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请看这一页诗:
或许
是
苍茫的
深渊
用翅翼
朝一倾向
绝望翱翔
愤怒地
展示
自己的倾向
通过
根据召唤理论,除了页面“参与了诗接受着别的意象的继续”[7],给我们留下空白点之外,诗中给出的词语“深渊”留有不确定性,但是在上下语词互相限制补充之下,“苍茫的深渊用翅膀朝一个倾向绝望翱翔愤怒地展示自己的倾向”将其整体化、具体化就变得清晰明确。同时又以“通过”一词唤起心灵的期待:“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当然,我们承认马拉美并不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里的“计白当黑”,但是他把创造性的把字体大小、浓度以及字与字之间行间布入诗中,直接给人外在形式上的视觉画面。请看
糟糕
除了衰暮的分散的
幻想以外它还有其它形式的存在吗?
它在轰然的一声中被否定又被关闭
当它又以稀有的形式终于纷然地
涌现时
它是开始了还是中断了呢
它数出自己有多少变化吗?
显然它只有一个整体的——
它把它照亮了吗
这也是整首诗画面感最强的一页。马拉美特别地注意这一页面的“实”处,既注意到了字形,又注意到了字的浓度、用大字号、黑体字错落相致于一般形式的字中间;他还注意到了句与句的行间,由“糟糕”一词跨度很大的落到“除了衰暮的分散的”,再由这一句平行连接到下一句上;很明显,他是控制诗的节奏,扩大诗的思想空间,呈现诗中的画面轮廓。
其次,马拉美在字、词、句外在形式安排布局的同时,注重内在内容的表达与需要,而这种表达需要又可以通过运用中国绘画技法“白描”给他的诗做出解释。“白描”是在稿子打好以后,用线墨勾勒成独立而完整的中国画作品。[8]其中以线墨勾勒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各种物体对象是它的主要特征,所以鲁迅借用它在文学上勾勒人物形象。在这里,马拉美的线墨就是“把创造让给词语”[9],用极其富有弹性的韵味的词勾勒出意象空间。艾布拉姆斯这样说:“意象是语言绘成的画面。”[10]马拉美认为诗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物质材料进行建筑画面的形式,是不断地努力“酬劳着语言的欠缺”。[11]他用简练而又富有“言不尽意”,“使一切力量得到实现的潜能”[12]的词来进行画面构造。
[ 本帖最后由 文壮飞 于 2006-9-23 17: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