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48|回复: 19

[原创]戏语沧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9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梦隅在 2005/08/24 05:58am 第 5 次编辑]

                                    
一、擦拭尘风
历史象百岁的老人般耐读,它满面皱褶冉丝苍苍,一双千年的大手抚慰着年轻的土地,冥冥中是饥渴的眼泪,还是憔悴的面宠,让心灵忍受着无休的怅惋。揭开一页青简,清香的墨迹依稀挥洒着沁人心魂的牵牵绊绊,剑舞龙蛇,诗书漫卷,重榭叠台,粉黛桃花,无一不惊碎那不堪一击的一帘春梦,于是乎,本不该承受的历史之重,便悄悄地压在的心头。
拨开一片云,让我们透过幕帷窥探沉睡千年的画卷,创世纪的神话离我们太遥远了,也近于荒诞,女娲、伏羲毕竟只是一个美好的精神图腾。正因为它远,所以我们学着足够的清醒和聪明,就近拾掇一些珠玑鳞羽,然后再细细地品嚼。无独有偶,这似初生的婴儿那种熟悉而又陌生,又象轻舟归晚般沉稳而激荡,注定不枉业已烦乱的思潮,消融苦苦追寻的生命答案。
当它这样静静走来的时候,不必莫名地惊诧于它古老的内涵,你不觉得是似曾相识的昨天吗?只需用心去解读,用心去擦拭,让它放射出光彩来。
二、小桥流水人家
我喜爱清新的空气,喜爱鸡犬相闻的乡村,我也不反对群聚的大市镇,只是从喜欢的角度明智地为自己做个选择。哪怕是空中阁楼也不错。
山青水秀,才有鸟语花香,自然和谐,才会风调雨顺。大自然的哲理是不容小视的,一切寓于自然,一切最后都要归于自然,至于发黄的历史你也不能不说它是自然的结晶,如果妄言往深处讲,无论是科学、宗教、思想乃至真理,没有可能逃出自然这一母体的,因为离开它这些后天的认识都将归于零。而单单从人文来讲,它却是一种人类生活中最和谐的境界。如果给自然下个人性的定义,那最恰当不过的就是“道德”,这是它透明的底色,它道德的标准就是无私。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吕氏春秋——去私》开篇即日:“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指出天不只覆盖一方,地不只承载一隅,日月不只照耀一地,四季不只轮回一时。还有庄子的《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这些都阐明了自然的无私。正是自然有这种人性的内质,所以才更符合人类的要求,也最适合人类和万物的生存繁衍。然而,我们现在在很多方面都脱离了自然,比如生活,思想,道德,情操等等,这是很危险的事。
这里,我们不妨断章取义一回,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一句“小桥流水人家”一用。把此句从原曲中分离出来来读,意境就不一样了。原曲通过一组精确的意象深刻地烘托出客居它乡的浪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愁,在这些意象中,唯“小桥流水人家”新颖别致,具有双重表达效应,抛开此曲,你很难和离愁联系起来。
让我们来分享这个句子的灵气所在:桥——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人生有许多桥要过,有难走的桥,有通达的桥,还有梦中的鹊桥,这些桥无一不给人生带来巨大的影响;水——生命之源,流水就是流动的魂灵,大江大河象婴儿的脐带,一衣带水,挽着无数人的命运;家——温暖,自由,亲切,家是储存和释放感情的圣殿。短短六个字,竟然涵盖万千!人有这六个字也就别无所求了。
“小桥流水人家”不断翻阅着历史,不断演绎着人生,人们的思想、情趣得到净化,而随着岁月的流转也暴露出了人的弱性。多少人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老死田园,又有多少达官显贵企盼着落叶归根,而饮恨他乡。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类的劣性是如此的不值一语!诗人道出了这种感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只是这种幡然醒悟来得太迟了。一个被尘世遗忘的和谐,便是人类可笑的败笔。
兴起的时候,我曾嚼着这句被浓缩的境界攀缘,有过几回恍恍惚惚:也是小桥、流水和人家,而总是无法表达出真心的感受。思纣再三,觉得是一种心情在做怪,似乎很遥远。找不到,没有消息。我又想起了和谐,一个漂亮的外表,如果是僵硬的,那么它的漂亮就不是和谐的。
看来无法逃脱前人的预言,千年的沧桑没有改变即定的格式。再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客居他乡的浪子,且已迷失了家乡的归路,真正的断肠人在天涯。
三、流淌的文字
简单地说,我在写下“文字”这两个字的时候,“文字”便开始“说话”了,文字能让我们说话。假如不让它“说长道短”,世界该有多清净,象死一样的沉寂。你喜欢黑色的历史,还是愿意做一具行尸走肉,不会有比黑色和死亡的灵魂更能显示空白的假设,假如你真的需要。多可怕的想法,丑恶也罢,美善也罢,用文字去歌唱,用文字去赞扬又何尝不可呢?
