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妙妙

[其他] 【5月征文】 夸夸我的家乡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征文】海滨之城

海潮涌呵涌呵        
它们涌不上海岸
人潮却汹汹地涌来了
人们欲享受这五月假日的盛宴
街头人头躜动
车辆慢吞吞移动
夜晚的彩灯光辉灿烂
夜空的繁星仿佛数不清的外星人的眼睛
奇怪着被温室效应炙烤着的欢乐着的地球人
哦,故城,浪漫之城!
魂牵梦绕的海滨之城!

[ 本帖最后由 萨嘛喇之子 于 2012-5-4 13: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征文]小山村的七十二变
福建/王林晖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很久没有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啦,但是它却时刻萦绕在祖国大陆的上空,时刻萦绕在整整一代人的心中,成为社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主旋律。

苍茫的天空风云变化,辽阔的大地也风起云涌,春雷呐喊,万物舒腰,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欣欣向荣,就如孙猴子一样,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一个转身,七十二变。

我出生在那个特殊而即将结束的时代,经历着社会的巨大变迁,细数着改革大潮的浪花,品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着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当曙光升起的时候,天空早就变得一片湛蓝,一缕春风,悄然无声地拂拭着神州大地,让万物瞬间苏醒,百花刹那绽放,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妍斗艳。

当年村前通往324线的一条泥泞不堪的田间小路,如今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324线国道这个小家碧玉,也由一条两车道的柏油路,摇身一变,成了大家闺秀,一条六车道的宽敞明亮的水泥路。更有城里来的时髦姑娘——高速公路,曼陀罗般的婀娜身段从村中婆娑穿过,让人们体会到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憧憬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些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来的,改革之风让偏僻的小山村波涛起伏,白浪翻滚。

房子呢,记得小时候村里到处都是一层层矮矮的瓦房,一个个龌龊而卑贱地畏缩在大山脚下,现在却是怎么找也找不着了,它们艰难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彻底地从这个世界消失,仿佛知道自己已经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似的,于是羞涩地,匆匆地,圆满地,画上了属于贫穷轨迹的句号。如今有了钱,村里的人们便竞先地盖起了金碧辉煌的别墅,贴满绚丽夺目的墙瓷。这华丽的衣裳,再加上琉璃瓦的皇冠,压根儿就是一个皇后或贵妃的模样,雍容华贵,仪态万千。

人们的出行,也由最原始的十一轮——步行,变成了最先进的小轿车,虽不是什么宝马,大众,劳斯莱斯的,但一辆十几万元的夏利,保时捷,雅阁,也有了。中间经历了从自行车,至摩托车,又到汽车的巨大而快速的变迁。村中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生活的日新月异,新事物的新陈代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衣裳花花绿绿,一个个乡村女子不再是衣裳打着补丁的朴素腼腆的女孩,而是穿着得体,手握三星手机,落落大方的时尚姑娘。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七十二变,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更重要的是新型农民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经济一套又一套,起初我懂事的年纪,那时农民都以种植业为主,山上种满了密密麻麻的荔枝树,山下是大片的柑桔。后来水果不值钱了,村里便兴起了采石业。再后来随着机砖厂的建立,采石业的没落,村里的农民就开始养起了虾池,又布置了花卉,现在整个村子宛然就似一个大花园,里面各种奇花异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花商云集,车水马龙,把这里的花卉销往全国各地,既绿化了道路,也美化了城市。

我还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叔公家的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为了看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大家都得早早地搬上凳子,坐在那边排队等候,整个院子就像看戏一样热闹。现在哪家哪户没有电视机呢?不是平面液晶,就是电脑DVD。现代科技走进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

当然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观念的转变,最让人欣慰的是,村里也有家长开始请起了家教,还把孩子送到最昂贵的私人学校,虽然做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最起码证明一点,那就是人们的教育观念在改变,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惜花血本培养,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重视教育,社会就有了发展的希望,前途就会一片光明,还有什么比这更振奋人心的事吗?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乡村充满朝霞的希冀呢?

