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35|回复: 6

《江南心事》(修改,谢谢各位老师,诗友的指点,期盼获得更多指点以便改进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0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江南的景,江南的人,江南的情……婉约的宋词将她们融为一体,于是成就了江南多情相思的古典,沉香千年……
   
江南烟雨  三秋桂子。
暮霭沉沉  藕断千尺丝。


你撑着油纸伞 螓首凝视,
些许怅惘 却满了烟雨、桂子、荷池。


不经意间  我用一阙宋词,
婉约了你     如梦情思。
于是,
洇染了千年  江南心事……

注释:
江南的烟雨中,
秋天的桂花里,
暮色中的云雾,
浓重深沉。
藕断了,
却仍有千尺的丝。
你撑着油纸伞,
轻抬螓首,
深情地凝望远方。
些许的怅惘,
却满了烟雨、桂花、荷池……
不经意间,
我用婉约的宋词,
婉约了你如梦的情思。
于是,
成就了千年江南相思的心事……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5-8-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5-8-3 10:23 编辑

语言很美,思绪可再向内开启提拨。千年——这个意象积淀深厚,在思绪上还需要时空、内外宇宙的穿梭使读者获得丰盈的感应。个感。问候。

点评

谢谢迷雾老师。祝一天愉快……  发表于 2015-8-3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最近的几首,首先我想说,你在写诗的时候应该慎用“……”。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但过多地出现,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某些并非必须的地方去掉,反而让诗歌看起来更加简洁。而这份“意犹未尽”,是靠文字本身带动的,而不是标点符号带上的。

其二,你应该是写了两个版本的《江南心事》。那么“注释”一词显得不妥。因为,上面一首也看得懂嘛,你干嘛要注释呢?所以不如说是“古风版”“流畅版”来区分。

两者相比,我当然会更喜欢上边一首古风版的。语言更典雅。后边的“注释”,太流畅的,让人顺着读下来都来不及回味和思考。

在第一首中,最喜欢前两行:“江南烟雨 三秋桂子/暮霭沉沉 藕断千尺丝”,美丽端庄的感觉。你应该擅长写古词,且写得是很不错的。但要是化古词入诗,要注意衔接。但就这一首来看,很美,但还不够美得令人心动。让人心动的诗本就不多,但如何让人心动,我一时也解释不来。

我只是所有读者中的之一。所有的观点也仅代表个人。
最近诗歌论坛稍有沉寂,你期待得到的分享、共鸣、指导与交流,可能回音较少。

而我也是这样的偶然路过。写着诗,只是想写了。连学习都谈不上。也不一定会读到你的每一首,并留下脚印。

既然来到你的江南,便是问个好吧:)




点评

谢谢语嫣诗友的意见,精确,中肯,获益多多。如此有心非常感动。题记与注释是作协主办诗刊的一个较固定格式。后面会考虑有无必要。论坛像语嫣诗友这样为自己所爱所感而写如此用心真让人感动……不知道还有纯粹只为自   发表于 2015-8-4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抛却格式,题记与注释也不一定是坏事。只是就这一首而言,这里的注释让我觉得像是写了诗歌的另一版本翻译,因此也就没有“注释”的必要,故而有上面的想法。

手机回复的,似乎难以回复只能点评的样子,你写的内容还没有显示全,看不见最后面的几个字:)

点评

谢谢语嫣诗友如此用心。获益多多。一天愉快……  发表于 2015-8-5 0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