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合法性作为一个重要诗学命题,在诗歌界和学术界均受到认真对待,那么在教育界,诗歌教授们又是如何对待呢?新世纪以来,众多高校开办的新诗写作工作坊成为新诗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年轻诗人,但在大众阅读意义上的、培养人的综合素养的通识教育层面上的新诗通识教育则乏善可陈。2024年创意写作成为正式的二级学科,这一历史事件提出了新诗教育与创意写作、通识写作的关系问题,诗人、学者李日月博士开设的《新诗通识课》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新诗通识课》围绕体式、语言、意象、诗意生成机制等12个诗学内部问题,和人生、观念、文学史、文学制度等8个诗学外部问题,援引新诗经典作品和当代作品为例证展开讲述,力争实现相关诗学问题阐释的完整性、准确性、前沿性和深刻性。相较于当前国内各高校的诗歌类通识课的问题完整度而言,本课程是较为完整的。下图可见其问题意识:
李老师为热爱诗歌的优秀同学提供一对一指导,解决诗歌写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是一种创意写作学科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同时,他在课程中反复向学生宣讲“要在‘诗歌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的意义上来认识诗歌”,意图不仅是对诗歌基本价值高度的定位,或者是希望青年诗人可以更加理性地热爱诗歌,而是通过申明诗歌文体的公共属性以强调诗歌写作中认知能力先行的操作性,从而把“通识”一词的抽象意义贯彻到具体下手处。该理念是通过大学教育体制内的通识写作教育,把诗歌写作最终导向“生活写作”的范畴,从而尝试突破把诗歌作为一种小众的、专业的社会传统认知,为诗歌重新接通人类公共经验提供可能性。 李日月在“第三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上所做《论诗歌教育的三种模式》报告,处于把诗歌通识教育作为“拥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审美性阅读过程”教育模型的理论位点上,《新诗通识课》通过实践调整,把诗歌通识教育的焦点从“读懂教育”推向了“写作教育”,并进一步从通识写作导向“生活写作”,成为一次新的理论创新。2024年11月,在同济大学主办的“数智时代写作素养与高校通识写作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李日月报告了上述对于诗歌教育思考、研究和实践诸问题的理论总结。 《新诗通识课》的另一特殊性是课程形态:跨校选课、网络授课、开放旁听,即把严肃稀缺的高校课程分享给其他高校和社会,实现诗歌课程价值最大化,也是“生活写作”理念的普遍化尝试。除李日月所在云南大学之外,上海理工大学通识教育教研室主任刘永、普洱学院中文系教师罗东旭、河池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冰马参与了选课安排,批评家王彦明参与了旁听安排。据粗略统计,本课程实时在线学生最高75人,总受众超过1000人次。优秀学生数人,其中河池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黄坤林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覃佳莹、谭佳丽近期在“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零零国际诗歌奖”“戴望舒诗歌奖”等赛事中各有斩获。 责任编辑:小鱼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