是的,是水就得让它流,是文字就得让它诅咒和赞美。这个大家都赞同吧?例证就摆在那儿,自己去琢磨。此时我更关心的倒是那些文人墨客是怎样循规蹈矩地拿着烫手的文字去诅咒和赞美的。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符号,用美丽的符号串成的诗词和文章当然也是非常精彩的,就连它的诅咒也是让人感动的,请接着往下看。
做为利用文章而达到名利双收的人莫过于西汉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了。他早期客游梁孝王时期所作的《子虚赋》搏得了汉武帝的称道,进而得宠于殿侧而名声大振。接着又作了《上林赋》,这两篇大赋奠定了他的政治基础。再看看让帝王都动情的文章都写了什么。
《子虚赋》和《上林赋》通过对皇家园林“云梦泽”和“上林苑”大肆地铺排描写而给人以叹为观止的临境效果;实为赞美帝王园林的恢弘气象,本意却是在揭露他们黑暗的生活方式。读罢两赋,不能不为司马相如的才气所折服,难怪卓文君不顾父亲的责难和礼教的束缚与他私奔。此两赋采尽了华丽的文字,用了大量的排比夸张手法,兼以繁复的叠韵双声字眼,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从而盖过了它的曲意讽谏的意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注重文采的帝王可笑一面。这是历史上最默幽的一幕,骂得坦然,赞得奇绝。这估且称之为文字所滋生的媚和俗吧。
而历史上骂得最过瘾的非司马迁莫属。常人眼里修撰史书是为了光耀历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太史令则是皇权贵族的代言人。不错,应当这样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衣租食税就该为朝廷尽忠,不但要行其责,还要谀其意。而《史记》并非如此,它行其责,而未谀其意。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受奇耻大辱,他当如何承受这人生中的噩梦,然而,残绝人性的统治者并没有催毁他的意志,他用笔来诛伐黑暗的王朝,对汉武帝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进行了大胆地揭露;他关注下层社会人物的事迹,如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等在传记中都有记载,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性。司马迁笑到了最后,一代汉武大帝也逃不过历史的轩轾,而承受着一份凄凉。从古到今的弄权者,你们难道不感到惮心吗?
至于模山范水、陶情冶性的诗与文,其热情奔放地对自然、对生命的渴求,不也正是对现实的不满和背弃吗!不过专心致志地歌功颂德的宫廷文人,他们倒是可称得上纯情的典范了。
又想起了“小桥流水人家”,翻来覆去我找不出别的,小桥、流水、人家皆是诗意,皆可入佳诗,这诗意是文字的流淌,流淌的文字便可为诗了。顺着源头我摸进了初唐,初唐四杰荡起了小舟,驶入了波澜壮阔的盛唐,伟大的李白一醉诗百篇,孟浩然、王维也风流一世,再入中唐,巧遇孟郊、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接着历史又惊人相似地施出它的魔法,伟大的时代在晚唐的钟声里余韵萦萦地散去。纵观一部大唐的兴衰就象一首情感激荡的长篇抒情诗,起——蓄势不凡,年轻有活力,入——如火山喷发,也是它走向末落的开始,收——满含哲理,也昭示着生命的尽头。这又是文字和历史的神秘默契。
到此,不想再多说了,我只知道,在你我的留连、惊叹、捶胸顿足之际,文字就这样有滋有味地流过了几千年。
四、香茗已冷
推开昨夜沉重的大门,黑暗和光明的色彩笼罩着辉煌和毁灭,凄切而又动人的一幕源自长哭和倩笑,长哭为昨日的辉煌而长哭,倩笑为昨日的毁灭而倩笑。是是是非,孰轻孰重,自有一条无形的绳索去权衡。引人注目的事情,往往会刺伤人们的双眼,又心甘情愿。
一部恢弘的大典,沉淀着几千年的泥沙、珠贝,进入懵懂的境界,我们真的不懂。只看清楚,一行是血,一行是泪,却一概被莫名其妙的黄钟大吕的余音缭绕。
昨夜无眠,象一页翻过,在昏昏沉沉中死去后,当黎明到来时又警醒,发出怒吼。然后,一鼓作气地用如日中天的辉煌打败自己,在日薄西山的时刻从容地铸成一道毁灭的风景。就这样蚕蚀着昨天,蚕蚀着善良,那些出了壳的灵魂能经受得起千矢的怒视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人的想象力折断了翅膀,因为想象而折断。怎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玉树流光照后庭”那般让人感动得泣泪。李后主痛定思痛依旧逃不出他的词劫,陈后主的豪情万丈抵不过隋军的凶残。几多情让人心碎,几多恨让人凄惋。
而一件事最大的败笔是被脆弱的灵魂打败。秦赵长平之战,战国第一猛将白起击败赵军,俘获赵国兵将四十万人,白起竟将这四十万人全部设计活埋,其丧失人性竟如此不可想象,惨绝人寰。白起为秦立下了可书可载的丰功伟绩,然而面对四十万赵国的灵魂他却心虚了,害怕了,这点理由足以让他再次举起滴血的屠刀,又一次收获着令人胆寒的丰功伟绩,多么值得自豪的丰功伟绩。不过,他被这脆弱的灵魂打败了。终也逃不过被赐死的可悲下场。
心碎也罢,心惊也罢,而无法隐晦的书简,总不过一行是血,一行是泪,一行行写满丰功伟绩。
