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6期临屏诗赛部分作品浅评(1-6)
[color=#8B008B]最近执法大检查,白天忙,没空上网;身体有恙,晚上打完吊针回来匆忙品读,点评写得比较简单,疏漏的地方还请指正,谢谢大家
************************
^ 冠军作品 ^
************************
1 拾荒者
文/紫陌秋桐
爱的信念背负生活的重负
挺直的尊严承载世俗的目光
不停奔走的脚步穿
越生命的铜墙铁壁
日渐深刻的皱纹层叠刻骨铭心的
关怀
你用坚忍支撑一片天空,让
我的感动在成长里凝聚
拾荒,只是一种形式
你沉默的哲学,洞穿
人生的荣辱得失,只剩下
爱的故事,耸立
如山
2005.8.29
[color=#8B008B]我的文字,匆忙写就,请大家批。。。
做一下导读:
有一种感觉,叫震撼。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有一种液体,叫眼泪。
《拾荒者》这幅图给了我上面的感觉。
也许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草,
也许我们都难免卑微。只是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身体里面
蕴藏着力抗千钧的力量。
平凡的生命里,有着不同凡响的坚韧。
让我们为生命喝彩,为母亲祝福。
让感动,在成长里凝聚。
************************
亚军作品
************************
2 《清明,一束白菊》(图2)
文/ 鱼飞蝶舞
清明,一束白菊,绽放在母亲坟旁
伫立的身影,是女儿不舍的凝望
妈妈呀,您与女儿已一别三载
九泉之下,您可知女儿那份不舍的情肠
那一天是您的弥留之际
不去的沉疾,已将卧床九年的您折磨得疼痛难当
不忍看,女儿流着不能让您看到的泪水
紧握您的手
仿佛这样就能与您有难同担
可是,妈妈!苍天无眼啊
它还是让您丢下了无比眷恋着您的女儿
雷声骤响,泪水决堤
望着似如安睡的您
女儿将悲痛欲绝的脸,紧紧地贴在您余温未尽的面颊上......
妈妈,我最爱的妈妈
您可知道,您是我心中最闪亮的光芒
从一个平凡的农家长女
到一个南征北战的威武红装
您哺育儿女的慈祥
您爱所有生命的善良
您待人诚恳的朴实
您“解放全中国”的忘我的理想......
这点点滴滴,都给成长的女儿以闪光的影响
我还记得您说的行军路上用玉米叶当卫生纸
日行军一百二十里
爬山时的咬紧的嘴唇、汗浸的棉袄、脚底的血泡、.....
队伍休息的间歇,您和男兵一样,坐地捉身上的虱虮
敌机轰炸时,您情同手足的战友姐妹就牺牲在您的身旁
卫生队里,您护理伤员的身影穿梭
宣传队里,您鼓舞士气的歌声回荡
您是党的女儿
您说您从未惧怕过死,“将革命进行到底”就是您那代人心中最伟大的理想
妈妈,我最敬爱的妈妈
您可知道, 在理想主义教育下长大的女儿也很想为国增光
于是,就有了坚决请战
于是,就有了勇上战场
女承母愿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妈妈,清明的风儿轻轻地掠过
女儿诸多未竟的心愿
您可愿再次听我讲......
[color=#8B008B]这首为缅怀亲人之作。一个拾荒的母亲形象,勾起了作者思念妈妈的心情。首句交代时间,清明这个特定的时节,加上一束淡淡的白菊,暗含了作者的心思,并由此切入主题,直贯下文,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声情并茂,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让人从心里钦佩。
本诗的精彩在于情感的真实动人,读后禁不住从心底泛起久久的感动。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怎样一种心灵的疼痛。
有诗友提出,作为看图写诗,本诗与拾荒者有点出入。我觉得本诗取材母亲,是很感人的作品,应该不算偏题。
************************
3 小巷里的阳光(图一)
文/紫衣仙子
小巷深处,一米阳光
探入青苹果遐想的天堂
房檐下,桃花谢了又开
沾满姐姐鲜活的衣裳
梦里少年,追着小巷一次次转弯
直到风终于安静下来
直到雨滑过眼角
不再变换任何姿态和高度
多年后,桃子来到小巷中间
寻找一枚遗失的核
阳光守着一圈圈记忆
照耀那些已经风干的心事
如今,小巷被日子挤得越来越瘦
斑驳的墙皮,如一处处伤口
唯有石板路上敲动的音符
抚摩着曾经血性的骨头
2005.8.29
[color=#8B008B]很美的文字。作者顺序写来,诗意层递。一米阳光,温暖了童心;桃花灿烂,鲜活了生活。 “如今,小巷被日子挤得越来越瘦/斑驳的墙皮,如一处处伤口”,如今二字,隐含着无限往事, 给人物是人非之感,寓岁月沧桑,是陡然的变化,给人精神的冲击。这种陡结法,使全诗结构有情感上的自然推进,加重了诗歌的感染力。