当村中再次升起火红的太阳时,小山村还会迎来新一轮的七十二变……

作者:王林晖  笔名:蚊子夫妇
通联: 363218   福建省漳浦县官浔中心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家乡美征文,让我眼界大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州花毽

文/雪橄榄
   
    青州,古九州之一,地处东海、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今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历史上寇准、范仲淹等许多朝廷重臣曾官居此地,也曾哺育过黄庭坚、李清照等众多社会名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名胜古迹颇多。

    先不说云门山巅镌刻的高7.5米的著名的“寿”字,大气磅礴,年代久远,单是这儿时记忆里的小小花毽,随着人们的轻盈身姿轻舞飞扬,就在青州的街头巷尾、广场、公园,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近几年来,踢毽人用心制作的花毽,用情丝缝制的毽靴,更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像一只只彩蝶翩翩在美丽青州的画卷上.........

用几枚古代的铜钱
做念的躯
採几片雄鸡的羽毛
插上思的翼
剪两片软软的胶皮
圆牵挂的足
扯一条相思的红线细细缠绕
把思念和牵挂紧紧相连

每一次的飞起
是儿时对飞翔的渴望
也捎去我对童年的呼唤
轻轻泊在脚面
像一只彩蝶
又像久别的情人
温柔地贴在头或双肩

我追逐着你的方向
你飞舞在我的眸间
一不留神
光阴,露出了风
从此,我就再也没找回童年

踢毽

花毽轻飞似蝶翩
娇媚身影人人羡
毽飘身游舞姿美
身心愉悦享清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征文] 夸夸我的家乡美《南方人的异乡情》

杨望远
        
      1
        江南五月的傍晚,晚霞的血色凃抹澄明的天空。我看到一朵凋谢的红花和一片黄叶一起在风中坠落,悄无声息。
      叶落归根,花落成泥。不见扶锄的葬花人和采蜜的蜂影。花魂梦见秋天饱满的果实。梦见盘踞土地的根收留了它的忧伤。
      江南五月的傍晚,女人牛仔短裤下裸露的秀腿和男人黑背心后隆起的胸肌是一道迷人性感的风景线。

          2
        这个五月,我在潮湿的海滨城市温州,枕着海浪沉闷的涛声,梦见被油菜花染成金黄的青海草原。小孙女的短裙如彩蝶舞动春风,她放飞的鲤鱼风筝在骤雨中断线。
    青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是南方的弃儿。在饥馑的年代,高原的黑青稞面糊糊和野菜养育了我的肉体。我们这些“盲流” 到边地的年轻人,虽然肚腹空虚。但却在课堂上得到了充足的精神食粮。

          3
      外线工粗犷的线条和大漠中耸立的高塔很协调。我们站在塔顶用银线的琴弦弹奏献给光明的情歌。山鹰的翅膀搧动时代激昂的旋律,阵阵雷声敲响改革开放的鼓点。在倡导精神文明的大潮中,电力工人为物质文明的天空构架了真实的彩虹。
          4
      年少离乡老大归,南方再不是我梦中日夜思念的南方。儿时游泳的荷花塘已被填平修建为游乐场。百年石屋旁的大榕树和白鹤的鸣唱在岁月的底片中渐趋模糊。而水泥钢筋构筑的森林赶走了白云和小鸟的翅膀。
    现在,我和妻子在屋后的湖心公园草坪上练健身操。灰色水泥堆砌的丛林将我们包围。高楼的灯光如出轨的星星坠入湖面。使我想起在青海第二故乡夜巡高压线躺在草原上数天上星星的往事。我的心又飞到高原,在那宝石蓝的天空,我从来没有找到属于自己坎坷命运中的吉祥星座。
          5
      当我年轻力壮为开拓大西北像蚂蚁一样劳作的时候,我的亲人却远在南方。四年一次的20天探亲假,除去路途上的转辗,和父毌团聚也只有十来天时间。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这一代支边人大多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现在年龄大了,老夫老妻荣归故里,却沒有衣锦还乡的气度。和那些年入几百上千万的富亲戚相比,是属于精神世界富有物质世界寒酸的穷书生。幸而电力行业退休后尚有一份旱劳保收的退休金,除了游泳和唱戏之外有空还可到院校兼课赚点自留地上的零花钱。加上诗歌报论坛上的文字工作,生活节奏比上班时还要紧张。

