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04|回复: 6

[散文] 女山纪略 (贡发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山纪略

贡发芹

女山,原名玉环山。山体呈盆状,从天空鸟瞰恰似一只玉环浮在水面,形态优美壮观,故又名玉环山。
清康熙《泗州志》载:“玉环山,县西八十里唐兴乡内,又名女山。二女庙在上,祈嗣者祷之。昔多题咏。”
清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载:“玉环山,治西八十里,一曰女山。《寰宇记》:‘山在招信西二十五里。状如环,形势回旋。’乾隆志:‘在唐兴乡。’”
女山,古称女儿山,位于我国郯庐断裂带中段南部(江苏泗洪至安徽明光以南地段),由于地壳运动,约在150万年前自地下40公里处喷发大量岩浆淤积而成。它坐落于明光市女山湖镇境内西部山东、山南两村交界处,距明光市25公里,海拔高度101.5米,景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形状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半岛。
女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火山口虽经漫长岁月风雨剥蚀,地貌仍保存完好,个性特征明显,历史悠久,是观光旅游和科学考察研究的理想场所,游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2004年1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女山为省级地质公园,现属AA级风景区,正在争取升格为AAAA级风景区。女山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天然古火山公园。
女山距离我的故乡杨套不足3公里,我小时候经常在山上打猪稞、拾草砍柴,特别是10岁至12岁时曾在山上放牛3年,跑遍了女山每一个角落,我自信自己对女山的一草一木和景物典故都是了如指掌的。下面依次一一记述。
                  女山公园雕塑
进入女山地质公园大门,沿宽阔的水泥大道步行100米,即来到女山地质公园雕塑跟前。该雕塑色彩鲜艳,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浑然天成。雕塑四周是地板砖铺就的小型广场,广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角有4块碑刻,内容是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遥感信息实验室主任、安徽省要干考古工作站站长、博士生导师王心源先生撰写的《女山地质公园记》。文章记述了女山的形成过程、地质特点、科考价值及四季景观,文字整饬,语言优美,颇有欧阳修《醉翁亭记》韵味,花上10分钟左右之间读完《女山地质公园记》,既获得一次美的享受,也对女山有了大概了解,并从此开始游山。
龙躺沟
读完《女山地质公园记》的最后一块碑刻左拐20米,向西穿过一道长廊,就来到女山第一个景点龙躺沟。相传天上有九条龙戏水,降雨滋润天地,唯有一条龙不戏水。玉皇大帝非常生气,就下旨把懒龙从天庭推下人间,将大地砸成一条大沟。据地质学家考证,女山位于郯庐断裂带上,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炽热岩浆从女山东首冲开一个缺口,涌向东方,沿途4公里地面被岩浆熔化,形成一条宽大而深的大沟,像一条懒龙弯弯曲曲躺在地上,所以叫龙躺沟。当时火山爆发时涌出的岩浆聚在4公里外的女山湖岸边凝结,形状像一只头朝东方大乌龟,正欲爬向河中,当地人称作龟山。原来龙躺沟自女山北山南面山脚下四分之一处延伸至龟山南侧凌云圩入女山湖。随着时代变迁,龙躺沟中间部分渐渐淤实,只剩下东面缺口一段。后来,当地在缺口处筑起一道大坝,在缺口东段近300米处又筑起一道矮坝,形成两个水库,山里叫大水库,山外叫小水库。现在人们只能看到两个水库之间一段龙躺沟了,春夏之间,沟两边绿草青青,小溪蜿蜒其中,酷似懒龙躺在绿茵丛中。
