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81|回复: 0

[原创] 长篇历史叙事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实际上,在明朝早期的永乐朝,朱棣建立了一个以大中华为中心的世界性的帝国。这个帝国不是建立在对异族的敌意,对原住民的排挤、驱逐、屠戮和殖民,而是修好与交流——物质的和文化的交流。这对世界文明的一体化进程是一个强力的、历史性的推动。之后才有了西方人所谓新大陆的发现……
 
                  第一节 天子船队


蔚蓝大洋上的方队汉旗猎猎,
永乐大帝站立主舰,
郑和与臣属拥立在侧。
高悬的艳阳画出浩淼的意蕴,
咸涩呼呼吹刮众人的脸廓,
郑和向皇帝讲述
即将抵达处的风物人情。
朱棣饶有兴味,目光炯炯,
手挥向前方,指点初露微茫的江山。
国祚泰山,四海一统,
堪比32岁的亚历山大大帝。
朱棣下令建造举世最大最强的宝船,
以郑和为统帅,微服出巡大洋。

未知的远方,海洋的尽头,
即使跑死战马,也要铺叶为舟,
以冲荡的速度,抵达地与水的尽头。
浩渺之水,无际涯的辽阔。
旗舰之大,战船之小,
海洋之大,舰阵之小。
披荆斩浪的威势,滔天巨浪之下的浮沉。
皇帝的心中五味杂陈:
我是多么伟大,又多么渺小!
我既雄强,又心生畏葸!
我想抵达,也听天由命!

皇帝于昏沉沉的梦境中来到天边,
半透明的穹窿坚如磐石。
大失所望,仓凉的边界
透出沉默压迫的、亘古洪荒的威力。
朱棣发疯般敲打天穹,
“快放我回中土!我不要来这儿!”
在他绝望时,听到郑和敲击舱门,
“陛下,渤泥国到了。”
大帝终于恢复帝王的尊严,
一骨碌坐起来,披上皇袍来到甲板。

果然是天边,山体的绿连接着天与海。
船队减速,缓缓地冲向陆地,
而天则慢慢升高,天的边沿永远后移。
密如飞蝗的箭簇向海上飞来,
噗噗噗扎进海水,
甲胄面对末梢的箭头犹如铜墙铁壁。
终于,古铜肤色的渤泥人放下武器,
听天由命地站立,注视庞大的武士队伍。
渤泥国王带着家人与大帝见面行礼。
盛大的筵席。朱棣的国礼
换回了千年紫檀、万年沉香。


          第二节 中央帝国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
励精图治31年,农业经济恢复。
手工业方面,矿冶、纺织、
陶瓷、造纸、印刷…
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元末时江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
海船建造业,明初更建立起规模庞大的
官营造船业。除南京宝船厂外,
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
宋、元以来即有海外贸易传统,
对外已有移民。为郑和下“西洋”
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使茶叶、
丝织品、瓷器远销西洋,赢得声誉。
同时进口国内所需的原料和物品。
造船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
车船平衡舵、开孔舵。
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
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
是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
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
船壳结构上,采用搭接法,
形成“鱼鳞式”结构,壳板联结紧密严实,
整体强度高,且不易漏水。
载重量也相当可观,
南宋时可达万石以上;
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
人居环境上生活设施齐全,洗漱,
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充裕的食品,
甚至可以在船上养猪、种菜、
种药材、酿酒,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
《郑和航海图》使用海道针经
结合牵星术(天文导航),
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
夜间则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
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
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
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下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
组成相应旗语。
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
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
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用于通讯联系。

明太祖朱棣积极、主动发展
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对周边国家
采“不侵占”的态度,《皇明祖训》中
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
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平外交模式,
影响有明近三百年。
“不征”是明朝对内设定的最优外交目标,
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武力;
明朝的目的在于以武力为后盾,
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
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
而具体交往模式的选取,
又与交往对象对明朝的态度和外交层级关联。