               6
        但我的心却静不下来,时时要飞到相隔千山万水的青海高原。那里有我的独子和小孙女。和曾经拥有的或欢或悲的旧故事。记忆的死海又被五月的夏风激活了。
     五一那天,我和妻各自和相隔千里迢迢的青海亲友通话寒喧时,突然门铃响了。开门后,一班青年男女高喊着舅妈舅舅挤进门来。他们带来了几束玫瑰和礼品。也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妻子笑得流下了泪。他们都是妻子的干儿子干女儿。
     他们是一帮来自五湖四海为外甥女创造财富的打工仔,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他们不劳动了。他们要好好地吃喝玩乐一整天。

               7
       喝酒吃饭的时候,儿子打来电话,听说有这么多干女儿干儿子在家里玩,也很欣慰。儿子说:近来一直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堪察设计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前期工作。工怍很紧张,望我们保养好身体。
    一个在外甥女鞋企当厂长的四川白领笑说:你们儿子不会吃醋吧?我妻子笑得两頰绽开了两朶大红花。我想,有这么多干儿子干女儿和我们欢聚一堂。妻子一定是高兴地喝醉了。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2-5-6 2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征文】夸夸我的家乡美—我住景德镇
一《泥土》

瓣开五指,滑溜溜的泥土留下我的掌印。
母亲并不以为生长的这块土地那么快就带走我,三十几年的乡音、乡情。
五月的池塘还未听到蛙鸣,水声却哗啦啦荡漾着,一群女人在护城河洗衣闹腾。

终是习惯了母亲从父亲身上黏糊过来的泥土味,至今都还在新房摆着比青花瓷要丑好多的一打泥人。
母亲又该说我丢弃了父亲的手艺,这些从泥土提炼出来的艺术品,怎么可以说不管就不管了呢?

也许,生命本来就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这三十多岁的女人,钟爱的是一份最初的温暖吧!
抱紧眼前的泥人,闻一闻少女时期的芬芳,仿佛又回到了父亲的怀抱。他那双天天与泥土打交道的手,依然那么有劲,那么给力。好像家乡的厚望,栓住我一辈子的感恩戴德。

常常对着摆得整整齐齐的泥人自言自语:就算来世变成你们,我还是愿意选择民窑,做自己喜欢的泥土匠。
很多景德镇人都是这样度过风雨飘摇的岁月,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代人的梦想?

二《青花瓷》

三十而立,景德镇却立在一首歌的声音里让我久久沉思,日夜辗转,数不清记忆里的那些年轮。
官窑的红印泥送出去多少代土生土长的名人?当梦想成真的时候,我却躲在一朵青花里暗自发誓:官窑与民窑何须挂齿,同样是用双手塑造自己的故土,只要有人名扬天下,就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依然躲在一个属于自己的港湾,譬如父母那般的呵护下,我经营着自己的独家手艺。
让青花瓷的胚子灵性一些,让师傅们在旋转的感觉中体味时代的节奏;这多元的社会,这比江南还要江南的腹地,我将以什么来形容赞美你?

当我沉醉在我监管下出口给外国人的那些滑溜溜的瓷器时,突然发现,原来始作俑者是我的故土情结,并不需要我在瓷器上面画一朵青花,也并不需要我捧着一件瓷器细细地描摹。我只需在这个行当里呆着,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青花瓷,自古以来无数人铭刻在心的艺术品,或是大家沿袭下来使用着无数年的物什,怎么看都是我心中最清明的主旋律。我将毕生躲在青花瓷的背后,做一个地道的景德镇人。

2012年5月4日初稿于月半弯︶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里故乡》

作者:如云飞过

在鉴真出行的渡口浅浅一梦
便潜入唐朝。背一口袋的月光回家
摊在邗沟大王庙前,照亮吴王的壮举
洒进深深的小巷,引醉意朦胧的
富甲盐商,叩错东关街的雕花木窗
若是骚客,定会手扶观音山的青石阶
听古刹钟鸣,云天涛声
抑或把酒后的真言,打着舌卷
捎给五亭桥畔的琼花妹子

