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13|回复: 0

普冬:我所知道的“鲁奖”真实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所知道的“鲁奖”真实情况                              
——重庆理工大学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普冬


新一届鲁奖获奖名单已尘埃落定,但它在社会上激起的波澜还久久未平息。这至少说明读者对这个国内文学最高级别之一的奖项,是有期待和热情关注的。
我也是诗歌奖的申报者,且连报了二届。上届,据说是“重庆有了某某某,一个地区不可能有两个名额”。本届什么原因名落孙山也懒得打听。想必是自己的诗歌越写越差,或者不合评委法眼、口味?我当努力。今天,作为一个诗人和落选者,我想对鲁奖说几句。

1、我对鲁奖总体上是信任的。否则,就不一会一再申报了。尤其对鲁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负有最终责任的作协高层,我确信他们的文学使命感以及积极、严谨地工作。有人质疑上上届鲁奖得主何建明、李敬泽等身兼评委“自评”,在我看来这是立不住脚的:作家何建明和作为文艺理论家的李敬泽其时分别担任的是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评委,他们获奖的作品则分属“报告文学”和“理论评论”组,严格执行了规避原则。要说他们会以此评委的身份去影响另一组评委,最好的做法是不做任何评委以避嫌,但又试想,即使不做评委,身为作家的作协干部,难道要求他们要么终生不参评,要么干脆别担任作协领导职务呢?这种期待显然是非理性的。习大大领导全国人民打老虎,他本人非得躲到非洲去不行?事实上,第四届评鲁奖时,何建明、李敬泽还不是作协领导,仅是同所有作家同样身份——拿自己的作品参评而已。

作为写作者我个人非常理解,大凡是作家就注定选择了一条艰辛的不归之路,身负行政责任的作家有时付出的劳动恐怕更多,比如我所尊敬的贾平凹主席、王安忆主席、范小青主席等等。鲁奖既然是全体文学工作者的事件,专业的、兼职的、体制内的体制外的、在职的离退休的。军人与农民、白领金领与蓝领,自然也包括了他们。我理解的鲁奖是,任何人只要他拥有政治权利和著作权,并非是不参评或一定落选才是我们唯一可以接受的结果。关键是程序公正和作品的品质。作为中国作协的会员和官员的何建明、李敬泽两位在报告文学、文艺批评方面的建树在业内可谓有目共睹,说当之无愧、众望所归亦不为过。任何一个作家对自己的作品被肯定都应该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想必这也包括鲁迅本人。饭店经理有心得参加烹饪大赛和交流,恰恰表明了他的专业自信与职业精神。事实上,据我所知,铁凝主席、何建明副主席等作协官员已连续两届主动放弃了鲁奖申报,这期间他们分别写出了《惊异是美丽的》《夜路》《麦千垛》《河之女》和《忠诚与背叛》《国家》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对这样的姿态,作为一个作写者我表示十二分的敬意!而与中国作协主要领导主动放弃参评相比,那些没得到奖而又叫又闹的所谓“名家”,视野、气度之狭窄令人不敢恭维。一方面我们呼吁公平公正,一方面,忽视了他们为之立命和骄傲的作家身份,这不是公平的理性模式。矫枉过正、极端主义、以及非人性的种种形式主义,“文革”留给我们的记忆难道还少吗?愿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回到文本上来。