在郑和之前,朱棣派遣尹庆于永乐元年(1403年)
出使了古里、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
于永乐二年(1404年)出使了爪哇和苏门答腊。
郑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又南征安南,
将之纳入明王朝版图。“郡县安南”之后,
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
为郑和后续的下西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使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第三节 郑和七下西洋(一)


永乐3年6月15日(1405年7月11日),
郑和船队首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
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
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
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
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
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
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
生擒陈祖义等三人。其后,
郑和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为旧港之主。
永乐5年9月13日(1407年10月13日),
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
天子下令斩杀了陈祖义等三人,
宽恕了谢罪的西王,
赏赐了旧港之战的有功将士;
因郑和称航海期间天妃多有感应,
遣朱焯加以祭告。

第二次郑和远航
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
郑和船队在永乐5年(1407年)
访问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暹罗(今泰国)、
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
然后驶往印度洋,
以柯枝和古里为目的地。
明朝使节册封古里王,
并在古里刻石立碑纪念这一盛事。
一部分船队访问了暹罗和爪哇。
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
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
永乐7年2月初1(1409年2月15日),
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
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
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
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
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
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
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
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
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
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
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
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
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图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地,
正使郑和奉成祖命招敕,
赐给当地酋长双台银印,冠带袍服,
树碑并建立满剌加国,
暹罗自此不敢侵扰满剌加。
满剌加国王感念明朝的帮助,
后曾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亲赴明帝国朝觐。
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
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
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
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
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
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
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
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
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
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
郑和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
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
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
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郑和船队还朝。
成祖赦免了亚烈苦奈儿,下诏另择贤君。
在太仓宴请犒劳下西洋将士。
此次航行,郑和统军二万七千余人,
驾海舶四十,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
兵26800人,指挥93人,
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
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
阴阳官1人,教谕1人,
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
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
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
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
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
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
到苏门答剌时,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
明朝方面认为他是“伪王”,
他则恼怒明廷不赏赐自己,
遂率大军截杀郑和船队。
郑和率明军以及当地部队奋战并获胜,
追击到喃渤利国,生擒了苏干剌。
船队还曾在三宝垄休整一个月,
期间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
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
此后,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
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
郑和船队回国。
九月,郑和等人献俘于北京,
明廷诛杀苏干剌,赏赐立功将士。
同年十一月,麻林国等国使者
向明廷进献“麒麟”等兽。
(此前,榜葛剌特使也于永乐十二年
(1414年)进献“麒麟”。
此“麒麟”被认为可能是长颈鹿,
显示对东非沿岸国家所进行的访问
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次年,
成祖御制碑文,树立“天妃宫碑”,
以示对天妃庇佑下西洋的感谢。


          第四节 抵达非洲(演义)


盘垣数日,大帝携瓷器、茶叶、
丝绸、没药,开向阿拉伯半岛,
将红宝石、玛瑙,麒麟、骆驼、羚羊…
一股脑地搬进船舱。
他在土耳其后宫留连忘返——
中国的青花瓷盘、伊斯兰繁缛精致的地毯,
就铺陈在浴池的周边。
欣赏着宫女丰满的胴体,将酒浆灌向喉咙。
他为王后舞蹈,唱着歌谣,
成为国君最好的朋友。
甚至迷倒公主,让船队多了一位后妃。

继续向西,沿途停靠港口,
遍阅异国的风土人情。
终止了一些地方的冲突,
调停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中国典籍也是珍贵的大礼,
西方的种植技术也已学会,
完成诸多医学上的交流。
舞蹈、绘画、器皿的造型和工艺,
歌唱的艺术、器乐的演奏……

炽热的艳阳下海面纹丝不动。
海鸥和白鹭飞离舰队,
信天翁在发烫的甲板上散步。
非洲的岸线越离越近,
墨绿的岸墙变成清淅的阔叶乔木。
酋长率族人迎候伟大的帝王。
小伙子挖掘泥包鱼,
森林中的佳肴中式烹制,
皇帝对饥肠辘辘围观的人群分发食物,
很快赢得友谊。