他乡,经年的泪越咸
那汪瘦瘦的西湖水便越甜
当春光朗润起来,长的足以翻越
冶春的围墙,探进个园的竹林、何园的
回廊,运河母亲已抑制不住情感的暴涨
那天,淳朴的乡亲为迎接一位伟人归来
他们饱满的乡情,研开了
诗人写“泊船瓜洲”的那方砚台
润透了“八怪”文房里,枕着千年水墨的江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征文】小溪

【5月征文】小溪

文/秦时月


    故乡的小溪,流得很长,流得很远。我不知道她的源头在哪里!也不知道她的尽头在何方!
       小时候,我问天上鸟过都知是公是母的爷爷,爷爷捋着山羊胡子,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溪的源头呀,在大山那边!小溪的尽头呀,在大海那里!"。那边又是哪边呢?大海又在哪里呢?我听不懂爷爷的话。可无论我怎么地刨根问底,爷爷始终没有给出一个令我满意的答案。小时候的我,常常这样想:我不能找到小溪的尽头,总可以找到她的源头吧!
    于是,在一个无雨的清晨,我和垸里几个玩得要好的伙伴相约,瞒着各自的父母,背上充足的干粮,踏上了寻找小溪的源头之旅。刚上路的时候,我们一个个豪情万丈,大有不找到小溪源头就誓不罢休之势。一路上,我们蹦呀,跳呀、笑呀、闹呀,把一串串银铃的笑声撒在了蜿蜒的溪岸,惊飞了还在憩息的小鸟,扑簌簌的活蹦乱跳,少数胆大的鸟儿还立定站在那儿,痴痴地打量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睁着诧异的眼睛,像是探究我们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刚翻过两个小山包,我们的腿肚子就开始酸胀发麻,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走不动。那些早晨还发誓不当狗熊的伙伴,不到正午就一个个瘫倒在地,任我怎么地好说歹说、鞭抽脚踹,就是不肯起来,几个年纪更小的伙伴更是哭爹喊娘地悔不当初。瞧着他们那副熊样,我知道,我这个总指挥是无论如何当不下去了,只好领着他们无功而返。
    那个夭折的计划过去了那么些年,但却是我心头永远亲切的回忆,每每想起来总是那么有趣,也夹带着一丝遗憾。每年春节回到老家,我们这些当年结伴寻找小溪源头的伙伴们总要凑在一起,谈起当年寻找小溪源头的话题,大家都是相逢一笑泯旧事,有的还装着浑然记不起来的样子,也难怪,谁个还会把儿时的“丑事”拿出来显摆呢?如今,我们这些儿时的伙伴一个个都开始变老了,有的已抱上了孙子,再没出息的也有了长得牛高马大的儿子或是金枝玉叶的丫头,他(她)们也都早过了我们当年寻找小溪源头的年龄。
    我们慢慢变老了,家乡的小溪也老了。每到清明、中秋、春节的时候,我们这些在外做事的山娃子回到家乡,大家总要去溪边看一看、走一走,寻找当年的记忆。如今的小溪已不成为溪了,当年的一泓清泉已完全枯竭、断流,再也听不到那潺潺的溪水声,代之以浓密的杂草,接天连地。当年垸里女人和小孩在溪边捣衣、嬉水的笑闹声已成了遥远的梦呓,我不知道是该为大自然这种畸形的变化而高兴还是担忧?总之,心里会时常泛起阵阵的酸楚和隐隐的不安。
    我可爱的家乡,何时能再现小溪清泉、潺潺流水呢?
(2013.5.6)


作者简介:张友琴(秦时月),男,现居武汉。1962年10月出生于鄂东大别山下的一个偏僻乡村。八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散见各类报刊,收入各种选本,偶有作品获奖。出版专著(合著)《给您一把金钥匙》。
写作理念:回到起点,没有终点。用文字慰藉心灵,用真情打动读者。我手写我心。
通联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九万方三村3—17号丁栋1单元302信箱 (中国人寿保险武汉市分公司宿舍院内)   
电子邮箱:zhangyouqin1962@126.com  
联系电话:13797076559   
邮政编码:430015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月 于 2012-5-6 18: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发一份在心情文字参赛。后面的简介拿掉吧~!

