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80|回复: 1

有关诗歌的自说自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7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苏哑石 于 2016-4-27 10:38 编辑

有关诗歌的自说自话


文/江苏哑石

       写作本是我手写我心式的自说自话,如我之前说的,多数是写给自己看的,类似于缺乏隐秘性的日记。或如诗人帕斯所说:“我写作不是为了消磨时光,也不是为了让时光再生,而是为了自己活着和再生”!其间,偶尔刊之于媒体,当属无心插柳的意外之事,仿佛行走时,路边猛然探出来一枝淡淡的花。凭空多出来的风景,自然也是欣喜的。
       年龄渐长,双鬓挂霜,越发喜欢素淡,生活多用减法。不喜热闹,讷于言,有一卷书在手,随时可读,欢喜得很。愁闷时,常以写字代酒,也能将自己喝醉。醉后,说些醉话,偶尔成文、成诗,我称之为心情的降压片。
       一生能有诗意的文字相伴,是多好的事啊。

       好诗不过是一味药引子,最终还要借助读者自身的想象煎制、熬煮来完成。或说是,好诗如花,果子却是读者结成的。读一首诗,无时不在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和情感体验参与诗歌的再创造过程。有人说,诗不可解,解之即错。错就错在,诗有多解,别拿自己的理解剥夺他人的再创造乐趣。好诗,是“我”(阅读者)认为的好,与你认为的好自有不同。在此方面,诗人刘年选诗的观点倒是坦诚的。
       好诗,内涵之丰富当如庐山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故,从此说,诗不可解,颇有道理。

       一首好诗,内部必藏着巨大的空间,即充分的想象余地。文字有数,空间无限。空间等于或小于字数的,读之不如嚼蜡有趣。

       法国当代诗人让·贝罗尔(Jean Perol,1932-)认为,诗是“用词语和文字游戏给言语以活力。这是一项分娩词意的工作”。文字,是琴键,是编钟。单音不成调,若配合得当,韵味自出。文字的组合不同,曲调之韵味、格局、境界等由此各异,可见对文字之组合,不得不慎而又慎。而能最终决定曲调境界的,是心怀月光之人,也即同乡大卫所言的“内心有诗意的人,而非匠人”。后者,至多可称为文字的高级搬运工。

       文字如船,以渡情感。又若衣,其蔽体功能当为首要。近年,反复读一些诗,诘屈聱牙,不知所云。或许,是诗者将衣服当耳环,视文字为玩物之故吧。也可能,是自身知识浅薄造成。不提古之“凡有井水处,必有柳永词”之诗歌语言流畅易懂,最起码,也要让阅读者通过乘船能感知船夫情感之一二。晦涩不等于神秘,更与好扯不上远亲。素不赞同诗歌为小众独享,圈子内独乐乐之观点。诗歌,不过是传情达意的载体之一,人为将其锁于高阁,实为掩耳未必能盗铃之举。读诗如交友,合着处,不合者远离,也就是了。
       喜读今之二棍、张新泉、大解、窗户、肖寒、离离等诗人作品。喜欢,和是否上过国刊,获过啥金银铜铁锡奖无关。喜欢的是文字本身,其他的关我鸟事。

       诗能被人背诵,而不识作者,对写诗人来说,也是件很幸福的事。

       余秀华现象,颇似滚油中落入一滴水,油花四溅。论者多在意的并非水滴本身,而是恨自己成不了那滴水。诗人,不谈诗,只论人,比四溅的油花更可恶。
       比较赞同同乡诗人大卫的说法,诗人,是心有诗意之人,非会码字分行,即可称之。一生不写诗,心有诗意在,足可谓之诗人。心无月光,欠缺悲天悯人之胸怀,纵然著作等身,甚至超出一大截,却离诗人之称谓差距何止千里!

       散文是漫步,诗歌为跳舞,此比喻很形象。跳跃性是诗歌的典型特征,某种意义上讲,可决定诗歌的张力程度。以散文方式写诗(散文诗除外),或如将弹簧拉直,易减损弹簧本身的价值。跳跃性越大,产生的留白处越多,阅读者用于想象的空间越大。反之,说得越多,颇像将谜面及谜底和盘托出,失去了想象的乐趣。当然,这种跳跃性要把握度,跳得过高,诗之内部隐形之线易断裂,岔气后的文字仿若一地散珠。
       至于散文诗,很像似借了诗歌马甲穿的女子,固然增加了些韵味,本质仍是散文的肉身。

       让文字自身说话,而非诗者自行跳出充当解释者的角色,不要低估阅读者的智商。说得越多,只会离好诗歌越远。

       为什么一边是很多诗人感叹诗歌被边缘化,一边是余秀华的诗歌被广泛传播?无论是否诗人,先要把话说得能让人听懂。如前所述,晦涩不等于神秘,更与好扯不上远亲。写诗不是巫术,诗歌并非只写给子虚乌有的上帝。诗人面对的是凡俗众生,大家都很忙,谁有时间用看不懂的文字折磨自己?别拿诗歌是小众艺术说事,说多了,估计自己都心虚。读得懂,有诗意,耐咀嚼,诗歌何来的边缘化!固步自封,不知反省,只会一堆废纸付春风。

十一
       好诗贵在语句真诚,似从心底自然流出,忌虚伪、刻意雕琢痕迹过重。由此,想到《人民文学》诗歌编辑朱零的选诗标准:真实、鲜活、自由、人性。在我,写诗是情绪的调节器。如水,满了则溢。灰尘在体内越积越多,不疏通,会板结成石,成病。文字是小锤子,一点点将其击碎。读诗也如此,喜欢真正从体内、心内自然留出的诗歌,而非无病呻吟、隔靴搔痒之作。读之,只会无端增加体内垃圾的重量。
       (待续)


发表于 2016-5-2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4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