非洲人狩猎的方式,
对原始草原的巨大好奇,
激发大帝冒险的激情。
他被临时封为长老主持成人仪式,
并将于中途带队猎狮。
摩坦尼克部落用牛粪、泥土、
树枝搭建的土黄色草房“马尼亚塔”,
在森林中的空地上围成一圈,
光线从土墙上的小窗透进,
落在生牛皮铺成的土床上。

牛角号声高亢有节奏地穿透清晨薄雾,
呼喊声中,勇士们手持长棍,
抬着新砍伐的一根“神木”从远处走来,
和着领颂声尖声喊叫。
身披传统服装“束卡”(由两块红底黑条的布组成),
头发用泥土染成红色,
手腕上戴着各色马赛珠编成的手链,
当“神木”被插入树枝搭建而成的尖顶、
圆底的谷仓形建筑“圣屋”顶部时,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
马赛勇士的成人仪式正式开始。

“圣屋”外,朱棣从一群牛中
选出一头黑色和一头白色的牛,
黑象征马赛人的肤色,白象征和平。
他们娴熟地将牛放倒,长刀插入牛颈,
用牛皮兜住流出的鲜血。
数百名马赛勇士依次跪倒吸食牛血。
牛血是马赛人日常的食物,
平时他们携带尖刀刺取牛血,
随时饮用汲取不竭的力量。
“圣屋”周围的长者再次吹响号角,
下身裹着粉红色的布,
赤裸上身披着花纹“床单”,
腿上挂着一只小铁铃铛,叮当作响,
头上戴着灰黑色羽毛制成的装饰,
像一头头鬃毛浓密的雄狮,
勇士们在“马尼亚塔”前站成一圈,
反复吟唱欢乐的歌词。
受邀而来的郑和与高级官员、
议员手持一头圆的传统“荣古”木杖
从勇士们面前来回走过,与他们一起歌唱。

突然,勇士们开始小步环绕“马尼亚塔”奔跑,
一边跑,一边交替单脚向上跳。
他们的舞步轻盈、整齐,
铃声、喊声、脚步声交织成歌。
在环绕奔跑八圈后,勇士们列队,
由朱迪带领前往远处的草原。
在烈日下奔走数日,
于第四日午后,
他们遇见六头雌狮与一头雄狮。
他们蹲伏守候,终于看到狮子发起攻击,
闪电般追逐后扑倒了一匹野牛。
狮子撕食之时朱棣率众潜进,
近距离时他们一跃而起,
以扇形包抄过去。

惊觉的狮群呲牙怒吼,
朱棣毫不停顿,右手攥着一支长枪,
左手还握着三支备用。
他见到大部分狮子略显怯意,
而那只雄狮没有丝毫后退,
蹲伏着一跃而起,猛扑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皇帝狠狠地掷出长枪,
左手一顺,右手又夹住一支,
而中枪的雄狮负痛后只稍一愣,
就更加凶猛地直压过来,
朱棣右枪一挺,
左边的两支尖头戳向雄狮眼窝,
狮子巨大的重量撞倒了朱棣。
而狮子同时被3支长枪刺中,
倒地后已没有再次攻击能力。
旁边的黑人小伙子们赶跑狮群,牛狮齐获。
朱皇帝作为猎狮英雄受到勇士的礼遇。

日上三竿,坐在屋顶上的两名少女
取过“圣屋”周围堆放的葫芦,
将牛尿倒在屋里的勇士身上。
屋顶上的两名马赛长者则用长刀
砍碎事先准备的爬满蚂蚁的干土,
无数蚂蚁落在勇士们赤裸的身上。
这是对他们的最后一道考验,
只有经受尿淋蚁咬的马赛勇士才能成人。
随后,马赛人全部蹲坐在“圣屋”内外,
四周寂静无声。屋内长老和勇士
向马赛人的神——“太阳神”祈福。
屋内屋外数千人此起彼伏的呼喊。
被肢解的牛肉烤熟,
牛腿肉被切成小块,放在牛皮上,
由朱棣长老端着,每个参加成人礼的马赛人
用嘴叼食,另几位黑人长老
将一段细长的牛皮套在他们的中指上——
这些成年的马赛战士在同一处取食,
被同一头牛的牛皮所连接,
意味着他们将一生一世是一个整体。
来自东方的勇士朱棣与非洲大陆
缔结千年友谊,他的英名黑非洲传唱。

