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庆老蜜蜂 于 2016-3-8 09:25 编辑
《滑石寨①访桃花不遇》(外二首) 二月,面颊含羞 几树梅花,身段料峭 忽高忽低的纸鸢 线头被一个人紧紧地攥着 烽云廊台② 多少夜月与旭日 春风不懂,画眉不懂 琴声何来 冷,是必然的煎药 热烈的又真就是情爱 试问:伊人不来 花为谁开 蜂儿过去了 蝶儿也过去了 回眸一瞬,你可是 如泪雪飘的那一瓣 落红,于青山石中 含苞的桃花可在路途 抑或,在一个人的心中 悄然枯萎 2016-2-28 《滑石寨探春》 周末,一脸二月微醺 一树名曰绿萼的白梅 转过头来,一树红梅开得正艳 身旁,叽叽喳喳的山雀们 不停地争吵什么 岂能影响一对母女自拍的心境 或许,只是难得一见的姐妹 半山腰上,道台是什么官职 省长纪委书记与我有什么关系 变换一个角度发现不同的惊喜 满脸春风盈盈,内心阳光灿烂 在自拍杆从远处收回来的一瞬 壁上悬挂的蓑衣和墙角停歇的犁头 正发出它们舒展骨骼的声音 两只燕子斜刺里掠过三寨门 在“未雨” ③石刻门楣下面 美女诗人草可禁不住惊叹一声道: 呀,春色又浓了一分 2016-3-2 《烽云廊台》 一粒粒春光 蚂蚁不停地搬运 从石缝中挤出的绿芽 刺穿烈烈旌旗 风,一次又一次 捋顺时间错乱的鬃毛 三十二亩峰峦叠嶂 落日燃烧指尖上的火苗 风吮吸着一弯新月 琴声夜色漫上石阶 爱情如振翅的蛐蛐儿 滑倒一泓浅浅的月色 撞破道统,谁曾料想 袁氏家族三百年风水不在 留下一片空阔 又有哪一株桃树错过了花期 抚一曲《忆故人》④ 纵使梦里相依,你可认得 十八岁瘦若春柳的邻家女子 把一手春色揉磋成碎银 2016-3-3 注: ①滑石寨:梁平县境内130余古寨之一。始建于宋淳佑二年(1242年),占地32亩,海拔高度672米。系当年抵御元军入川的军事要塞。清末民初,梁平县城外水东门袁氏三兄弟(清四川道台袁康侯、山西道台袁周候、河南道台袁锡候)为防匪患,投巨资对山寨进行了扩改建。 ②烽云廊台:梁平县滑石寨遗址之一。清代著名诗、书、画、古琴高僧竹禅(后任双桂堂第十代方丈),青年时代与袁家姑娘(道台之女)交流琴艺与感情的地方。 ③“未雨”石刻:嘉庆二年(1797年)梁平境内白莲教盛行,为防止白莲教铤而走险,知县郭荣曾下令全县4万余人迁入各大山寨避乱。加固滑石寨寨墙,重修寨门时,刻凿“未雨”于门楣,以示未雨绸缪之意。 ④《忆故人》为一代宗师竹禅所创作著名古琴曲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