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26|回复: 9

[散文] 双河,流淌出母亲的绚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河,流淌出母亲的绚丽

       家乡兴仁的城外有条小河,名叫双河。
       双河,擦双山蜿蜒而过,明净亮丽。远远望去,双河就像一个素面朝天日夜劳作的女子,不肯稍有清闲。
       双河边有座水碾房,河两岸一年四季稻花飘香,麦涌金浪。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建有一个国营农场。母亲是其中的一员职工,她在愉快而光荣的劳动中,生下双胞的我与四弟,我们俩兄弟一起在农场出生,在碾房长大。时值饥饿年代,远在县城的父亲,工作之余就是生方设法去弄奶粉、白糖,然后骑单车送过来。母亲不仅要拉扯我们弟兄俩,还要照顾好她的俩个妹妹,所以成天得忙得像个转不停的陀螺。
       母亲的家境本不富裕,她没读过几天书,识不了几个大字。母亲的母亲过世得早,母亲脚下弟妹又多,所以她比同龄人更多了几分坚强、艰苦和磨难。可以这样说,生活中,别人能做、会做的,母亲都会;别人不会做、做不好的,母亲也能做。有人亲切地叫母亲一声“鸠姐”,街坊四邻则喊“吕娘”,而我一直只喊“妈”。
       在我心目中,母亲就是生活上的全能冠军,她让我从小衣着光鲜、整洁、适体,让我在体弱多病的孩提时代顺利闯关,在挑肥拣瘦的少年时期茁壮成长,在外出回家的傍晚,有一桌热气喷香的饭菜等待。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教语文的王老师,每天清晨上课,都要从我家门前经过。王老师亲口对我说过几回:“这条街,你家的油灯亮得最早,你的母亲真让人敬佩!”
       其实,母亲让我敬佩的是她从不因家贫而气馁,不因家境趋好而冷落乡下的亲戚。我记忆中,一到星期天中午,家中常有赶场的乡下亲戚来吃饭,少年不谙世事的我,有时不想同桌共食,母亲背底下不知说叨过几次。济人须济急时无,她不止一次当面让我掏钱,借给乡下的亲友拿去买几包化肥什么的,而不在乎别人什么时候还钱。母亲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帮着别人,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总在母亲生前身后念她老人家待人接物的好。
       母亲这一生最值得她的自豪的事,是她曾代表单位到美丽的杭州学习先进的种桑养蚕缫丝技术,西子湖畔留下了她年轻美丽的身影。母亲那张黑白留影照片,看上去端庄自然,容颜生动,一直挂在家里墙壁的镜框中间,她多少次跟我们摆谈过此行的种种见闻。她老人家这些年也曾随老年组团队旅游过北京等地,但这些过往的观感都无法与当年的那次江南之行相提并论,因为西湖的碧波和堤上的垂柳、弯弯的石拱桥,还有高高的塔影,早已在她心中坐化成恒美的回忆。
       我与母亲最美好的回忆,则是我一边狼吞虎咽吃着她做的饭菜,一边给她读远方亲人的来信,我读一段,她认真听完,再前后想想,我端碗拿筷刨一气,又再读,她又再认真听。如此反复,一般信读完,饭也吃好,两不相误。当我打出幸福的饱嗝时,母亲也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母亲一病就是四年,从双脚麻木、言语含糊到四肢僵硬、直至卧床不起,受尽病痛折磨。想来真是惭愧和汗颜,有次过年时我竟然笨手笨脚不知道怎么帮母亲摘下假牙来清洗,真的是一个不孝之子。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还在外地成天瞎忙着。母亲直至临终前,思想意识都很清晰。早在一年前,她就断断续续安排好了所有身后事。   
       生命苦短,来如朝雨,去似微尘。七月流火的时节,母亲安然走了。母亲生命的梨花,绽放了7 8个年头。她从初一走来,又从初一走去,我知道她是有心有意要把这十五的圆满啊,留给我们三弟兄,留给这个世间所有的亲朋好友。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河流如何改向,双河,你曾经流淌出我母亲的绚丽和骄傲。
       双河,你是我心中永远汩汩流淌的泪水。。。。。。


                                                                             2011.08.01.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12-7-30 17: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眼间,母亲已离开我们一年了,时光总是让人在突然想起中唏嘘不已,并生出不安和愧疚的心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先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让人尊敬的老人,一位令子女骄傲的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母亲让我敬佩的是她从不因家贫而气馁,不因家境趋好而冷落乡下的亲戚。我记忆中,一到星期天中午,家中常有赶场的乡下亲戚来吃饭,少年不谙世事的我,有时不想同桌共食,母亲背底下不知说叨过几次。济人须济急时无,她不止一次当面让我掏钱,借给乡下的亲友拿去买几包化肥什么的,而不在乎别人什么时候还钱。母亲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帮着别人,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总在母亲生前身后念她老人家待人接物的好。


世上少见的好毌亲,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苦短,来如朝雨,去似微尘。七月流火的时节,母亲安然走了。母亲生命的梨花,绽放了7 8个年头。她从初一走来,又从初一走去,我知道她是有心有意要把这十五的圆满啊,留给我们三弟兄,留给这个世间所有的亲朋好友。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河流如何改向,双河,你曾经流淌出我母亲的绚丽和骄傲。
       双河,你是我心中永远汩汩流淌的泪水。。。。。。




纪念毌亲逝世周年的佳作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2-7-30 18: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唱唱)好!久违的文字依然真情感人,母亲也不惊天动地,却在笔墨间浸透她在儿子心中的地位,令人敬佩的一位母亲。写出来就是孝了,老杨不必自责。

——这篇散文是首尾呼应的佳作,蕴含散文必须的元素,人物刻画和情感轴紧密相扣,脉络清晰,情节朴质而有节制,个人推荐一下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善良、勤劳、慈祥、能干的母亲,

母亲的爱点点滴滴都是孩子心中永远的记忆。

她的品质和留下的美好回忆,是给晚辈最朴实无华的财富。

平实、质朴的语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问好昌GG,好久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这篇文章似曾相识,

像是在先前也念过昌昌写下的这篇字。

此刻再次读起,却是觉得昌昌在思念母亲。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河流如何改向,双河,你曾经流淌出我母亲的绚丽和骄傲。
      双河,你是我心中永远汩汩流淌的泪水。。。。。。”


可我不想伤感,我愿说双河,流淌出母亲的绚丽。

恩,是绚丽的。在这第九个年头,思念依旧如此绵长,

而关于母亲的记忆朴实却绚丽。

昌昌,好久不见你。愿你一切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星星小倩 的帖子

小倩,唱唱写着是  2011.0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