五、尾声
历史啊,你因为文字的踟蹰而让人陶醉,又因为文字的渲染而变得朦胧,几千年的精华浓缩成美妙动听的乐章,这乐章里只是动人心魂的音符吗?歌颂的是为谁而歌颂,诅咒的是为谁而诅咒呢?
历史啊,你就这样让人哭笑不得,你不能不让人呻吟一回,不能不让人述说一回;历史啊,你流不尽的缠绵,恐怕只有文字能让你稍作停留,随后,你又潺潺地流向远方。而终究还是没有结果、没有定论,就让文字继续诠释吧!
发表于 2005-8-1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color=#0000CD]梦斑斑积累的知识很多,让点点佩服。“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是意蕴深刻。
任何事,任何物,在经过历史的冲刷之后,变的沧桑,包括文字。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0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color=#9932CC]
先提~大家欣赏。
HOHO~我呆会儿在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0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楼主知道的还真多呀,的确,历史让我们懂得很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0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color=#9932CC]
呵,好厚的一本历史!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符号,用美丽的符号串成的诗词和文章当然也是非常精彩的,就连它的诅咒也是让人感动的,请接着往下看。”
——对历史对中国文字的尊重,让人敬佩。
文章想到了好多,提到了好多,只可惜我对这方面的文化还不行,不然倒想给你提提意见赞赞扬哈。HOHO~梦隅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0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谢谢断点、小倩、GERRARD 的阅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0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博古通今,大气!将历史凝聚成几个意象的画面,又微风般缓缓将其舒展。
梦隅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1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下面引用由禾木2005/08/19 07:30pm 发表的内容:
博古通今,大气!将历史凝聚成几个意象的画面,又微风般缓缓将其舒展。
梦隅好啊!
谢禾木的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1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人生几回伤往事,故垒萧萧芦荻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好有深度的文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1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梦隅斑斑在历史、文化方面的通晓广博,让这篇文字非常厚重。而表现手法的流畅与自然,又让人不觉得晦涩与枯燥,严重学习了!
问好梦斑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4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下面引用由雨儿2005/08/20 08:03pm 发表的内容:
梦隅斑斑在历史、文化方面的通晓广博,让这篇文字非常厚重。而表现手法的流畅与自然,又让人不觉得晦涩与枯燥,严重学习了!
问好梦斑斑:)
很喜欢梦斑斑这篇,提上去,再次赏读~~问候梦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4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不为旧人哭
实为今人伤
虽称戏语,语意皆深,问好
先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4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此篇勿须评论
一切尽在文中
学习....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戏语沧桑

下面引用由失声尖叫2005/08/20 07:10pm 发表的内容:
人生几回伤往事,故垒萧萧芦荻秋。
一片春心复旧梦,千秋染指一挥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