
    抽象的腿
    带来的外面阳光
    被室内的阴冷覆盖

    心中的化石倾听石头里的水声
    雪崩之前
    候鸟的眼睛
    是潮湿的手掌,等待张开
         
    2006.5


  开头这两句:“伤口被道路惊醒/潮湿了黎明”忧伤而有机巧,一起兴就是突兀而来,这两句,让人出乎意料,甚至匪夷所思,但仔细咂摸下来,确实不是一般的文字,有一种言外之意,象是经历了半生的坎坷和漫长的黑夜,黎明乍现时的场景,一种熟悉的痛,迎面走来,这两句的前面,象是有了将近20句的铺垫而来,而作者,聪明地将那些拖沓的叙述都省略了,让我们一下子直面语言的核心,事件的第一现场,与痛为伍,这是何等的艰难而又透彻的呈现。

  紧接着,后面这两段,都在不知所云中延续一种空洞而又痛彻心底的句式,这些句子,让读者不知所云,而又感受到作者个人心理上的孤独与无助与一种男人所无法表达的伤感,这些句子里所列指的“敌人”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正是他在这个多变的、商业化的、肉欲横行的生活环境中的另外一个自我,一个坐在房间里的“我”对站在窗外的“我”的对立与抗争,他渴望“优美的弧线”、“风不走了”,同时又恐惧“室内的阴冷覆盖”,一个男人,到达了中年,一面是为了生存而每日与不想过的日子搏斗,伤怀日渐老去的激情,而对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阳光少年时代的我无比的怀念,对眼前的现实生活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 他总在追求,总在怀念。其实,这也就是20年来,中国男人的一种在商业化社会中搏斗生存心态的真实写照,人,总是一面享受都市的繁华,一面向往少年那中小弄社会的幽隐式生活,这是一个梦想,我们虽达不到那个境地,但我们都是在相反的方向回过头来反顾。

  这样下来,我们就不难读懂最后一节中的句子——“心中的化石倾听石头里的水声”,心中总有化石,人却总在倾听,我们看到诗人在张开“潮湿的手掌”,“等待张开”,张开了做什么?什么也不做,只是作者要用诗来说话,这是他的的“心殇”而已。一首诗,带我们走过一个人、一代人的心理历程,简短为20句文字,这就是诗,一种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字。

  感谢来自安徽芜湖的中年男人北魏,短短5节20行的一首《候鸟》,让我们读到简短而又耐人寻味的一种心灵突围。

  小鱼儿 2006年10月17日 下午
发表于 2006-10-1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境界高的诗歌,评得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诗歌本身带来的穿透力。学习鱼站的洞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诗和鱼鱼的精炼到位的评点.问好鱼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站长诗评。也品读好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关注,今后我将常在挑战者版发贴,并且多请一些名家朋友来论坛和大家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鱼儿 于 2006-10-17 18:32 发表
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关注,今后我将常在挑战者版发贴,并且多请一些名家朋友来论坛和大家交流.

好事情!
学习鱼站好评和好诗.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说两句,评析的不够客观,可以说是主观进入的过多了点。我知道楼主是从商人士,也坚持诗歌创作。尤其是中间部分,分析的过多是你的生活理解。对于结尾,我也不赞同你的看法。潮湿的手掌蒙蔽的是一颗脆弱的心,现在它张开,是为了完全沉下去,去接受石头里的水声,那个自己重新找寻到的自我的声音,这一切都是在死亡之后的认识,可以说是一个高境界。作者已经完全化入了事物,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冒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有用的记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耐揣摩,感谢鱼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鱼儿 于 2006-10-17 18:32 发表
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关注,今后我将常在挑战者版发贴,并且多请一些名家朋友来论坛和大家交流.

的确是件好事,发一些好的诗评,是有益于大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读者的解读

鱼站带头,我也用惯有的方式来解读一下,注意我喜欢站在纯读者的角度。
               
候  鸟——————————————————时间的轮回

     □北魏————————————有力的古典的名字,想到魏碑与民族

    伤口被道路惊醒————————内心有痛,被一生的经历所醒
    潮湿了黎明——————————伤之深
    镜头里的火药————————看自己的伤之力吧
    点响的汉字,朝代高低不平——————诗歌之力,贯穿历史

    站了起来的时间——————————好住,将时间写得可感
    最终是要走的——————————无可挽回
    风不走了————————————谁是风(风与时间本是一体的事物,但表现却不同)
    排成了诗句——————————照上诗之力

    睡在眼里的敌人等于睡在子弹里
    睡在优美的弧线里——————————敌人很美?读不懂。
    身体里的响声————————即诗歌,对命运的抗争?
    等待停止的那一击——————指死亡?

    骑着天空训练的高度有最初的暖意——————崇高之喜?
    抽象的腿
    带来的外面阳光
    被室内的阴冷覆盖————————崇高之悲?还是暗指现实?

    心中的化石倾听石头里的水声————内在的石头与外在的石头(内心与历史?)
    雪崩之前——————————————一般指事物的巨变,美的悲剧。
    候鸟的眼睛————————————指自我的心灵
    是潮湿的手掌,等待张开————手掌用以承受悲剧。
——————————————————————
没有提供线索的诗歌,应该有多种读本,这只是本人的一种而已。我读出的是时间之伤。总之任何人都能读出作者内心的巨痛及作者拥有的承受的伟力。感到一种老杜式的、陈子昂式的悲壮美。
————————————————
如果解释成爱情之伤、权力之伤、文明之伤应该都何尝不可。对于这种诗,大多数读者只有一种崇敬感,在特殊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吟唱。
一孔之见,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好贴!鱼站分析的深刻透彻,再加上孤岛和和炉子的分析,使帖子精彩纷呈。建议加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相信一首诗有很多种读法。
感谢楼上所有参与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