仙人洞
龙躺沟南面高约40米的山壁就是仙人洞,洞在山崖之上。原来山洞有几间房屋那么大,10多米见方,悬在山壁上,一层一层的,像一个楼阁,因此又称仙家楼。传说山下有一个姚姓青年,是一个秀才,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称姚半仙。姚半仙一次为求取功名,山上烧香,见仙家楼朱门虚掩,就信步走进楼内,见楼内两个二八少女坐在石桌旁对弈,双方厮杀到难分难解时,姚半仙突然叫好,两少女受到惊动,当即和棋告终。她们经过审视盘询,觉得姚半仙是可造之材,就答应教姚半仙习文练武,一年后,姚半仙乡试果然高中举人,当他前来道谢是,两少女早已离开。原来她们是仙人,专门来辅导姚半仙的。姚半仙当官以后就将这里取名仙家楼,后来有人以这里是少女给姚半仙讲课之处,改名讲堂岗,当地百姓则称之为仙人洞。1973年仙人洞山壁被炸掉长50米,宽15米范围,取石用于修筑邵北路,山壁后退15米,原来巨大楼状洞口已不存在,现在山壁上只保留下几个小洞。有人可能会觉得仙人洞名不副实,但山壁剖面是了解火山喷发、岩浆凝固等相关地质知识的很好去处。
玉环池
龙躺沟向西是一道南北向大坝,堵住了环形火山口东面的缺口,使得整个火山口形成一个堰塞湖,山上雨水全部聚集其中。大坝修筑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取名女山水库,今命名玉环池。池水面积并不固定,随雨量大小而变化,最小时不足500平方米,最大时近万平方米,有几年发大水,池水均从无蚊处和二娘庙之间洼地大量溢出。玉环池水质始终清澈明净,从未干涸。泛舟池中,置身山水之间,回归自然,欢声笑语在山谷中回荡,长久不息,其乐无穷。
无蚊处
玉环池大坝南端紧接无蚊处,也就是仙人洞上方约40米高的山坡顶部约800平方米的平整开阔地。这里终年树木苍翠,青藤缠绕,清爽宁静,仙气十足。特别之处是这里长年没有蚊子,是周边百姓夏季纳凉的最佳去处。当年无电岁月,三伏盛夏,蚊蝇肆掠,人畜倍受困扰,无法入眠。周围村民就抱起苇席到无蚊处休憩,还有人将耕牛也赶到这里,让它们夜晚免受蚊子欺凌。大人天刚亮就回家下地干活了,小孩子往往睡到天太阳老高时才醒来。人们都传这里有一股仙气,蚊子不敢来。据专家考证,因地下存在硫磺,气味浓烈,蚊子才不敢近前。
女山庙
无蚊处西南50米,即南山东端山麓,有一数千平方米平地,柱基石础随处可见,瓦砾遍地,这里就是女山庙遗址。女山庙原名二娘庙。二娘庙年代久远,具体时间无考。有说南北朝,有说唐宋,也有说是元朝。传说明代后期,泗州大水,有一贫病交加的老者携两个年少女儿逃难到玉环山下村庄歇脚,庄子上一个恶少看上老者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并欲强行霸占,身体弱不禁风的老者上前论理无效,被活活气死。两个少女走投无路,又不忍老父暴尸野外,就提出条件,只要恶少披麻戴孝,把老父安葬在玉环山,就嫁给恶少,恶少一切照办。两少女又提出要在父亲坟前守孝七七四十九天,恶少被迫应允,但派人严加看守,到了四十九天夜里,两少女见无法逃脱,就双双自尽父亲坟旁。当地百姓十分敬仰二女的孝行和贞洁行为,就自发捐资收殓了姐妹俩,并修庙纪念她们的忠贞气节,取名二娘庙,也叫女儿庙,并把玉环山改名女儿山。后来人们为顺口起见,就把“儿”字省去,就叫女山了,二娘庙也就被人们称作女山庙了。据说女山庙范围很大,傍山面阳,视野开阔。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飞阁流丹,参差分明,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庙前筑有七级台阶,象征佛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香火旺盛,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佛教胜地。清朝末年,因避战乱,僧侣四散,香火随之断绝。民国初年,寺内建筑已基本倒塌,变成断壁残垣。后来砖瓦石料,又被当地林姓富绅征去筑碉堡、建房子,取之一空,只剩下一片废墟。欣闻有关方面正在谋划复建。