************************
季军作品
************************
4 《用生命夯实的河床》(图一)
文/叶落残梦
明明是一条小巷 在我的老眼里
却成了一条河流 一条用生命夯实的河流
风流过 雨流过 泪水流过-----
坎坷的浪花 把陡峭的河床
当成面包 啃得班驳
里面的馅 象一群乞丐
与月光探讨河流的归属 争论着面纱的颜色
青苔悄悄的挺进 把菌种弥漫
于是 路变成河流 峭壁让墨绿攀扯
明明是一只老眼 把小巷的本质 剥落
老人的心里流淌着 一条任凭风烟侵蚀的岁月
凹凸的路面 被柔情残酷的分割
河流的尽头 飘动一缕紫色的风帆
遗忘的神经 在细心的丈量 河床的长 河床的阔
这条路 你走过 我走过 踩成了河
这条河 你流过 我流过 唱成了歌
[color=#8B008B]这首诗借小巷抒发人世感慨,一开笔即入题,运用比喻的手法,点明小巷是生命的河流,命意深曲,具有含蓄美,同时想象丰富,境界比较开阔,最后把生命唱成了歌,升华了主题。本诗的胜出在于意象的合理运用、语言的舒缓耐品。
~~~~~~~~~~~~~~~~~~~~~~~~~~
5 临屏图,2005/8/29·巷与拾破烂的老妪
文/窃火者
、巷
这不是个伟岸的象征,响彻
大地的声音里沉默的抹上苍色
明白这颜色有多么的虚伪?在我们一啜
之后,才懂得说话,说
高高的伸展臂膀,也仅是个
臂膀的传说,阳光挤在错误的路上感到虚弱
在墙根的尸体上和残瓦的气息里寻找快乐
错误的理解这个时代,被蒙骗的真实和龌龊
像条可怜虫拥抱画出的阳光,然后尽情的挥霍
夸夸其谈,口是心非,还有一万
一万条,舌头结成的,梦噩
有着同样执念理想的人,就得把它记录在册
走进一条更深的小巷,像个昂首阔步的沉默
走进一条更黑的小巷,真实的是一地的鲜血
[color=#8B008B]很独特的视角。开始就起得突兀,起势不凡。“这不是个伟岸的象征,响彻/大地的声音里沉默的抹上苍色”,只一个苍色,统领了全诗的基调,然后主题不断深化,意境不断开阔,感觉作者写得从容老到,有一种忿忿不平之气,颇能激起读者的共鸣。小巷二字容量极大,寓意深长,需要用心体会。
执念理想?没看明白。。汗~~
~~~~~~~~~~~~~~~~~~~~~~~~~~~~~
拾破烂的老妪
无数次穿过西北方的小巷,有这样一位老妪
拾荒在每个发嗅的吻里,与
城市的最北的角落里,念叨着一句
谁也听不懂的话,低垂眼神,悲而惧
起码可以从她的眼中发现一个“神”,老妪
高高的财富压跨她早已驼背的身子,她依然蛰居
相信巷里阳光。被神蠢弄的忧郁
忧郁啊,像一篇永远写不完的序
把恤酬的真实写在脸上,你可知道这种恐惧
电视报纸广播每天都像条蛇一样隐藏贪欲
可能老妪也不明白这场丑剧
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相信一个预
言:“巨大的狂飙席卷黑色带来蓝色的雨”
这是我听到老妪说的最后一句话语
[color=#8B008B]紧扣题目展开,通过对拾破烂的老妪的描写,抒发可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悲悯之意。拾破烂的老妪,“低垂眼神,悲而惧”,只一句,就把读者的情绪带入,中间的铺叙充满感情,最后给人深刻的遐想。
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又回环往复,描绘颇为丰富,看出作者构思的巧妙。
有些字意晦涩,有阅读障碍。。。
***************************
其他参与作品
****************************
6《妈妈》(图二)
文/ 雨竹
妈妈
你的老寒腿还疼吗
记得那天晚上
我赖在你的被窝里不出来
硬是让你讲那过去的故事
你把我搂在怀里轻声的说
那年生我的时候正是秋收季节
眼看着那一片一片熟透的红高梁
焦急的等待着你手里中的镰
我刚刚来到世上还没看清你的模样
你就去了后山坡地
一场秋雨过后
留下了你一生的疼痛
如今咱家的土地
被那个叫什么开发公司购买
女儿也已飞到了远方
你说不愿离开生你养你的地方
你说你要守着爸爸的土坟
其实你不必这样辛苦
其实你可以享受晚年
可是你还是停不下勤劳的脚步
一次又一次奔波在废品收购站的途中
你说这不是为了那几元钱
你说那些破烂收起来就是宝
你说你们这些孩子啊
吃饱了肚子可别忘了还有些孩子饿着呢
妈妈呀 我的亲娘
你已年高 别太累着了
女儿不在你身边你老可得多保重
春节放假了女儿回家
2005年8月29日
[color=#8B008B]纯朴的风格,平实的文字,蕴涵着真挚的情感,通过一些细微的小事的描写,把母亲的爱刻画得深刻细致,给人深深的感动。这首诗,情感的抒发自然真实,对母亲的感激与牵念溢于言表。
母亲,永远也歌不完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