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象”的几个解说
所谓的象的最终要抵达“幻”,以拟真的形态呈现
音象:某些字,词语可以是一种声音,读的时候,如同声音在耳中响起
虚象:当需要进入精神领域的时候,一些词语,字会带有强烈的滑入的错觉
形象:比如我说鸭梨,你会想到它的形状,但鸭梨这个意象在转换承其他意境时会让画面更有质感,
表象:比如一个字或词语是平声,读起来是慢的,那么它适合抒情,所谓的音乐性是平仄平仄仄的这种形式凸显出来,当音乐性有了,那么它会把人带入虚构的情境,也就是气息
实象:这种意象本身的歧义很多,而多维度层次的构建会让它膨胀起来
物象:比如一个板凳或者椅子,那么,对于所描写的诗而言,现场感会很有层次感
抽象: 比如我说“安其拉”,很多人都以为是魔兽世界里的“怪兽”,它的定义是希腊神话里的“天使”因为过于美丽而短暂,因为过于短暂而留恋,这些抽象会涉及到宗教,文化沉淀的一些积累,比如西藏佛学里所说的“幻阴",比如我的《乌鸦》那组里的“踩在莲花上的女人”
心象:这类意象没法用语言解释,而只是特定的含义
色象: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七种颜色构建的,但每一种色彩会带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灰色,代表颓废, 紫色:代表冷漠。 当然, 我说的其实很少很少了,真要说起来可能要长篇大论,我想表达的是:当色彩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是基本功,如何把这些色彩的定义深入浅出的表现开来,就很难了
原象:这类意象只有单一的指涉,并且会让读者很清晰的感觉到
动象:这个世界是动态的,当然,也能感觉到
如果说意象可以分这么多,也可能分更多,那么,一首诗的细节会非常细腻,它所表达的就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向
但这些并不是我想要的,歧义的误读固然让人愉悦,它的最终会让读者脱离文本
--------------------
不说了,码了半小时,上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