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901|回复: 5

[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 ] 《对峙》 《失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峙

他把目光从她脸上移开,
看着云彩里的落日;
看着远处山峰下的江水
被云染得通红。

那是心头流淌的血呵!

大鹏和青鸟各奔东西,
那是由于大鹏的高傲。
他转过头,她已经走了,
---禁不住世俗的诱惑!


失地

这儿曾经是一片荒漠,
没有草木,没有水滴,
就连行走的风,也那么干涩;
拧不出半点滋润。

可这却是我曾经爱过的土地,
我们都曾经
那么辛勤地耕作过,
曾经
那么热烈地冀盼过;
相信凄美的情恋
只不过是一个远去的传说,
相信
丁香花一定会开在七月的荒漠。

……终于有一天,
你还是抵御不过寒流,
戚然地舍我而去,
任那痛楚留给我﹑留给我。

二0一二年八月四日

[ 本帖最后由 雨翼1 于 2012-8-4 17:20 编辑 ]
发表于 2012-8-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亮读,提起。
问候朋友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偏于主观介入,深度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他把目光从她脸上移开",主要为前边留了一个空间,也就是说"对峙"的空间 ,然后再以"云彩…"衬托心情,延长了"对峙"空间。"大鹏和青鸟…"是铺垫句,主要是点明分手原因。本诗两人站立“对峙”,确立了谋篇的一个境象,然后借景抒情。也可以说成“心理意象”,二者相兼。
二. 那块"失地"(爱情的土地)是借名题作为具象,然后借景抒情,与笫一首雷同。
前后二首具象深伏,主要还是顾及赛前规定的“深度意象”。当然语言转换还缺乏深度﹑张力。歆儿所指是否就是这个?探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需要找到切入点,才能从面上展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场境中半途切入,其实不妨碍诗的整体内容 ; 整首诗贯穿三点:一﹑铺展了场景(意象),二﹑注明了时间,三﹑结合思想感情。起句或许突兀了点。问候阳光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