当皇帝的船队驶离,整个大陆依依不舍。
他们用最好的礼物:非洲象、犀牛、狮…
陪伴永乐继续巡洋。
深邃的目光让雄狮胆寒,
大帝的世界,他需要亲历来了解和熟悉。
绕过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好望角,
皇帝命令郑和继续向南,一直找到世界的尽头。


                第五节 郑和七下西洋(二)


第五次,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
(1416年12月28日),
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
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
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
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
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
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5月31日),
郑和在泉州行香,现存“郑和行香碑”。
同年秋后,郑和率船队出发,
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
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
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
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
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
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
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
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
约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回国。
当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
朱棣下诏,按等级对下西洋将士进行赏赐。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
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
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
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
祖法儿、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
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
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剌、
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
(今肯尼亚的蒙巴萨)。
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
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
苏门答剌和阿丹等国使节。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
明成祖命郑和前往旧港
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
令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
是年七月,明成祖去世。

朱棣的独语:
征战,王的属地,
败绩或是取胜,
风一样的过往……
我的北斗总是指引我的心,
我在无垠的高处望向自己,
望向人世,
我处身其中的世界,
那些河流、原野、高山,
那些城池、驿道和烽台,
熙攘的人群,忠诚的将士……
规划,足以匹配帝业的蓝图,
正在改变原始土壤的面貌。
恐惧与向往交织,
生命、个体偶尔会仰望迢遥的寰宇。
多么广阔的土地,
穷其一生又能了解和探索多少?
多么辽阔的海洋,
又是多么遗憾,只能依靠
船板飞掠深蓝凉澈的洋面。
奇妙的果实,
一次一次地品尝,
造物主深邃的智慧与慈惠。
奇趣的动物,
咀嚼时心无旁骛,
每一种都是可喜的,
都与环境关联:哦,
名犬、宝马、锦鸡、犀牛与大象……
如果不能欣赏猎豹的飞奔,
没有亲见雄鹰的俯冲,
领略蓝鲸磅礴荡海的气势,
人生将是多么无趣?!
天真的孩童般,
对未知与无限的好奇,
澎拜不竭的动力。
生有限而可以
抚摸探索沉默的亘古,
静而谛听律动的脉搏。
我的心力的耗费需要沉香助眠,
我需要摩挲天山的雪莲净涤身心,
而美,多么让人沉醉……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
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
率下西洋的明军镇守南京。
第七次,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
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出使西洋忽鲁磨斯、
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
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门答剌、剌撒、
溜山、阿鲁、甘巴里、阿丹、佐法儿、
竹步、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
(据《天方至圣实录》等书,
七月二十七日(8月15日),
宣宗还曾就制造舟船等事下诏。
随行有太监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
右少保、洪保等人。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根据明代祝允明
《前闻记·下西洋》记载,有官校、旗军、
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
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
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六年二月七日(1431年3月20日),
明宣宗因获悉满剌加国王欲亲自前来朝贡、
但被暹罗阻碍,故令郑和向暹罗国王传达敕谕,
要求暹罗与邻为善。二月二十六日(4月8日),
郑和船队抵达福建长乐港,停留约半年,
在此期间,郑和曾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
和州府官员,到福建湄州屿,卖办木石,
重修湄州天妃宫。又在长乐县南山三峰塔寺
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十一月建成),
树立《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
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
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
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
发心铸造铜钟一口。”这次航行,
郑和船队从竹步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
接近莫桑比克海峡。
郑和在这次航行的过程中去世。