醉仙处
    自女山庙向西攀到南山顶部中间,是一片平坦之地,往西长150米、宽10多米范围内遍地都是一种香蒿,香蒿非常密集,能长到半人深,自春天到霜降之前一直散发着特别浓烈的香气,很远就可以闻到,走到近前,香气更加馥郁,沁人心脾,让人如痴如醉。随季节的变换,香味和浓烈程度各不相同。由于这里香蒿醉客,神仙来到这里也会被陶醉,故称醉仙处。
瓢舀井
自南山顶部中间醉仙处往南下行约300米处,有一个泉眼,人称瓢舀井。泉水常年不枯不溢,里面的水只够一瓢,舀过一瓢倒进桶里,泉水马上浸满,又够舀一瓢的了,但你却始终舀不完,因此人称瓢舀井。又因它的形状似葫芦瓢,所以又叫瓢儿井。据考证,这里是女神庙僧人日常用水之地。井的周边有较深的石痕年轮,据此推断,当时庙内僧人是不少的。我小时在女山放牛,早出晚归,渴了常与伙伴到瓢舀井喝水,泉水清凉甘甜,十分解渴。已有30多年没有到过瓢舀井了,不知泉水是否依旧?
观景台
醉仙处尽头,南山向北拐弯处,是一片开阔地。这里建有一个观景台,是观看火山口最佳之处。站在观景台上,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公里的环形女山古火山口,火山口中心火山喷溢通道中岩浆冷却退缩形成的火山洼地以及洼地中的玉环池一目了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到女山火山口特征:火山口表现为火山洼地,火山围墙,倒置火山锥,这一切都是女山仅有的。另外,还可以观览女山北山树梢万只白鹭 上下翻飞、悠然盘旋、自由翱翔的奇异景致。               
                     蝴蝶谷
香港誉满全球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他的代表作《倚天屠龙记》中描写了武当拳鼻祖、武术泰斗张三丰之徒孙张无忌中恶人玄魔神掌,生命围在旦夕,张三丰以他八十年功力也无法救治。经高人指点,张三丰与常遇春带着张无忌自汉口出发,沿江而下,至集庆(今南京)改道,直奔皖北,来到女山蝴蝶谷寻找仙医“胡青牛”疗伤过程。金庸从未到过女山,女山蝴蝶谷在哪,无人知道。后来有人就将观景台至观湖亭一段林荫路取名蝴蝶谷。这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梦追忆之处。
观湖亭
蝴蝶谷的尽头是女山观湖亭,始建于2002年,六角螺母形,六根红柱,支撑着六个飞檐翘首,很是壮观。观湖亭位于女山西北部顶端,是观览女山湖全景最佳处所。游人手扶栏杆,极目远眺山西湖面,视野无遮无碍,湖光水色,尽收眼底。远处天水间相接,烟波浩渺,成群的白鹭悠然翱翔在宽阔的湖面之上;近处碧波荡漾,金光闪闪。白天机帆船来往穿梭于主航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气象万千,渔歌互答,此起彼伏,情景祥和;夜晚渔火点点,若有若无,如梦如幻,别具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烧香路
自观湖亭西下到女山湖边是一条阶梯路,约有2000米,三分之二为水泥台阶,修建于2004年;近湖三分之一,坡度较小,为原始小路。这条路是女山湖渔民和水路香客到女山庙烧香拜佛的必经之路,当地称之为烧香路。跋涉在烧香路上,停步喘息之时,可观览西湖风光,水天一色,美不胜收。
珍珠泉
   烧香路接近湖边南侧有几处泉眼,泉水渗出有如珍珠滚落,在太阳照射下,熠熠闪光,故名珍珠泉。相传是张果老骑驴经过此地,口渴难忍所凿。泉水晶莹透明,常年不断,供人饮用,味道甘甜,清凉透彻心田,喝饱了还想喝,是特别理想的天然矿泉水。
鱼鳞坡
珍珠泉再往南有一段特别的石坡,接近女山湖湖面,石坡均是鱼鳞状,好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一个鱼身部位鱼鳞,故称鱼鳞坡。具有很高的地质考古价值。
