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文鴛侶作品之《重陽三十首》 
 
 
高求志,網名龍文鴛侶,1974年生,湖南祁陽人。長期在上海工作,負責公司品質管理。中華辭賦社社員,中國北社社員,永州詩社、浯溪詩社社員。雅愛詩詞,師從遼海于文政先生學習詩詞。著有《石燕詩魂》詩集,及《清水樓集》(籌備中)。 
 
《重陽三十首》 
 
《重陽之一》 
桂馨玉露浸金風,雁陣衡陽唳夢中。 
九日閑吟溟海上,十年豪唱大江東。 
生涯逆旅池龍客,壯歲雄談塞馬翁。 
每向瓊樓高處坐,深悲猿鶴與沙蟲。 
 
《重陽之二》 
之江潮水湧千重,心事瑤琴慣夜蛩。 
帝已誓盟刑白馬,臣堪痛飲搗黃龍。 
天馳西北愁如髮,地缺東南恨亘胸。 
鬼蜮蚍蜉彌禹甸,秋寒猶撼半山松。 
 
《重陽之三》 
菊糕松露醉芸窗,玉桂金風滯畫艭。 
酒可友乎頻淚墮,愁難敵矣已心降。 
李生水月澄溟海,杜老山花綴曲江。 
千古清名皆一夢,孤燈殘卷影成雙。 
 
《重陽之四》 
世態蒼黃染素絲,每憑金斗熨愁眉。 
清惟桂柱琴能永,俗豈萸樽酒可醫。 
有淚悲歡今歲並,無涯病痛此生知。 
誰憐江漢思歸客,蝶夢蘧蘧半醒時。 
 
《重陽之五》 
延唐幟展仰精微,馬帳弦歌似合圍。 
碧柳河橋償夙願,紅桑天地恨暌違。 
湘江雁影堪乘興,遼海鷗波盡忘機。 
終古錢塘潮水怒,何妨菊盞縱情揮。 
 
《重陽之六》 
碧紗凉透夜窗虛,竊比淵明陋室居。 
九日登高非避世,廿年稽古最耽書。 
隔牆花月張三影,滿塢梅桃唐六如。 
結習平生惟此事,濠梁秋水辯知魚。 
 
《重陽之七》 
堤柳猶憐玉局蘇,雲排雁影動江湖。 
詩人龍虎黃樓滿,漢女鴻鱗紫塞孤。 
山水畫圖唐子畏,管弦風雨李君虞。 
百千萬劫空今古,欲效高陽舊酒徒。 
 
《重陽之八》 
誰憐世態總雲泥,莫共蒙莊論物齊。 
泰岱獨尊山自北,瞿塘猶險水難西。 
詩家怕聽三人虎,劍士貪聞五夜雞。 
石瀨松風存菊徑,浯溪認作武陵溪。 
 
《重陽之九》 
少日萍泥絮雪懷,此生此恨夢難排。 
鯉風秋水心齋臥,鴻影春波筆塚埋。 
雲澹湘天熊嶺岫,園思沈氏鳳頭釵。 
橫門菊蕊肥三徑,醉倚梧桐月似篩。 
 
《重陽之十》 
椿凋萱老已堪哀,况復遭逢九日來。 
玉樹靜宵風不止,霜花逗曉月相猜。 
最難生死方塵世,豈必悲歡始阨灾。 
從此年年魂夢裏,人神咫尺望鄉台。 
 
《重陽之十一》 
秋深寒似舊時春,玉桂清嘉例可人。 
矯首誰憐千里目,回頭自省卌年身。 
文如他石期攻玉,詩比沉沙待揀金。 
此日知非無一是,萸囊聊以慰慈親。 
 
《重陽之十二》 
每思菊盞遣離群,獻曝何妨更獻芹。 
一字真堪銘右座,三杯聊可張吾軍。 
詩壇清雅惟唐脈,匠石風流在楚斤。 
空谷嚶鳴無限意,南窗梧葉落紛紛。 
 
《重陽之十三》 
寸草春暉未答恩,悠悠長夜告無門。 
椿萱並茂成奢夢,菊桂同馨醉黯魂。 
業復漢銖何輩重,詩延唐脈幾人存。 
不期酩酊能忘世,莊蝶翻驚栩栩痕。 
 
《重陽之十四》 
春蚓秋蛩共筆端,醒來始覺雁燈寒。 
蘧蘧莊蝶飛猶穩,娓娓張鱸食未安。 
蛙井鹿城彭澤菊,蟻巢鶴市楚邱蘭。 
重陽風雨蠅蝸戰,杯底龍蛇天地寬。 
 
《重陽之十五》 