2、更多地看到希望。评奖机制的进步及细节的有待完善,使之更趋合理和闪烁公信的光芒。分析本届鲁奖的实施细则包括评委的随机构成、终评过程的实名制等等环节,比之往届,进步和趋于公正合理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作为阿来小说的读者和粉丝,想对报告文学组的《瞻对》之零票的争议说几句。根据评奖机制分析,数票过半才属有效:这势必致票数相对集中,也就埋下了出现零票的可能。这就像竞技项目的决赛,当二取一时,胜者的全票,决定了败者的零票。在此我想,1、零票恰恰发生在名家阿来身上,要是普通作者也许就默默翻过了。2、这正好说明报告文学组是以评委个人意志为主张的(要是人为消灭零票,或者阿来先生就不好说什么了)。3、也许这是最为主要和关键的一点,即不排除11位评委对报告文学或非虚构作品的学术定义、及相对其它参评作品的价值评判与阿来所认定的有所分歧:这是个学理问题,有待日后专家、学者从容研讨。4、也许阿来带来了新意和新的考虑,但任何创新同时意味着对风险的预期。在标准的“碰撞”上,学术意义超出了零票本身。5、从另一角度看,正体现了报告文学评选组参评者和评审者两方面的清廉公正:阿来没有利用省作协主席手中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及人脉优势,评审者也没有照顾阿来的身份和名气。至少在报告文学这一块,说明即便是名家,鲁奖也不定是囊中之物——这对流水线上、田埂上的打工作家、农民作家和众多默默无闻在社会最底层做着文学梦的普通作者,透露的何尝不是一份希望的信息?据我所知,王蒙等名气比阿来还要大的作家,连入围得“零票”的机会都没有便在前几轮中淘汰了!这也恰恰证明了评委重原则、不重名人脸面的公正性,这何之有错?

3、程序的公平、公正是选出真正的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好作品的有效保证。我对诗歌奖的建议:应增加读者点评环节和权重,组成读者评审团,最大限度制约小圈子福利倾向。历届诗歌奖是社会诟病最多的方面,某种程度上严重拖了鲁奖后退,影响了鲁奖已经达到的权威性、公正性、严肃性。如果不是顶真较劲的方方,现在的得主也许就是“忠央体”主人以及他众方家的美评,后来居上的“啸天体”或许流云般湮没在茫茫长天了。旧体诗是我主编的《新诗》一个重要栏目,长年审稿,我对国内诗词的创作状况是比较了解的,啸天先生的打油诗能首获鲁奖,既让人大跌眼镜,也符合诗歌奖评积重难返的逻辑(也许评委有参评者少之苦衷:暂缺也比削足适履、娱乐读者好)。

毋容讳言,诗歌方面的人情奖面熟奖和“可操作性”最为错综复杂。诗歌圈的现状是——活动多、事件多、娱乐多、泰斗多、名人多、兄弟姊妹多,“近亲繁殖”多,唯独少见“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好诗为社会自觉流传。另外,“啸天体”娱乐的报道,是否,同时也淹没了诗歌奖的其他问题?比如小格局的语言卖弄、灯谜般的寓言陈式等等这些暗伤性“宠物”,恰恰是制约新诗走得更远更深更辽阔的障碍,也与读者久违的鲁迅精神之精髓——“大爱大恨”离之千里。这说明修炼学养境界以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思想维度、艺术品味不仅仅是作者须面临的功课。

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我期待有朝一日,诗歌奖像小说、报告文学等奖项一样职业、公正,不要搞成论资排辈及区域、人物的击鼓传花的福利;也不是牵强与地方作协政绩挂钩(以免每每大奖前夕,省作协以“某某语境下的神马”等等各种冠冕堂皇名义动用财政邀集各路专家聚会)。这对其他作家,尤体制外作家也是一种潜在的不公。希望诗歌奖更多地回到作品本身上来,文学上来。把真正的好作品评出来,才是正道;诗歌奖,应更多地关注体制外诗人的创作和作品,事实上数以万计的民间诗人,他们是当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其中,亦不乏优秀乃至杰出诗人。鲁奖作为国家级大奖,对他们忽视太久了;再比如说,评奖程序中应增加读者点评环节和权重,乃至组成读者评审团以最大限度制约小圈子福利倾向。鲁奖作为权威的国家级大奖,写作者等了四年了,主办方用半年挂一挂,相信掌握文明武器——多媒体的现代读者的审美眼光,会喜欢于坚、西川、大解们智慧、圆润、举重若轻的美丽诗篇。并适当计入奖评的权重,再有专家投票、用10个月时间评出来,岂不更趋于公正、严谨与昄依鲁奖初心——盲人也会在一地裨草中拈出玫瑰。

   话太多了打住。我也明白这是把圈子得罪光了,但在良知与正义面前这,不算什么。
   请把诗歌还给诗歌
   把鞭子还给头顶花环的卓玛
   把羊子、黑夜和星星一起
   还给那个草场上
   独坐的牧羊人


                                           2014、8、21匆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3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