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浅谈阅读「木偶、木头、木棉」三木合一之意象写作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5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激情!
花无法比较两地的理论环境,但可以想象,内地的文理污染要严重的多,什么"能指所指,幻化发散,张力和场…等等,各种花词多不胜数,无人约束,实际上大多都是偷梁换柱,每个写作者,人手一套组合,弄得泱泱诗国,不知诗是什么样子的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2-5-15 08: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刚刚从家乡出来,应该对家乡的事有所了解,你来的那天,经过那户雕刻精美的窗前时,看到那棵梅花开了吗?
(实际上不能这样读,因为作者使用的是倒叙手法,其中”应知故乡事”的事当指花事)

这首诗看似随意,实则蕴藏玄机,只要读出第二句和“绮窗”的意味来。
“应知故乡事”这个句子既可作陈述句,也可理解为疑问句,而”绮窗”是诗人特别加于强调的。抓住这两点,我们来情景再现。

很意外,诗人家中来了位客人,客人是从老家来的。
招待过客人之后,诗人开始探问家乡的变化。
然后就问客人,来的时候可否看见诗人种在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这是第一层推演
还有第二层
客人的回答有两种,一是看见,二是没看见,诗人没写询问结果,那么,寒梅开不是未开呢?透过第二句的“应知”和第三句的”绮窗”答案应该是:客人不知道。理由是一二句可这样读,”你才从老家出来,应该知道梅花开了没有呀?
可客人一再摇头说:没看到,诗人怕客人记错,又特意提醒他:我家那扇窗户很好看很精致的。

因为诗人隐藏了答案,所以还可进行第三层推演,
诗人带着满怀郁闷从客人房间出来。
诗人的郁闷是可见的,如果梅花开了,他能找回一丝安慰

剖开这首诗的诗意,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是将乡愁寄托在寒梅上,但艺术表现,寒梅不是重心所在,诗人是在用整个探问过程来抒发内心情感的。
而推演结果是读者要去补允的,否则就没有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力了。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2-5-15 16: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在努力中,先提提——问问千千好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细致,体贴,到位,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