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48|回复: 9

[随笔] 孝之五要素——读美霖《孝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之五要素——读美霖《孝赋》
小序:近来,认真读了几篇孔孟等前人关于孝道的论述,又看了我省青年才俊任美霖先生写的一篇《孝赋》,感慨良多,数易其稿,删繁就简,草成此“孝之五要素”,以传扬美德。

    《孝赋》善哉!弘扬孝道,功莫大焉!从国家来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政道顺畅,社会康明;从社会来百善孝为先,家庭谐,邻里和睦回顾五千华夏文明,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讲孝道,他还会忠于国家吗?一个缺乏甚至不讲孝道的社会,国家是一盘散沙,一片混乱,不会安宁,难于发展。如“文革”是也
  《说文》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子是孩子,老是老人,孩子接着老人往下延续。一代子女奉养好一代父母,人类社会便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生生不息,磅礴辉煌,这便是孝。《注》引《礼记》曰:孝者畜也。《说文》曰:畜,田畜也。”《注》:田畜,谓力田之蓄积也。力于田而蓄积的必为谷类,谷类即养人的食物。五千年孝道文化,是炎黄民族对自我生命的严肃思考,也是对自我的尊重。孝父母,是人类天性的回归,当然也是对生育养育的父母的感恩与回报。由此,孝道纳函五大要素。
  纲举目张的第一要是:养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为生理需求,即吃饭穿衣的需求。对老人来说,也是的需求。
  怎么养?古今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民间流传的一副对写得非常好: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好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间无孝子。
  所以养父母,是孝的第一要务,是儿女的本分《孝赋》曰“颐养及时,且抚眉上之皱纹;世辞莫待,空悲园中之衰草。”说的何其好哉!   
但是,孔子又严肃地指出:养父母与养犬马羊牛鸡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养,有本质上的区别。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何以别乎”这一问,问得振聋发聩!“别”在哪里?在“敬”还是“不敬”。养家畜家禽,可以“不敬”;养父母,可一定要“敬”的!所以,《孝赋》举例说“且看羊跪乳,尚有亲礼;鸦反哺,至孝颜颐。”
  接着,孝道的第二要素:敬
  《孝赋》曰“以长为尊,礼之所中;以敬为先,孝之大伦。”古人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是一种心理状态,作为儿女尽孝的情态,当然会自然地从脸上行动上流露出来。《列子》有一则著名的寓言,可以说明:
  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至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往)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过去是“百住而不止”,今天却“舞而不下也。”为什么?因为父亲交代他:“汝取来,吾玩之。”“汝取来,吾玩之”,不过是父亲在家里交代他的一句话,海鸥没有听见,为什么就好象听到了一样,一只也不飞下来与海上之人游玩了呢?原因很简单:你心中有一个“取之”的念头,你脸上就会流露出一个“取之”的表情。你自己不觉得,海鸥却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它就起了戒心,不再飞下来了。)
  孔圣人也在《论语·乡党》里说: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色:脸色。斯:这样。举:起了不善的心思。翔:鸟飞了。集:又停下了。梁:桥也。雌雉:雌野鸡。时哉:得到放松的机会。共:同拱,拱手作揖,表示友善。三嗅而作:不可解。)
  始审人之脸色,觉有不善,故飞走。后觉人无恶意,故又放松飞下。与《列子》寓言意甚相近,说明同一个道理:对父母的尊敬,是儿女要从心里做起的。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脸色是心灵的镜子,是善是恶,是真是假,一看就知,无不从眼神脸色中流露。有诸内必形诸外,有所想必有所表。
  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质言之:“孝敬”不如“孝顺”。
