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13|回复: 3

[小说] 下车泣罪(寓言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说,因治水有功,升至部落联盟领袖的禹,在一次乘车巡视时,见一犯罪之人被押着经过他面前,便吩咐车停下,向前问此人犯了何罪?押解之人回到,他偷了别人家的稻谷,所以要送去治罪。禹便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罪犯吓得低下头,一声不吭。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禹竟然没有生气,一边训导犯人,一边竟流下泪来。最终,他责令放了那个犯人,归咎于自己,自责自己作为领袖,没有领导好百姓,才出现如此的犯罪现象。
  在19世纪之前,这个传说一直为士大夫阶层津津乐道,或许是因为它体现了儒家的“民为贵”的超远理想。他们拿这样的范例,来进谏一代代的帝王,并以此支撑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代代的帝王虽内心有所不悦,表面上还是做出接受的样子,以至于有英明者,在遇到不可克服的灾难时,下“罪己诏”,以求得上天与先贤的宽恕。这时,士大夫们就更满意了,甚至连民间的怨怒也平息了:皇帝都已经自责,你们还能要求什么呢!所有的人都获得了心理的需求,而灾难反倒成了次要的事情了。
  待到了20世纪初,西风东渐,“孔家店”被打倒之后,禹的故事便不再具有之前的魅力。知识阶层,乃至官僚阶层都呼吁,一个国家出了大问题,其领袖应立即下野,以谢罪国人。随之的数十年时光,也确实出现了不少领袖被迫下野的故事。然而,领袖下野,灾难依旧,以至于贫民阶层不顾知识阶层和官僚阶层获得的满足感,揭竿而起,寻找属于自己的“禹”了。
  自20世纪50年代起的约30年时光里,贫民们把自己寻得的“禹”推到了永恒的“红太阳”的位置,齐声高唱:“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至于下车泣罪的故事,则被他们彻底忘却了,或被认为是一个有毒的传说:永恒的太阳怎么可能有错?给太阳的赞歌是我们共同唱出来的,难道我们的眼睛都瞎了?而事实上,所有的人也已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至于那不幸地降临身边的灾难,他们都坚定地认为是幻觉,或者是因为自己对太阳的不够虔诚而引来的灾祸,因此,泣罪的应该是自己。
  不幸的是,循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大众的意愿,太阳终于还是落山了,一切都于瞬间崩溃。20世纪80年代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举国上下空前一致地对下车泣罪的案例,有了质疑乃至全新的解读:以禹的领袖之尊,怎么可能为一个偷盗者下泣,而且时间又是那么巧合,在禹巡游的路线上相遇。按常理,禹经行的这一条大道早就该清场了,一定是有某种默契,可以肯定,那个犯人绝不是传说的一个小小的偷盗者,而是一个惊人的国之大盗。他一定已事先通过各种关系渠道,买通了禹身边的人,乃至禹本人,然后,才有了与出游的禹的巧遇,有了禹戏剧性的下车泣罪。民众纷纷感叹着,这个故事后面的水太深了。
  从下车泣罪的故事的诞生至今,虽也有声音喊到:那个偷盗者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而禹本人作为领袖,竟随意地放走一个罪犯,也是一种犯罪行为。但这样的声音是如此寥落,且不能感动人。无可置疑的是,下车泣罪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喜爱文字游戏的国度,必将继续流传下去,并且还会有新的解读不断出现。
发表于 2013-12-2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20世纪50年代起的约30年时光里,贫民们把自己寻得的“禹”推到了永恒的“红太阳”的位置,齐声高唱:“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至于下车泣罪的故事,则被他们彻底忘却了,或被认为是一个有毒的传说:永恒的太阳怎么可能有错?给太阳的赞歌是我们共同唱出来的,难道我们的眼睛都瞎了?


揭示真理的哲言,如鲁迅的杂文,标为小说实有难言之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望远  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5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