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81|回复: 2

[散文] 高二纪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风行天下

       每当提起当年我们高二班这个话题,在我的内心深处总会情不自禁澎湃着一种荣誉感与自豪感,脸上弥漫着一种灿烂的光彩。多年过去了,随着时光的推移,这种美好的回忆不但没有模糊反而愈加清晰,常常让我乐此不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在钢铁厂子弟学校正上高中,那时候,我们学校的环境条件还很差。教室原先是几排简陋的平房,冬天没有安装暖气,都烧煤炉子。各年部间半天轮换上课。到后来,学校教学环境有了较大的起色。学校还盖起了一座四层教学大楼,当然,那些平房仍然用作教室。教学楼建好后,有几个年部搬上了新楼,因为我们是高二毕业年级,理所当然就登上了教学楼的最高层。从平房一下搬到了新楼,同学们个个兴奋的手舞足蹈,在教室里,在走廊上,到处都有我们同学活跃的身影,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当年的学习课程就是几个基础科目,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教师授课方法比较古板传统;课本内容也很单调乏味,并不能引起我们多大的兴趣。但老师讲课还是那样认真,对我们的态度也很好,虽然有时我班有些同学惹过任课老师生气,但这些任课老师依旧认真去教我们。
       我们班在初三时还是一个纪律较差的班级,同学分成几伙,“帮派”严重,他们互相拆台,勾心斗角,搅得班级秩序混乱不堪。我总想从中为他们劝解斡旋,但最终是“纸上谈兵”。没法,我就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采用折中主义,尽量保持独立,不刻意巴结某一“帮派”,我不愿意卷进这场毫无意义的“帮派”漩涡。但我也并没得到啥好处,两面受气。后来,班级新换了一位年纪较大的班任,看出来,他有一定管理经验,做事很老道,说话不愠不火。他到来几天时间都不动声色,每讲完课夹起教案就走,采用“冷处理”。然后,他找一些同学谈心,做思想教育工作。渐渐地,班级同学的思想行为有了好的转化,班级纪律有了很大改观,那几个帮派也都自动解散,达成了和解。再后来,同学们开始喜欢上了这位班任,愿意服从他的意见,听从他的安排。在这位“有胆有识”的班任带领下,班级真正迈上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阳光大道。
        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我们高年级学生进行一些校园劳动。我还清晰记得在操场上挖大沟的情景。那是雨天,我穿着赭黄色高筒水靴(父亲发的,家里一直穿用了好多年。)手握铁锹,站在一人多深的泥水沟里,一锹一锹的往上扔黄泥。黄泥发粘,每一锹挖不下来多少泥土,多是黄泥水,还要在半空中划一个圆弧形,用力把泥土甩到上面同学的铁锹里,很费力,弄得全身溅满了泥水,累的我腰酸腿疼,回到家里便瘫倒在床上。  
       我们学校有个校办小工厂,生产铸铁球,好像为钢铁厂生产用。那些天,我头带椭圆柳条帽,身穿帆布防护服,戴上遮光墨镜,手拿钢钎劳动着,那形象俨然就是一个像模像样的炼铁工人。我们还到工厂卸煤,到附近生产队里播种,锄草,施肥,割豆,收玉米。进行“支工”、“支农”。 劳动实践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思想品质,使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我们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两不耽误,各得收获。
       我们高二班在年部中小有名气。这名气不单指学习成绩,我班能人多,可以说人才济济,拿现在小品中的话讲——“太有才了!”我班有“诗人”会写诗。临毕业时,“诗人”曾把我班每人名字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编成一首挺有韵味的格律诗,每位同学又都写一首诗,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校对、设计、刻板、印刷、编辑成很精美的艺术纪念册,印发给我们每一位同学留作纪念;有“画家” 能绘画。他随便几笔就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形象,班级黑板报及小报上的宣传画都有他的拿手创作;有“书法家”,他的软笔、硬笔书法很是漂亮,曾在校园老师间传阅欣赏,叫人赞不绝口;有“讲演家”,歇后语脱口而出,如连珠炮一串一串的,幽默滑稽,让你时常开怀大笑,不能自已,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瞒你说,我上高一时还曾经是校文艺宣传队乐队成员,拉过一阵子二胡,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过。水平不怎样,不好听讲,有点“滥竽充数”。这样看来,我班的确小有“名气”。
有一件事需要特别着重讲出来,这件事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