郑和的低语:
欣赏锋刃,
势如破竹的完美;
欣赏雷霆,
万钧之力的爆燃;
欣赏星辰,
不费燃油地长明夜空。
像风一样,
恒久吹拂山川林木;
像春雨,
甘霖遍撒植物的须根;
月亮映射太阳的光辉,
潮汐应和月夜的邀约;
重锤下的响鼓,
长息时之横膈膜;
时光流逝的沙漏,
声与光的介质和抵达……

结果宣德九年(1434年),
王景弘率船队出使苏门答腊等南洋国家,
船队约在年末回国。宣德十年(1435年),
宣宗去世,明英宗继位。
同年,随王景弘船队入贡的苏门答腊国王之弟
哈尼者罕奏国王老耄,明廷嘉许老王,
令老王之子嗣位。正统元年(1436年),
明廷遣古里、苏门答腊
等十一国使臣随同爪哇使臣出航,
并请爪哇国王分送其他国家的使者回国。
辅政大臣还曾于该年以明英宗的名义
命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
并由此终止下西洋贸易。



          第六节 历史评价


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
华夷政治体系;“王者无外”、“怀远以德”
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郑和船队
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
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
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规模大为扩展。
这种朝贡体系是非霸权(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
还是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国际政治体系。
郑和也被视为和平使者。
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
开拓了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
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
朝贡贸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为大宗,
官方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开,
遵循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原则,
其使用的“击掌定价法”传为美谈。
民间贸易则自发展开,官兵可以携带商品
在沿线国家展开贸易。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南洋、中亚、西欧的
工艺产品、原料、技术,
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性坚质细的海外硬木进入中国,
使中国匠师们对于硬木制具工艺
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式家具
利用南洋硬木成为一个时代的典雅风尚。
在陶瓷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
由郑和下西洋而进口的“苏勃泥青”钴料呈色剂,
形成了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
又吸收伊斯兰、波斯文化的因素,
产生了新器型(如扁壶、花浇)和新纹样。
一直到现在,永宣瓷器成为最名贵的中国古董。
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
“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实利,
有“厚往薄来”之说,
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
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
引发了帝国的恐慌,
仅耗费银两一说即达600万两,
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
由于船队携带铜钱出国收购,
致使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
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
引起钱币的大规模贬值。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
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
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
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
以及东南亚其它地区的传播,
《三宝垄华人编年史》被认为是这方面的证据。
在伊斯兰教的输入方面,
郑和船队的分船队曾经到达天方国,
带回了该国大清真寺的写真画本,
加强了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
郑和船队也在海外传播佛教,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则是这方面的例证。
同时,以天妃信仰为代表的道教
也随郑和船队在海外传播。


          第七节 掠过西欧(演义)


波涛汹涌,吞噬了舰队的两只宝船,
主持了默哀仪式后,庞大的队伍
继续沿着非洲的东岸北溯,
他们经过了西班牙、葡萄牙,
驶过不设防的英吉利海峡,
皇帝听闻了英格兰与法兰西的恩怨廛斗,
对年轻的亨利五世饶有兴致,
于是下令停靠,递交国书。

不列颠群岛的英格兰
处于兰开斯特王朝时期(1400-1455年)。
夺取了理查德二世摇摇欲坠王位的
亨利四世对国内不断的动乱
采取坚决而又强有力的措施。
他那杰出的儿子亨利五世
把英格兰带到了中世纪武力和威望的顶峰。

亨利五世对法国宣战,
他率12000名士兵乘船抵达诺曼底,
攻取阿夫勒尔后带6000人进攻加来。
法国总管查理·阿尔贝特
率领一支3万余人的法国军队
在阿金库尔城堡附近建立了拦阻阵地。
1415年10月5日黎明时,
英军位于一条宽仅900余米的狭路,
密林间的旷野不久前刚被翻耕过,
并被刚下不久的大雨弄得泥泞不堪。