金桂銀鉤玉幾灣,紅橋赭瓦素輝斑。 
綠帷時掩青波紫,黃蕊偏憐碧酒殷。 
絳帳清風明鏡水,緇衣白露翠屏山。 
錦毫難狀玄蒼變,略剩藍田一寸丹。 
 
《重陽之十六》 
衡門三徑碧雲邊,把酒東籬欲臥眠。 
江海預知梅嶺信,廟堂猶負竹林賢。 
春華似夢留殘影,秋水如冰冱湛天。 
收拾朝花成夕夢,霜催楓火照寒川。 
 
《重陽之十七》 
誰分英年一逝遙,蛩窗捉筆慟清宵。 
紅樓水柱憐青史,玄觀山門弄碧簫。 
每聽湘弦吊湘水,如臨楓火照楓橋。 
猶存昔日風華影,耳際縈回同桌謠。 
 
《重陽之十八》 
落帽非關世共嘲,常因覓句費推敲。 
憐三尺劍成將老,視兩牆書作故交。 
壯歲龍蛇爭起陸,生涯蜂蟻每離巢。 
舊山松菊荒蕪甚,空對浮雲愧繫匏。 
 
《重陽之十九》 
誰堪覓字試題糕,眼底塵寰菊酒豪。 
水入天門思漢廣,山成砥柱見河高。 
鏤冰琢玉齊梁體,病樹沉舟湘楚騷。 
二十三年難盡寫,心傷世路酹滔滔。 
 
《重陽之二十》 
少年記憶漸無多,舊病新愁共入魔。 
堂上椿萱祈並茂,道旁菊桂漫相過。 
鉛霜豈飾攢眉劍,鏡雪難揮返日戈。 
改罷長吟誰可贈,半窗明月海天波。 
 
《重陽之廿一》 
重陽白露入蒹葭,鷃雀蓬蒿帶暮鴉。 
玉桂蕊炊香潤肺,霜桐葉墜響磨牙。 
江鱸苑鹿堪遊侶,海蜃湖鴛且寄家。 
不是三郎桃柳杏,人間何苦鼓催花。 
 
《重陽之廿二》 
十里清衢桂亦芳,群公依例佩萸囊。 
無文嘲賦龍山帽,有美斜憐洛水妝。 
地隔江湖魚雁杳,天垂河海燕鶯藏。 
蓴羹鱸膾深相負,夜雨敲簾墮醉鄉。 
 
《重陽之廿三》 
豈定天涯度此生,萸樽菊徑氣尤清。 
何妨舊賃稱鴛侶,已購荒居在鬼城。 
世盛宜從多壽見,物微每以不平鳴。 
萱堂老矣憐新寡,彩戲斑衣共五更。 
 
《重陽之廿四》 
嘲帽題糕說醉醒,芙蓉瑤瑟妥湘靈。 
春蘭秋菊同騷雅,暮芷朝荃各德馨。 
少豈徙如淮海枳,壯猶飄似楚江萍。 
長松落落多生意,歸去來兮賦采苓。 
 
《重陽之廿五》 
詩家實驗競新能,似聶詼諧我亦曾。 
野叟律嚴誠大雅,漫郎筆老豈中興。 
乾坤一脈延唐幟,壇坫千年走馬燈。 
菊盞相娛蓮社友,蛩窗竊許苦行僧。 
 
《重陽之廿六》 
昨歲登高海上樓,塵囂車水馬龍流。 
鹿城雁唳猶前夢,虎阜蟬鳴又此秋。 
地軸漫傳垂赤道,天吳乍見醉青州。 
其中多少鮫人淚,精衛銷魂日夜愁。 
 
《重陽之廿七》 
黃浦波橫樓棟深,滄溟遙指歲寒侵。 
登高慷慨三閭夢,習靜狂歌五柳心。 
塵世幾人山徹悟,烟寰隨處水沉吟。 
離群雁影茫茫逝,說到衡陽感不禁。 
 
《重陽之廿八》 
壇坫顛危豈可談,滄桑大任問誰擔。 
漢家帷幄矜雙百,唐脈門牆剩二三。 
茵溷雲泥終未免,市朝風月更何堪。 
登高欲覓淵明侶,菊酒頻傾句共參。 
 
《重陽之廿九》 
少小清愁壯更添,春秋佳日月篩簾。 
白衣烏帽情何妄,紅袖青衫事未兼。 
重九吳鱸思味美,初三衡雁憶聲尖。 
一枝深負鷦鷯寄,猶恐鳴多眾所嫌。 
 
《重陽之三十》 
回首流年負不凡,荊妻萌子更相攙。 
詩須橫槊欽曹操,酒必傾盆愧阮咸。 
遼海風濤慕師逸,浯溪烟水解吾饞。 
祁岩歸去娛親老,菊徑松坡草自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