       那是我们临近毕业,高考前夕。某一天,学校正式通知我们准备参加当年的国家高考。这个消息发布后,在我们广大同学中产生了极大震动,并不亚于爆炸一颗原子弹。这是“文革”后国家正式恢复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我们确实很幸运。我听大人说过,文革前高中毕业生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这事儿,念完大学,就会有好工作。在科研所里当工程师,在大学里当教授,最低也能在某机关干个工作人员的差事。那时候,谁要是个大学生,非常让人羡慕。但我心里清楚知道,考大学很不容易,有几个能考上大学?还不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我当时虽然也有些兴奋,但转念一想,考也考不上,就不想报名参加高考。我班有许多同学也都不想报名,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苦口婆心劝导我们一定要参加这次高考,机会难得,不要错过。他曾不止一次单独开导我。我看到班主任老师那充满渴望与焦虑的眼神,又觉得过意不去,我有些心动,经过了一番内心的矛盾斗争,最后,我愉快答应班主任老师准备报名高考。班主任老师冲我会心的笑了。
       我们立即投入到高考复习阶段中。当时距离高考大约有三四个月时间,时间很紧,上课学习的内容又不太多,手头复习资料少的可怜,仅有几本薄薄的内容即简单又很不正规的复习资料,哪比得上今天高考生一摞一摞包装精美的高考复习资料。我真羡慕现在的高考生,他们学习条件多么优越啊!不管条件怎样差,我要履行承诺,不辜负老师父母的希望。在那段忙绿备考的日子里,我埋头苦学,挑灯夜战,每天肩挎时髦一时的绿书包,穿梭于学校与家庭间。
       有一回上语文复习课,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路”,让我们当堂即兴写作。结果,我的小作文还被老师当众朗读了,并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我的作文,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直到现在,我还模糊记得作文结尾有这样几句话:——我们国家正在走向多彩之路,希望之路,走向四个现代化强盛之路,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是一个星绕寰宇,大地铺金。其中“星绕寰宇,大地铺金”老师还着重解释了一下。你们可以猜想我当时该是怀有怎样一种心情了。
       那一年,在一个异常炎热的夏季里,我骄傲的走进了庄严的考场,迎接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严肃的考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下来了,榜上有我的名子,我内心在呼喊——我考上了!
       同学们围拢过来都为我祝贺,特别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更是乐不笼嘴,伸出温暖的大手拍着我的肩膀,高兴的连声称赞。
       说实在话,我能上大学,应归功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们,归功于我的同学们,更归功于我的父母亲人们,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学习动力,我要真诚感谢他们。
       在焦急等待通知书的同时,为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一部分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已经打起背包“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我们很幸运,不久后,国家发出红头文件,从我们这届高中毕业生开始,彻底取消了这场持续多年的带有政治色彩的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很快,我们那些上山下乡的城镇同学又都陆续返城。而我家是少数民族,属于政策照顾的子弟,又赶上上大学,所以我没有上山下乡。照比那些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我们是幸运的。   
       通知书下来了,我一连几个晚上都没睡个好觉。脑子里装满了我的想象,我的兴奋。到了大学开学报到的日子,我怀揣着红色通知书,肩负着老师和同学们殷切的嘱托,豪迈的跨进了大学校门。
       后来我曾回到母校,母校已经大变了模样,那些当年的平房早已消失了,操场宽阔,绿树环合,环境幽静,几幢高大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壮观美丽。见到了我那样熟悉的教学楼,跑上跑下的楼梯,上课学习的教室,见到班主任老师们,畅叙师生情谊,一种喜悦、亲切、激动之情涌上心头,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虽已鬓角花白,但依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充满激情。我看到我们当年曾亲手栽植的一棵棵小杨树,如今已长成茁壮的大树,参天耸立。它见证着我们的成长,见证着学校的巨大发展变迁。我在此衷心为我们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祝福,为亲爱的母校祝福。
      谨以此文留给青春岁月及未来的回忆。
发表于 2013-8-2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幸运啊。祝福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班级新换了一位年纪较大的班任”少一个字。“我看到我们当年曾亲手栽植的一棵棵小杨树”多一个字。
约3500字,觉得散文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和主题。纸刊难以发表。个见,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5 2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