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52|回复: 5

中国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9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幸生于祖国的原野
千百万年无名无姓
直到茫茫楚天云舒云卷
有人称我为蕙芷
我青春的枝叶和根脉  
疯长在江南赭红色的疆土

我有幸长于祖国的水岸
曾经默默生活在民间
直到刻我名字于中原的甲骨  
我携清香涉过长江
来到黄河  先哲们佩于香囊
我和他们一起长成谦谦君子

我有幸飘香于祖国的诗篇
和好朋友孔子、屈原、李白
住进诗经、楚辞和唐诗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我在众口里传诵  
却在千年的温婉中迷失
美丽的韶华经不住冰霜和干渴

中国兰  我有幸装点祖国的梦境
那生动而茫然  清晰而迷惘的生活
使我怯懦、内敛、高洁和孤傲
屡屡被风沙吹散  被马蹄蹂躏
案头静静摆放着我虚幻的影子
真正的我渴望像远古那样
自由自在根植于广阔的北国和江南
恣肆放纵  把兰香弥漫海角天涯
发表于 2012-7-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于高处舞蹈了,形同赞颂式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小宇。
我是想说:兰就像中国人,从蛮荒的恣肆生长到所谓的文明礼仪,从民间到文人的吟咏,得到的是高洁和孤傲,失去了自由和创造。摆在祖国案头的兰是文人虚幻了的影子,真正的兰是自由生长在辽阔大地的人民

[ 本帖最后由 张湛林 于 2012-7-29 10: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张湛林 的帖子

我不是说诗歌不好懂。你的诗歌好懂的。可能,你误解我说的意思了。我是指怎么写,不是说你写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立意不错。情绪饱满,引人心潮澎湃。

感觉作者说的太多了,直白的浅露相对的就削弱了读者的回味、参与和再创作的空间,同时主题多元层面的感应和辐射力也受到阻碍和限制。


好像适合朗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迷雾姐同感,作朗诵诗未免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