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47|回复: 6

伤别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已厌倦在秋天提起离别
更不会在灞陵桥边去攀摘柳枝
希望那天天空也不会再降雪
隐去泪水,驱走寂寞

消减去一切伤感的事物
太多的相聚,风疲倦了
所有的记忆吹散成蒲公英的翅膀
轻盈似一片漂泊的叶帆

聚散终究是时间之河中的两个支点
伴随着季节的那份律动
在整个夜晚   留下
失眠并体味独自的寂静
发表于 2012-8-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带给人们的多是别离和伤情。
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伤感,但因为理智而淡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边鸿雁 于 2012-8-18 20:41 发表
秋,带给人们的多是别离和伤情。
问好诗友!

谢谢鸿雁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捻儿 于 2012-8-18 20:43 发表
有些伤感,但因为理智而淡淡。

理性冲淡诗意,思考中……
谢谢捻儿,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氛围营造的很有感染力。第一节中一句“灞陵桥”的输入,使之后的呈现尽失颜色和气象。如果古韵在之后继续化入化用就更好了。浅见。勿怪。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2-8-20 07:04 发表
氛围营造的很有感染力。第一节中一句“灞陵桥”的输入,使之后的呈现尽失颜色和气象。如果古韵在之后继续化入化用就更好了。浅见。勿怪。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 ...

谢迷雾版指教,“灞陵桥”有太强的符号性
问候,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