英国人大约有800名持械士兵
和5000名弓箭手,分成三个战术队形。
法军也部署成三个“战阵”,
由于隘路狭窄,从前至后排列:
前两个“战阵”由下马的骑兵组成,
每个战阵另有若干弩手,
第三个“战阵”大多数是骑兵,
主战阵地两翼各有一小群骑兵,
大概400-500名。
两军在相距1.6公里多的林地两端
对峙了大约三小时,
亨利决定诱使法国人冲击,
命令小心推进约1公里。
停止前进后,英国人重新恢复战术队形,
弩手在前排列成“V”形的梯队,
位于下马持械兵和长矛兵组成的战阵之间,
两翼的弩手明显地深入到森林边缘,
约90米或更远的地方,战线中部
两个“V”阵中的弩手迅速将木桩钉人地内,
以形成一堵妨碍骑兵进攻的栅栏。

英国人的推进有了预期的效果。
法国总管阿尔贝特下达了开进的命令。
身披重铠的下马持械兵第一战阵
在烂泥中笨拙地向前推进时,
两翼的骑兵小分队从他们中间疾驰突入英军防线。
这些骑兵和马匹大多数被英国人的箭射倒。
剩下的人马在箭的呼啸声中陷人一片混乱。
阿尔贝特亲率的法国第一战阵费了很大劲,
推进到弩手射程内之前,骑兵的进攻
就已经被彻底击退了。沉重的盔甲,
在潮湿的翻耕地上行动非常艰难,
使得法国骑士们在进入英国弩手射程内之前
就已精疲力竭。当法国人通过泥泞
努力走完最后100米时,人员已损失惨重,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到达了英国人的防线。
数量众多的重甲士兵对防御者形成冲击,
迫使其后退。但这时挥舞着剑、
短柄斧和斧头的英国弩手
从栅栏后和森林边缘奔出,
从翼侧和后方冲入法军防线的空隙,
在这些疲惫不堪、机动极为不便的
法国骑士和持械兵中间展开了可怕的屠杀。
几分钟后法军第一战阵的士兵
不是被砍倒就是被俘虏。

这时法国的第二战阵向前涌进,
这次进攻缺乏必胜的气势和决心,
也没有乘势扩大战果,在会合了
第三战阵的一些骑兵后,他们准备
做最后一次努力。亨利得到法国人在后方
1.6公里远的营地发起进攻的报告。
他认为他的军队不足以同时看押战俘,
又能在前后方同时迎接进攻,
于是他下令屠杀战俘。
而后方只是企图抢劫的少量法国农民的
一场闹剧。第三次冲击又被轻易击退。
最后,亨利亲自带领几百名英国骑兵发起冲锋,
将残余的法国军队彻底击溃。
法国的损伤是,至少5000名贵族
或出身高贵的人被杀死,另有1000人被俘,
阿尔贝特被杀死。英国据报告
仅有13名持械兵和大约100名步兵被杀。

阿金库尔之战的一个重要结果
是打垮了法国人的意志,导致长期的恐英。
亨利随后建立了强大的舰队,
并将热那亚人驱逐出英吉利海峡。
他对制海权重要性的认识
和他确保制海权的行动
使一些历史学家把他看成是皇家海军的奠基人。
通过争取前法国盟友西吉斯蒙德皇帝保持中立,
证明了其作为外交家的技巧和能力。
1420年5月,亨利向巴黎进军,
5月21日,通过《特鲁瓦条约》,
亨利成为法国查理六世的王位继承人
和法国的实际统治者。   

贞德领导下的法国复兴(1429-1444年)。
来自波尔多香槟地区、笃信宗教的
17岁的农家姑娘贞德,顽强地说服
前王储,称她负有神授的使命去帮助
她把英国人逐出法国并使他加冕为法国国王。
尽管查理将信将疑,大多数朝臣也极为妒忌,
他还是让贞德指挥一支军队。
 1429年4月27日-29日,贞德抵达奥尔良,
在阿朗松公爵的陪同下,
她带着一支3000-4000人的援军
和物资从布卢尔出发,沿河乘船
通过英国的围困线。1429年5月5日,
首次出击,贞德指挥了一场向卢瓦尔河北岸的
一个英国多面堡的攻击作战行动,获得巨大的胜利。