作者简介:张友琴(秦时月),男,现居武汉。1962年10月出生于鄂东大别山下的一个偏僻乡村。八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散见各类报刊,收入各种选本,偶有作品获奖。出版专著(合著)《给您一把金钥匙》。
写作理念:回到起点,没有终点。用文字慰藉心灵,用真情打动读者。我手写我心。
通联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九万方三村3—17号丁栋1单元302信箱 (中国人寿保险武汉市分公司宿舍院内)   
电子邮箱:zhangyouqin1962@126.com  
联系电话:13797076559   
邮政编码:430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在梦里

我所爱的家乡在哪里,真的不知道,千真万确的茫然。
对于我所生活的小城,不惊也不喜,意如我的神态。
我的故乡在那里,在梦里,在我流淌的血液里。

注定就这样走进这片土地,有大海有高山有一年如水的温婉。
头发是嫩绿的,在朝阳初升的早晨,假如你愿意你可以折一枝做成柳笛,柔软的嘴唇吹出曼妙的音。
薄薄的雾是我婴儿般的皮肤,四季轻抚的风织就成长的襁褓,热烈怒放,花朵,最真的笑颜。
在清澈明净的空气中,依旧一身棉制长裙,所依靠的家乡,只是一杯粗茶一口淡饭,袅袅环绕的烟火,是远离喧哗的山庄。

跟着相儒以沫的人,种下一二亩薄田,每天施肥浇水,芳香的泥土是我们相爱的床,满山遍野的橡树是我们种下的根。
每天看着白云淡定的天,爱,细水长流的绵延。
不论风雨飘泊花开花谢,家乡都有我驻脚的草屋,挡风挡雨平静似海面。
在可以畅游的海里,那些小鱼小虾小螃蟹,那些多姿的海草海星海贝壳,心海荡漾的符号,有着妙不可言的质感。
默默的把它们暖在手心,跟它们对话,在这如意的氛围里,我们像朋友像秭妹,这家园不可分割的分子。

当花儿开得正爆裂的时候,林间是最清新的,阳光是清凉的,它透过树叶缝隙漏下来,照在身上那么亲切,此时是安逸的平静的。
跟我爱的人,种下大片的桃树,杏树,枣树,苹果树,这些甜蜜的果实都是我的孩子。
不用早八晚五的出入工作的地方,不必跟一些烦恼打交道虚寒问暖,在我自已圈定的家乡里,植一份热爱种一把诗情画意的文字。

依旧画着我的画儿,红的粉的绿的,把世间的缤纷揉搓再揉搓,灵珑的笔尖就有了仙韵跟思想。
画好的画不挂在墙上欣赏,宁静的夜色里,将这些有灵气的色彩趁着浓浓的月光。种在院落里,山脚下,还有故乡的小溪旁。
当那些花儿开的时候,这些种下的美丽,也会跟着一波接一波结出漂亮的心愿。
这些上层的情感无时无刻不装典纯净的心房。
生活在这样的家乡,无语泪湿紫手帕,那盈眶溢出的颜色是薰衣草的花语,那香气将嵌在我有生之年的骨缝里。

我所爱着的家乡在那里,真的不知道,千真万确的茫然。
对于我所生活的小城,不惊也不喜,意如我的神态。
我的故乡在那里,在梦里,在我流淌的血液里。

201258

[ 本帖最后由 一缕悠香 于 2012-5-8 01: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陵山赋》
文/丑乙