我们再来看看孝道之三的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是:顺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答:“无违。”即顺从之意也。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故《孝赋》曰“正天道之所存,知君子之所为乎。”
  所为何?何为顺从?父母在生的时候,按礼节事奉;死了以后,按礼节安葬;随后生日、忌日、节日按礼节祭祀。事亲之始终,讲究的全是顺从。《孝赋》曰“是故德之本、性之基、民之根、礼之始也。”谈的就是这个道理。
  顺从什么?顺从“礼”。“礼”者“理”也。以理事亲,就是顺从,就是“孝顺”。
  《说文》“孝”下段〈注〉引《礼记》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谓之畜”。强调的是“顺于道,不逆于伦”。
  古人孝顺的典范当推闵子骞。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骞的父母兄弟异口同声地说他的好话,任何人也挑拨不了。)
  闵子骞幼年丧母,父亲续弦后,又生了两个弟弟。继母不贤,总虐待他。冬天,给他作棉衣,里面塞的全是根本不能保暖的芦花。他穿着这种棉衣给父亲驾车,全身发僵,连马缰绳也抓不稳了。父亲以为他偷懒,很生气,用鞭子抽他。棉衣破了,抽出来的是芦花。父亲这才知道,儿子受苦了。便决心休掉后妻。子骞一听,忙跪下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以一比三,还是现在这样好。父亲无奈,放弃了休妻的念头。继母也受到教育,翻然悔悟,此后也视他如己出一样了。
  闵子骞长期受继母的虐待,一声不吭,顺着。父亲不知实情,狠狠打他,还是一声不吭,顺着。问题暴露了,父亲决心休掉继母,他这才站出来说话,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全家,为维护父母的关系,为使两个弟弟免受自己一样的孤苦。显然,这都是顺,是孝顺!这个例子很典型吧!《孝赋》曰“慎遵于天之经,谨循于地之道。”亦是倡导“顺”。  
下面,说说孝道的要素之四:谏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这里,孔圣人新创了一个孝的要义:几谏(委婉地劝诫)。父母不可能永远是正确的,因而便不能绝对地顺从。正如君王不可能永远正确,因而臣下也不能绝对服从一样。君王手下,有极言直谏的诤臣(古有魏征,近有德怀)。父母膝下,也应该有委婉劝诫的儿女。诤谏,是国家存亡的需要。几谏,是家庭兴败的需要。都不能少,更不能缺。《孝赋》曰“乎若阿谀承之,曲亲以不义,非是正孝;谆辨慰之,讲理而有道,方为良贤也。”正是同一道理。
  《荀子·子道》引孔子语曰:“父有争子,不行无礼。”(争犹诤也。)
  几谏,一谏成功的几率可能不会很高,“见志不从”的情况可能会连连出现。因为认识问题有一个过程,解决问题也有一个过程。恪尽孝道的儿女决不能失去耐心,要牢牢记住“又敬不违”这句话。这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敬。第二,顺(即"不违")。过去是怎么孝敬的,今天照样“敬”着。过去是怎么孝顺的,今天照样“顺”着。照样劳动,照样侍奉。时间改变一切,父母总有高兴的时候,他们一高兴,你就抓住时机,委婉地再谏(即朱子说的“复谏”)。再谏一次二次,效果也许很好。当然,也可能更糟,可能还会出现“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的严重情况(朱子语),但你也不要恨父母,不要怨父母,相信以后还会有机会,古人不是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嘛!
   前面,我们介绍了闵子骞的事迹,他就用“几谏”这个办法劝诫过父亲。一谏成功,皆大欢喜。眼看快解体的家庭,一下子云开雾散,冷酷化成了温馨,仇恨变成了欢乐。“养”着父母,“敬”着父母,“顺”着父母,顽石也会点头。要相信,父母既然生了自己这样优秀的儿女,父母就肯定不会是顽石的。
  “养”得好,丰衣足食,可以享受健康,是儿女的真实行动的体现。“敬”得好,一呼百应,可以享受尊严,是儿女的本分。“顺”得好,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享受舒畅,是儿女的品格。“谏”得好,改了错误,可以享受轻松愉快,是儿女的虔诚。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一天天走向夕阳的父母,最希望享受的恐怕还不仅仅在这四个方面。
  最后,说说孝道的要素之五:安
  使父母“安”,是儿女的责任。“安”,作为“孝道”的要义之一,有的人可能颇感陌生。“安”就是使父母健康、安全、快乐。其实,养、敬、顺、谏,哪一点不与安连筋带骨、息息相关。比如父母病了你不给医治,他能安么?丰衣足食地养着,一呼百应地敬着,一江春水似地顺着,委曲婉转地谏着,直到死后,入土为安,哪一条不是为了给老人一个切切实实的“安”?安,是儿女尽孝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孝赋》中讲“亲有疾,王祥冰卧以鲤求,母啮指,曾子气急而心绞。”就是使父母“安”的典型例子。
