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933|回复: 7

孤树(一首“复杂”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孤 树

我期待着那一刀

站在黄色高原的灰色山顶
辽阔的天穹让我倍感孤寂
根须被风雨渐渐从泥土中剥离
这毫无生气的山巅
盘绕着我的煎熬与残喘
我期待着那痛快的一刀
让我悲苦的命运得以了结

是否,因为我生长的山顶太高
拾柴的老妪无力爬到
是否,因为我生长得弯曲瘦小
伐木的壮汉对我不屑
那些又直又壮的同伴现已成为栋梁
那些瘦弱的同伴也整齐地安躺在屋檐之下
那里无寒热相扰,无风雨交加
留下我独自站在这荒山
忍受狂风疾雨的欺压

那些幸运儿呀
我羡慕你们成为栋梁
你可知道
自从你们走后
鸟儿也失去了踪迹
偶尔有孤零的一只在我肩头驻足
也只是因为那折断了的翅膀
无力跟上同伴
没有婉转的鸣声与我相伴
有的只是孤魂的悲鸣缠绕于耳
雨水也不再是对生命的滋润
反倒成了生命的蛀虫
一日一日将我根须的泥土吞尽
孤零的身躯更难以与狂风抗衡
同伴们呀,我知道
你们早已将那肩并肩的抵御忘尽

曾经对面的山顶也有一棵孤树
身躯与我一般地弯曲瘦小
如同我的身影
遥遥地与我相望
风雨中安慰着我的灵魂
我想象
我们的枝桠能跨过这深险凶恶的山涧相连
我想象
我们握起手能用绿色滋润这褐色的空间
可是狂风一起
这脆弱的梦便从我弱小的身躯上抖落
对面山顶上的那个身影
在风中也如同我一样摇摆不定

几天前
对面的痛苦有幸被一个老妇终结
可能是柴源的枯竭
使他成为那个村子最后的选择
善人们啊,请告诉我
我悲苦的命运何时才能了结
对面身影的消失
我也仿佛失去了魂灵
善人们啊,也将我一刀砍去吧
我已无力支撑这西北高原的整个天空
我已无力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抓稳
善人们啊,也将我一刀砍去吧
尽管我丑陋的身躯不配做栋梁之材
可是在你们的炉膛里
我片刻的火焰
也能映红你们的脸庞

终于有一天
一位老妪喘息着爬到了山顶
刀艰难地抡起
我闭上了眼睛
有刹那的快感袭遍了全身
我知道一切都将解脱
我知道我将加入屋檐下那整齐的行列
我知道我将骄傲地发出熊熊的火焰
我知道那发出的青烟将会袅袅地升起
最后,永远地消失在这褐色的高原
……
简介:2003年去九寨沟途中,睹荒山秃壁由感而作。这是我写的第一首叙事长诗,曾给身边不写诗也不怎么读诗的人读,他们觉得写得很好,认为给人的冲击力很大,但是,那些写诗的人读后,却不觉得是一首好诗。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现代诗歌边缘化的原因是什么?诗歌的语言方式(包括所谓的意象运用)是不是只是圈内诗人们的自娱自乐?语言的逻辑规律超越普通大众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我的趋向,更影响诗歌如何重新振作。
发表于 2006-9-18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似是大材不为所用的困惑。
楼主对诗歌有想法。多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气质的诗作,读起来有种冲动的感觉,红了推荐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期待着那一刀
起笔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写的第一首叙事长诗,曾给身边不写诗也不怎么读诗的人读,他们觉得写得很好,认为给人的冲击力很大,但是,那些写诗的人读后,却不觉得是一首好诗。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现代诗歌边缘化的原因是什么?诗歌的语言方式(包括所谓的意象运用)是不是只是圈内诗人们的自娱自乐?语言的逻辑规律超越普通大众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我的趋向,更影响诗歌如何重新振作。
---这个问题值得考虑,我对诗歌大众化的意见是"尽量的大众化",诗歌也应该保留一些其自身神秘的特色,大众文化不是媚俗文化,但也不好说是文学文化,俺是没法说清楚,说一点意见吧.

诗不错,情感饱满,节奏控制的不错,朗朗上口,与含蓄相对的表达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叙事诗已经不错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期待着那一刀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应该多样化,正如同诗人一样也是呈现多样化的,可以做一个民间诗人的,可以写歌谣的,要看你的诗歌是呈现给哪些人看的。呵呵,没必要为这个问题疑惑。重要的是你爱诗歌,你爱周围的一切,你爱祖国和人民。
说这么多,你明白不?一切被利益所左右的诗歌派系都不会长久的,但会留下一些值得后人借鉴的东西,这也是文化的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