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58|回复: 13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这个贴子最后由鱼飞蝶舞在 2006/04/20 11:02pm 第 6 次编辑]


[color=#2F4F4F]9、《忧伤的河流》
      文/梦中影儿

阳光至此却步
记忆的锐角  生长为鱼的利刺
层层剥落  温情的鳞片
内心虔诚  内心的空白
冰凉了  河岸的石头
迷失了方向的视线
在流水的走向里  
渐渐弯曲
步履维艰  所有的期许
不过一种色彩
如同没有折痕的白纸
让似是而非的裂痕
磨破的焦渴  唇
转身之后  一连串的风
折断了语法错乱的
诗歌
那么多  残落的花片
你握着疼痛
把它们握成水
一滴 一滴
缓缓而醒
春天会走远么
流水在变薄 生活在变轻
桃花树下 谁的影子
翻来覆去  无法言喻

[color=#A52A2A]评析:桃花残落,一段感情的影子折射在流水中,枉自多彩的期盼。这首诗起段语言运用得较为成功,“阳光至此却步,记忆的锐角,生长为鱼的利刺,层层剥落,温情的鳞片”,直接将感情定位,表现出一种迷茫。尾段“流水在变薄,生活在变轻”似在轻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应用了多种意象,“阳光、利刺、鳞片、石头、流水、白纸、唇、风、花片、春天、桃花”,将本诗装扮得诗意盎然。“内心虔诚,内心的空白”前后承接的两句出现两个“内心”,是否可考虑将第一个“内心”改成“心”,变成“心虔诚,内心的空白”好些呢?


[color=#2F4F4F]     《瓷》
请给我  三秒钟的安静
让我看清  那些绵延的时光
怎样变幻  透明的忧郁
隐隐约约 触手可及
一段梦中的姻缘
是催不开的桃花 衔不起的诗
不敢抹去
任阳光斑驳 弦音起
叹一声往日如昨 情如旧
任夜色浓黑 月如钩
品一抹浮荡的香 沉醉的酒
之前  之后
如一的姿式  坐成
最佳的角度
而日子反反复复
粒粒如珠  难入喉

[color=#A52A2A]评析:姻缘是梦中的姻缘,是“催不开的桃花,衔不起的诗”。“往日如昨,情如旧”,坐成一种姿势,保持“最佳的角度”,“不敢抹去”,却只能是“日子反反复复,粒粒如珠,难入喉”。多么无奈的感情!诗的起头,“三秒钟”,这个数词的运用,起到了吸引人目光的效果,个人比较的欣赏这样的写法。


[color=#2F4F4F]14、  《瓷》
     文/岭上清风         

一个国度浸蚀于烈焰,火把举过头顶。
                    ——题记

黄土地。镌刻膨胀的年轮
黄泥中站立褐色巨石
一个民族岿然不动,等待雷电恩赐
焚烧烈焰,没有庇护,神灵
只是画上自己的图腾。历史脚印
深刻太久
粘土是硬骨头,烈火炮烙
一个比钢还硬的头颅。丝绸裹就
漫长友谊之路,闪烁诗歌的
国度,瓷一样的光环
昂起又置顶
历史火焰在自缚的长城
缺氧,森林蓊郁下
挣扎进化的青铜,锈迹斑斑
友谊之路沦落血雨腥风
微弱火焰里
无数热血铸就忠魂,被诬蔑的
黄泥黏土诅咒,自焚
在卷土重来的燎原
东方巨龙的鳞片,古铜色的金光
是新生的瓷,奏响盛唐的
诗歌

[color=#A52A2A]评析:本诗以小喻大,将“瓷”引申至“国度”,用豪放的歌喉,讴歌了国魂,赞美了国之忠魂,表达了一种渴望盛世和平的心情,实属大气之作。个人感觉诗的个别地方用词偏硬,句与句的衔接有断裂之嫌。


[color=#2F4F4F]5、《风中的羽毛》
       文/liinya

红旗在高高的旗杆上摆来摆去
啪啪的声响是抖威风的记录
无论怎样扇乎都神气十足
更何况还有无数颗眼珠凝望
是敬仰中夹着服从的那种眼神
花儿争艳的季节
空气中弥漫的是酒的气息
醇厚而又余味悠长
人们收缩丹田以扩大贮存的空间
哪怕小小的窗户也要表示热情
水珠是用简单的舞姿来招摇快乐的
哪怕只是一小跳也有真情流露
它无论怎样跳总能回到同伴的身边
可是风中的羽毛在想什么呢
孤独的身影诉说着内心的悲哀
没有人会对一片羽毛行注目礼
它不知道应该飘向哪里
哪是灵魂的归宿
或许正跟我一样
是那样不起眼,漂泊无依
它正是我的羽毛
在混浊中寻找适合的落脚点
  