《亢仓子·训道》记孔子答闵子骞问孝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文王之为太子也,其大孝矣。朝夕必至于寝门之外,问寺人曰:“兹日安否?如何?”曰:“安。”太子温然喜色。小不安节,太子色忧满容。太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黎民。
  孔子曰:“老者安之”。孔子将“安”的要义从父母扩大到全社会的“老者”中去了。子又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受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把家庭的孝悌扩大到社会的仁爱中了。现实中的例子不少。现在的全民社保、医保,就是“安”的社会体现。实际例子也多多,比如:
  记得湖南台播放了一位小姑娘的感人事迹。一个农村的龚姓小姑娘,当年她九岁,就独力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三年。原因是,她父亲严重肝炎,母亲患尿毒症,两个大人不但不能从事较重的劳动,而且,还要花费不少的医药费来维持生命。小姑娘聪明又孝顺,在小学读书,成绩优秀,使生病的父母高兴;勤做家务,分担父母的烦忧。附近有位拾破烂的老太太知道她的家境,同情她,便对她说:跟我拾破烂吧,说不定对你有帮助。她一点也不嫌丢人,高兴地答应了。从此,除了上学,便与老太太一起掏垃圾桶。天黑回家,再侍奉父母吃饭,给父母洗脚洗澡。终于,她们卖出了第一批“破烂”,挣得人民币100元。老太太自己拿了四十,把六十元给了小姑娘(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老人)。日复一日,小姑娘一直是这样生活的。汶川大地震,全国支援灾区。小姑娘捐出了多年拾破烂积蓄的四百一十元辛苦钱。记者采访她时,她偎在母亲的怀里笑笑说:“那里受灾,比我更困难呀!”四百一十元!在由孝悌通往仁爱的大道上,树起了一块闪亮的丰碑!高大巍峨,令我们汗颜而肃然起敬!小姑娘的行动诠译了《孝赋》“以悟跬步达千里之远,汹涛始小流之迹。”的道理。
  朱子《注》曰:“书言君陈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此为一家之政。孔子行之,言如此则是亦为政矣。何必居位,乃为为政乎?”孔子认为:齐家与治国有其相通之处。齐家的孝友,治国的仁爱,有区别,也有联系。治国是为政,齐家也可以说是为政。《孝赋》结尾点明该文主旨:“明信德,知孝礼,乃序大道之先。”
话回到前面:孝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最最本质品德。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讲孝道的,他还会忠于国家吗?一个摒弃孝道的国家,它会强大吗?
所以,美霖的《孝赋》美哉!
          ——向胤道2015年5月1日于凤凰山下之草园书屋


发表于 2015-5-3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讲孝道,他还会忠于国家吗?一个缺乏甚至不讲孝道的社会,国家就会是一盘散沙,一片混乱,不会安宁,难于发展。如“文革”是也。


文革是中华民族抹不去的阴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3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研读古圣人的论著,红上共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望远 发表于 2015-5-3 00:51
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讲孝道,他还会忠于国家吗?一个缺乏甚至不讲孝道的社会,国家就会是一盘散沙,一片混 ...

谢谢朋友首赏!谢谢加红!问好!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一 发表于 2015-5-3 09:03
谢谢朋友首赏!谢谢加红!问好!遥握!

公正地评价每一篇文章是版主的责任,精品佳作自然要挂红宣传啦,谢谢向一友对心情一贯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浮云如花从孝子故里发来问候,并支持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舍弃的传统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浮云如花 发表于 2015-5-4 11:18
浮云如花从孝子故里发来问候,并支持好文!

谢谢浮云欣赏!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电视记得名就叫孝.已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道 发表于 2015-5-6 10:02
有一个电视记得名就叫孝.已读

谢谢朋友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