                                赤土坡
鱼鳞坡向南约200米有一处山体裸露,石头和土快都是红色的,这里就是赤土坡。清光绪辛卯《盱眙县志稿》载:“乾隆志”:‘其西有赤坡,坡在女山之西,土色俱赤。’”即指这里,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考古之地。
女山漂石
古火山喷发时的岩浆形成了大量的玄武岩石,其中一种石头叫漂石,也叫浮石,呈峰窝状,内多小孔,重量极轻,放置水中,能漂浮水面,随风移动。人们常说的“石沉大海”在女山是得不到全面验证的。这种石头里面含有特种矿物质,具有特别的吸附作用。以前当地农民都吃井水,用桶挑回家存放在水缸里备用。水缸到秋天要腾出来腌菜,因为咸菜是当时农民日常饮食的主菜。腌过菜的水缸来年夏天盛水一天水就会发臭,产生异味。后来有人发现,把女山漂石放到水缸里,水一个月都不会变味。于是家家都拣有漂石备用。原来女山漂石到处都是,后来渐渐稀少,加上女山成为景区之后,来此游客必拣漂石带回纪念,现在漂石已很难找到,只有带着工具在山西头烧香路两侧才有可能挖到。
女山峰
返回观湖亭向东行走至北山顶部中间,即到达女山最高处,海拔101.5米的女山峰。站在女山峰上,视野开阔,放眼远眺,极目四方,山下村落、田畴、湖面、平原一览无余。这时你会感到天高地迥,宇宙无限,心胸也随之博大起来。
何老坟
从从女山最高峰南下300米,有一座坟墓,人称何老坟。何老爷坟修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何老坟里同时安葬了两个男性,原因不明,传说是泗州城内何员外父子。何员外原是朝廷官员告老还乡的。何员外病故后,家人找来阴阳先生,寻找安葬之地,阴阳先生说女山北山南面朝阳的半山腰中有一块风水宝地,何老爷葬在里将永保后世子孙代代做官发财,何员外儿子非常高兴,当即决定将老父安葬在这里。但是阴阳先生说,如将何员外安葬女山,远离祖茔,太孤单,何员外必须有人陪伴。安葬时必须准备两口棺材,何员外会在途中将儿子招去陪伴。何员外儿子半信半疑,但他是个孝子,就照办了。果然途中,儿子暴病身亡。应验阴阳先生说法,父子共葬一穴。何老坟占地约40平方米。东西适中,上下匀称,全部用糯米汁、石灰和女山东面龟山上的铁石渣浇灌而成,非常坚固。坟内南北长约4.4米,东西宽约2.2米,高约1.6米。象征着生前辖四方,顶带、花翎齐全之意。该坟抗战时期被人盗过,1958年当地村民进入发现,两口棺材头枕北山、脚蹬南坡,并排停放在两只条凳之上。后坟被清理一空,但没有发现有价值遗物。现在进入何老坟,仍旧可以看见坟内左右及上方明显棺木印迹。
陡坡路
女山最高峰往北下到半山腰,出现陡坡,陡坡上有一条长近1500米的羊肠小道,鬼斧神工,刀削一般,蜿蜒崎岖,又陡又窄,十分难走,远看似一条彩带飘落在山上,人们称这里为陡坡路。走在陡坡路上,上望山势险峻,下望田畴纵横,但安全第一,得倍加小心,在这里必须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陡坡路形成原因不明,现在已被树荫覆盖,站在远处已看不真切,游人很少涉足这里。
蟠龙树
女山最高峰正北面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叫小林郢,庄前有一棵大树,树干底部直径约1.5米,高度接近20米,树冠足有400平方米,树龄超过500年,树荫浓密,遮天蔽日,每当夏季来临之际,引来百鸟争鸣,别有情趣。该树上有异花盘顶,下有古树盘根,冠名蟠龙树。树下有古井,井旁为通行道路,客商路过此地,都要小憩一会,然后再起程上路。游人站立树下,顿觉凉意嗖嗖,即刻消除疲劳,很是奇异。但蟠龙树车辆无法到达,游人自北山顶部到达蟠龙树有2公里路程,来回得两个小时;从山下绕路到达蟠龙树有4公里路程,来回也得两个小时。所以,女山1千个游客之中也很少有1个到达蟠龙树的。
葫芦池
    从北山最高峰一直向东,下山后即来到葫芦池。葫芦池就是龙躺沟下面的女山小水库,面积两千多平方米。2004年有关部门作了整修,特意做成葫芦形状,故称葫芦池。葫芦池四周为水泥台,池中养鱼,供游人垂钓。葫芦腰部建有一道拱桥,供游人观鱼和通行。越过拱桥即来到女山地质公园雕塑之前,整个游山行程到此结束。