[color=#A52A2A]评析:“没有人会对一片羽毛行注目礼”,这是本诗的中心句。段首“抖威风”的“红旗”是用来与形容自己的羽毛作对比的。本诗首尾两段相互承接,从红旗开始,写到花香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再写到水珠归水的快乐,最后落笔到似如自己的羽毛仍在漂泊,找不到落脚的归宿,层层推进,点击主题。个人认为,诗的不足之处应为所用词汇不够凝练,空灵跳跃也欠缺,使得整着诗读起来缺乏一点诗的美感。


[color=#2F4F4F]6、   《瓷》
       文/杜牧羊
  
与火交谈 化蛹成瓷 像一只蘖磐的凤凰
面对鼓乐相庆 歌者唱之 舞者蹈之
树安静地进入倒塌 病人安静 心跳减速
夜又一次 无眠而死
你的背被坚硬的床扳支撑 感受不到柔软
你想起应该为瓷而歌啊!
却哭了 这么多生者爬出母亲
时间爬出心跳 空间爬出脚步
人从子宫 一跃而出 就有撕裂的声音
像丝绸开裂的声音 响侧悬崖 痛啊 ----
是什么插进 泥的肺腑
在痉挛 逐渐缩小与坚硬 像我们的躯体
走出母亲的身体 在地上学着爬行与寻找
在寻找什么 火炎加剧 泥进一步
忍受孤独 忍受这个社会的残忍
而习惯水的泥  在田地里歌唱
拥抱稻子和麦子 树的根
失去水分 失去思考
和希望的人 以及希望破裂后的苟延残喘
像人在二十二岁左右终于走进所谓的成熟
放弃固执的追求 幼稚的理想
放弃春天里的蝴蝶 以及在夜里歌唱
是的 你成熟 甚至像一次性爱那样
焦躁的期待未来.
再加温 就将
凝聚 水分蒸发 空气里有祥和之光
像三十岁 结婚生子 抵达事业的高峰
并不挣扎 甚至从为别人需要挣扎 感到压制
的一部分.像你被羊牵出陷阱 再勾头咬断羊脖子
成为坚硬的一个.有了杀的武器 更重要的
有了杀的勇气.是的 泥一直压着压着
虫子在蚕茧里 痛着 一直等待最后一刻
蛋壳破裂 蚕茧破裂 黑夜破裂
蝴蝶一跃而出 美丽绝伦.

[color=#A52A2A]评析:“与火交谈,化蛹成瓷”,起篇便将烧瓷的过程想像成凤凰蘖磐,接下来又写道,许多东西死去,许多东西重生;柔软是多么地舒适,学会坚硬又是多么地不易,这就好比人的一生。从“二十二岁所谓的成熟”到“三十岁抵达事业的高峰”,常规的描述充满了对反叛性的思维,似在做这样的疑问,失水而坚硬的、充满攻击的结果就是人生?不,柔软的生命依然存在,它在等待“最后一刻,蛋壳破裂,蚕茧破裂,黑夜破裂,蝴蝶一跃而出,美丽绝伦”,如此尾句便提升深化了诗的主题。此诗的不足,个人感觉是,有些意象应用得牵强了点,语言凝练得不够,叙述偏于细絮,散文的痕迹重了些。。
发表于 2006-4-20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看来我得离开了
发表于 2006-4-2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好评。楼主辛苦。挂上去,大家品!问好:)
发表于 2006-4-2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好诗好评!蝶舞辛苦了》
发表于 2006-4-20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来学习。诗好评好。
发表于 2006-4-2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感谢鱼飞蝶舞的批评意见
发表于 2006-4-2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问好
发表于 2006-4-2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感谢鱼飞蝶舞从我的拙中找出这么多优点,对于缺点部分我当努力克服
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06-4-2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很中肯的评,学习并问好蝶姐!
发表于 2006-4-21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中肯细致。鱼辛苦了。问好:)
发表于 2006-4-21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下面引用由liinya2006/04/19 11:30pm 发表的内容:
看来我得离开了

鱼评得很好,到位~~~尤其能比较准确的指出不足的地方,难能可贵。学习了~~
发表于 2006-4-21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问好鱼蝶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谢谢各位。现已补评完所有。
发表于 2006-4-2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2期临屏诗赛部分获奖作品的一点评析

下面引用由光头笑脸2006/04/20 09:53pm 发表的内容:
鱼评得很好,到位~~~尤其能比较准确的指出不足的地方,难能可贵。学习了~~
因为我坐沙发的时候还没有看到点评我的拙作,所以很失望,呵呵,对不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