1429年5月7日,奥尔良之围被解。
贞德指挥了一场向卢瓦尔河南岸
英国人据守的要塞式桥头堡的进攻。
尽管被箭射成重伤,她仍留在激烈冲击的前线。
傍晚时进攻获胜,英军的封锁被打破,
其首領萨福克次日上午撤退。
为了守住卢瓦尔河谷内英国人占据的城镇,
他错误地将其军队分驻于各要塞。
在随后的几个时期里,贞德光复了大多数城镇。
 1429年6月19日,帕泰之战——
在一场奇袭进攻中,贞德的军队击溃了
约翰·塔尔博特勋爵和约翰·法斯托尔夫爵士的部队,
彻底地将英国人驱逐出卢瓦尔河谷,塔尔博特被俘。

1429年6-7月,法国的复苏。
在贞德的鼓舞下,法国人士气高涨,
而英国人士气低落。农民奋起进行游击战
打击英国人。而查理对此表示冷漠,不闻不问。
这种前所未有的民众反抗标志着
法兰西民族主义的开始。贞德夺取了
特鲁瓦·沙隆和兰斯(7日)。
1429年7月16日,查理七世在兰斯加冕。
此前,贞德勇敢地攻入了原为英国所控制的领地。
查理七世加冕后,查理及其妒忌成性的朝臣
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采取一切措施,
给贞德掣肘并限制她的影响。
1429年8月,英国援兵抵达巴黎。
1429年9月8日,贞德率部进攻巴黎,
尽管没有王室的支持,贞德还是带领一支
小部队发起了一次进攻,没有取胜,
她在战斗中受伤。1430年5月23日,
她率一小支增援部队到孔皮涅,
这个城市正为英国人和勃艮第人所围困。
同日她在指挥一场进攻时,为勃艮第人所俘。 
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处死。 

1431-1444年,贞德精神的持续影响。
尽管查理七世明显地漠然不顾,
贵族和农民还是继续同英国人进行袭扰战争。
1435年9月21日,《阿拉斯和约》签署,
这一和约结束了勃良第-阿马尼亚克内战,
瓦解了勃艮第-英格兰联盟。
1436年4月,重新夺取巴黎,
英国守军躲进巴士底狱,但为饥饿所迫而投降。
1444年4月16日,《图尔休战协定》签署,
赢得一场为期五年的和平。

贞德的神灵启示式的指挥,
使英国人败逃出围困线,
并结束了英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贞德取得了很多胜利,并促使王储
成功地加冕为查理七世,
尽管这以后她在对巴黎的草率进攻中被击败,
次年她在孔皮涅附近为勃艮第人所俘。
勃艮第人将她移交给英国人后,
根据贝德福德的命令,她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
贝德福德这样做是希望使查理的加冕蒙上耻辱,
本应该为贞德的获释进行活动的查理,
却没有采取营救她的任何措施。
贞德被判有罪,并被当成女巫烧死在火刑柱上。
但是,她的精神继续鼓舞着法国的战士们,
相反,英国人的士气却由于害怕
曾经杀害一位圣女而受到动摇。

贞德死后五年,勃艮第人和奥尔良人
结束了他们间的内战,法国人也夺取了巴黎。
在以后的八年里,法国人在法国北部的
小战斗和围城战中获得普遍胜利,
使英国人同意实行五年休战。   
勃艮第-阿马尼亚克内战的结束,
预示着法国胜利的到来,
因为英国的250万人口几乎不可能
有希望战胜一个1500万人的团结一致的国家。
英国人在战术上仍然存在的、
由长弓形成的微弱优势,
为士气更高、人数更多的法国所抵消。
查理七世接受了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常备军骨干
这一英明的军事建议时,历史上出现了
第一个高效率且科学化的炮兵组织。
为期五年的《图尔休战协定》到期时,
法国新的军事组织不仅巩固了国内的和平与安定,
而且在技术和战术上取得了对英国人的牢固优势。
这支新生的、职业化的法国军队
仅花了四年时间就把英国人彻底赶出了法国。 

