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收到一位读者来信,提到在国内购买我的诗集的事。下面是他的来信和我的回信:
尊敬的非马先生:
您好。
很冒昧给您写这封信,其实已经写了多回。总是写了删,删了再写。越是我敬重的人,越是不敢轻易打搅和“高攀”。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是因为我终于在淘宝上买到您的一套自选集,而且是从台湾商家那买的,据说要一个月才能寄到。
1996年,偶得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台湾文学丛书《非马短诗精选》,开始拜读您的大作,其中不少诗,常读常新,一些篇章还在我人生的不同境遇中给我们以多方的鼓励。如《这只小鸟》,“不去寻找借口/却把个早晨/唱成金色”; 《踏水车》,“路/再无涯/不能不走//脚/再呻吟/也得赶上”;《瀑布》“但它们并没有/因此乱了/脚步”等。而,《读书》那份揶揄,也确实让我会心一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鸟笼》。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诗的分段分行很有特色。第二段“走”,我感觉既是让鸟飞“走”,也是对鸟笼的主人说走;“走”去干嘛,我感觉一是让鸟飞“走”,二是第三段的“把自由/还给/鸟/笼”。尤其出彩的是第三段,是把自由还给“鸟”?还是还给“笼”?亦或兼而有之?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多义性,体现了诗歌的张力。实在是妙!
前几天买了一本《非马艺术世界》(花城文艺出版社),发现除前面一首,还有《再看鸟笼》(P110)。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天
空
我却感到有点牵强。还是第一首好!
另一首《鸟·鸟笼·天空》(P111)。
打开鸟笼的
门
让鸟自由飞
出
又飞
入
鸟笼
从此成了
却感觉没有写完。
写到这里,好期盼马上就能收到台湾商家寄来您的三卷大书。因为那本海峡版《非马短诗精选》在去年一场大火中,把家连同记忆连同我的藏书一起灰飞烟灭了。而现在大陆根本买不到先生您的诗集。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就是想表达对先生的仰慕,更重要的是感谢之情,感谢先生为这个世界创造的诗意,为此,和诗一首:
读非马诗
——和《鸟笼》
打开
非马的
诗
让我们读
来
把诗意
还给
你
我
但愿没浪费先生宝贵时间。
恭祝
先生一切安好。
2012年9月7日
XX 于福建
下面是我的回信:
XX先生:
谢谢来信。知道自己的诗能受读者喜爱,甚至影响了读者,对一个诗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大的喜悦与安慰了。
《再看鸟笼》本来有个附注:“多年前写了<鸟笼>一诗,当时颇觉新颖,今天看起来,仍不免有它的局限。因为把鸟关进鸟笼,涉及的绝不仅仅是鸟与鸟笼本身而已”。至于《鸟·鸟笼·天空》,听你说没写完,找出书来一看,原来是最后一行的"天空”不见了。这也怪我,为这书作校对时太粗心大意,没有发现。
我也常收到国内读者来信,询问何处能买到我的诗集,我每次都无言以对。花城于2000年曾出版了一本《非马的诗》,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选集,可惜早已绝版。在目前的诗歌环境下,他们无意再版,而另找出版社在国内出版,似乎也不太可能。或许象你这样购买台湾出版的繁体版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只是一般人大概不会习惯阅读繁体字吧?最近有诗友鼓励我向电子书方面发展,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把你的来信(如不愿署名,可用读者来信的方式)张贴在我的博客及其它论坛上,作个“广告”,让国内的读者知道什么地方能买到我的诗集。可以吗?先谢谢你。
祝愉快!
非马

[ 本帖最后由 非马 于 2012-9-8 09: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