地质博物馆
游完女山,回到女山地质公园大门,大门内北侧就是女山地质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实物和图片,介绍女山相关地质知识和世界有关地质知识,观看之后,会在感性基础上对女山有一个理性认识。
游览女山一般要花上一天时间,仔细观赏探寻,认真听取讲解,才能全面了解女山,才能了解精髓。
                   董塘水库
离开女山地质公园大门返回时,可以顺便游览一下女山东南500米处的董塘水库,这个水库面积约500亩,修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用于灌溉养殖。2011年国家投资对水库堤坝进行除险加固,全面整修,近1000米董塘大坝非常雄伟壮观,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伫立大坝,凝视绿水,回首青山,仰望苍穹,俯瞰田园,诗意会从胸中油然而生。现在董塘水库除了灌溉养殖外,还是观水、游泳和垂钓佳处。
王摆渡
如果是自驾游,时间充足的话,游人出了女山地质公园大门到邵北路左拐,驱车向北行驶3公里,来到到女山湖南岸千年要津王摆渡,这里是泗(州)六(合)古道必经之渡,传说是五代后梁大将王彦章微时摆渡之地,也是王彦章大战晋王麾下猛将李存孝之处,了解一下王摆渡的历史和现状,也会有很多收获。

2012年7月14日-15日初稿于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
2012年7月18日二稿于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
发表于 2012-7-20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火山口虽经漫长岁月风雨剥蚀,地貌仍保存完好,个性特征明显,历史悠久,是观光旅游和科学考察研究的理想场所,游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躺沟
:相传天上有九条龙戏水,降雨滋润天地,唯有一条龙不戏水。玉皇大帝非常生气,就下旨把懒龙从天庭推下人间,将大地砸成一条大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环池水质始终清澈明净,从未干涸。泛舟池中,置身山水之间,回归自然,欢声笑语在山谷中回荡,长久不息,其乐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洞
——传说山下有一个姚姓青年,是一个秀才,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称姚半仙。姚半仙当官以后就将这里取名仙家楼,后来有人以这里是少女给姚半仙讲课之处,改名讲堂岗,当地百姓则称之为仙人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蚊处
——人们都传这里有一股仙气,蚊子不敢来。据专家考证,因地下存在硫磺,气味浓烈,蚊子才不敢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女山庙范围很大,傍山面阳,视野开阔。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飞阁流丹,参差分明,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庙前筑有七级台阶,象征佛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香火旺盛,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佛教胜地。清朝末年,因避战乱,僧侣四散,香火随之断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