永乐大帝勉慰了几句亨利,未多做停留,
又去法国看了看浑噩的查理,
就沿着北欧往东,跨越北冰洋,
抵达北美洲,他留下2000将士垦殖荒凉的土地,
沿着南美,最后在澳洲与郑和汇合。
皇帝发现,土地和海洋是没有边界的,
天与空是一个同义词,天边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沿着同一个方向,一定会回到原点。
人类生存在一个高山、大地、海洋组成的球体,
永乐大帝下令绘制《航海图》、《大明混一图》。
无远弗届,不能遗漏任何的大洲与岛屿。
他还传昭于太子和太孙,要继续他的环球之旅。
大帝深深感到,一个文明的强大和威仪,  
足以避免战争和伤害;也可以赐予别国和平与安宁。
公平的交流和融通才能带来信任和友谊……


                第八节 致敬


郑和下西洋,
世界航海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
历时二十八年,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遍历亚非三四十个国家和地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蕃封,蕃臣朝贡。
天子居中国而抚四夷。
厚往薄来,
万邦来朝,
泱泱风度。
中国青瓷盘碗、丝稠、绫绢、
烧珠、麝香、花绢、铜钱、布帛、
色绢、樟脑、锦绮等。
中国特有的手工和机制产品,
大量远销南洋、中东、西欧、非洲国家。
犀角、象牙、伽蓝香、金子、
宝石、红马厮肯的石、苏木、
降真香、绵布、奶酪、胡椒、
野犀牛、珊瑚、锡、珍珠、香货、
西洋布、花巾、海鱼、宝石、
珍珠厢宝带、丝嵌手巾、织金方帕、
龙距香、椰子、乳香、血竭、
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
木鳖子、骆驼、猫睛石、
各色雅姑、金珀、蔷薇露、
狮子、麒麟、花福鹿、金钱豹、
驼鸡、白鸠、金银生活、熟食、
彩帛、书籍、金厢宝带、蛇角、
革布、姜黄布、布罗、布纱、
沙塌儿、兜罗锦、绢、刺石、
祖把碧、祖母喇、金刚钻、
金珀珠、神珀、蜡珀、黑珀、
美玉器皿、水晶器皿、
十样锦剪绒花毯、各色梭幅、
撒哈刺、藕罗、聽纱……
合计70余种的外国资源输入中国。
郑和下西洋,
是中外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影响和改变了历史,
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转折。
明朝以前主要依赖于亚欧大陆上
汉朝张骞通西域形成的丝绸之路,
郑和七下西洋则为海路交通开辟了新时代,
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宝船之上珍宝无数,
在远航近30年的时间里,
不断的'和番'、'取宝'、'易物',
这种以航海加贸易加和番的
东方特有的国际交往模式,
在给区域带来和平与秩序的同时,
也进行了互惠互利的贸易,
促进了国际市场的繁荣,
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郑和是华夏文明的传播者,
是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的佐证
更作为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
明朝的强大形成了东南亚各国
对中国的向心力,
构建了相对和平俱荣的华夷秩序。

郑和下西洋开阔了国人的眼界。
当时随船出行的航海家们根据所见所闻,
所编撰的著作,如麻黄的《瀛涯胜览》、
费信的《星搓胜览》、
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西洋书籍,
记载了七下西洋沿途各国的自然人文环境,
不仅丰富了本国人的海外知识,
更为明朝中后期为中国走向世界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各式各样的海外物品,
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商品消费市场,
刺激了国内外私人商品资本的活跃性,
丰富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向度。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比近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著名航海家
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
还要早一百年左右时间,
在世界海洋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于欧洲血腥的海洋殖民史,
郑和是以和平的方式下西洋,
为世界各国的和平交流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为当今中国与东南亚、整个亚洲、
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经济、
国际贸易网络的建立,
以及东西方文明交融互动,
甚至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都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6 1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