  壮哉,马陵。
  泰岳脉尽,逶迤丘砂,北起兰山,南止骆马,山水浩浩相接,刚柔并济精华。山名缘起,形为奔马。逶迤苏鲁,毗连海峡,蜿蜒八百里,绵亘泱泱华夏。山不在高,凝如丹霞。水则通灵,旖旎玄化,聚江南之风雅,揽江淮而豁达。
  马陵形胜,争者兵家。齐魏争雄,孙胜庞薨,韩公灭单,曹操伏杀。更有宿北大捷,建国之伟业,陈帅激情挥墨,敌尸埋山下。
  美哉,马陵。
  青山绿水,自然天成,水墨山川,江北巨画。远望,丘陵岩壑,妖娆多姿,色泽红紫,灿若朝霞。近看,竹林耸翠,柳莺含烟,玉树琼花。逆步,曲径通幽,迂回蜿蜒,寺宇屋舍,天施秀画。
  有亭立于山腰,绰约窈窕,秀丽娟娟,姿容淑葭。登临其上,草木参簇,山花相间,藤绕簇爬。脚下,峭壁色赭似丹,烟树满谷繁叉。极目,峰峦迭翠,虚无缥缈,似欲羽化。
  亭旁有泉,离寺百步,溅珠迸玉,空谷传音,水动声雅。泉旁有洞,藏于山腹,壁凿三仙,形态可夸。洞旁有湖,湖碧山斜,婀娜尤美,波摇影纱。湖畔有寺,隐于幽谷,暮鼓晨钟,扬之梵迦。寺旁有楼,錾雕磴磉;飞甍翘首,轩宇挺拔。
  天赋其秀,地造奇葩,引无数骚客著诗话,游踪步可见,石刻立摩崖。乾隆六下江南,三幸銮驾,留有诗篇“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并御封“第一江山”;刘庸宜园夜读,书“读书煮春茶”;倪瑞璇叹世道,赋诗《咏蛙》;蒲松龄著《聊斋》写《三仙》,万古流传百家。
  悠哉,马陵。
  淮北胜概,景致纷呈,谌称绝佳。律院暮鼓,司吾清晓,龙泉夜雨,仙洞云壑,龙沟藻发....观流水湍湍,人影憧憧。或结伴携侣,言笑磨牙;或与蝴蝶相约,嬉戏逐花。曰:若得修闲,赏竹,听雨,漱泉,品茶,定客留人家。
  胜哉,马陵。
  赏游名山,春色无暇,草成此赋,诗思勃发。感造物之神奇,叹笔墨之浅杂;喜今朝,山河重整,文化之繁华;看明日,锦绣中华,经济之腾达。
  
地址:江苏省新沂市锦绣茗苑2-1-1102信箱 张建 (收)
邮编:221400
邮箱:yuanshanjianzi@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征文】《我的家乡》

我的家住在依山傍水的曹娥江畔。看惯的风景,很多时候人会麻木到熟视无睹。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公张彦平来到我的家乡。
湿润,是这个城市的特点。江南的水乡,充沛的雨量使外乡的来客欣喜若狂。
老公说: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江南的女孩皮肤光滑如凝脂。这里长年足够的雨水滋润着万物,看在眼里的山更青水更绿人更爽。
一条江,养育一方人。曹娥江,不但连着东海,还接壤着钱塘江。
关于曹娥江,是有很多故事的。我知道的就有临江隐居在东山的谢安。谢安隐居期间尽享山光水色,这才有了后来的东山再起——淝水之战。
以少胜多,谢安足不出户,一边下棋一边从容指挥战事,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奇迹。
在《忆李白》诗中,就有:

不向东山久
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曹娥江,九曲十八弯,指石山崖刻的这首《忆李白》诗的弯道,可算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最佳写照。
曹娥江,到了这里转弯眼前就能豁然开朗。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原居民充分享受了江南人家的地理优势。
如今的东山寺,就是曾经谢安隐居地的废墟上新建的寺院。
每天,曹娥江潮涨潮落,寺院里晨钟暮鼓,来往的香客和水陆道场的诵经声不绝于耳。
曾经著名的导演谢晋,活着的生前就屡屡光顾这座东山寺。东山寺,不是我三言二语道得明白的,只有热爱禅学的修士亲临方能见识。
江南第一庙的曹娥庙,缘自于幼小的曹娥救父的故事。
曹娥当时不足15岁,为了寻找赶潮失踪的父亲,沿江嚎哭七天七夜,最后投身于曹娥江。
孝女曹娥感天动地,才有了后人杜撰的曹娥抱父尸体踏浪而归的臆想。
曹娥江的故事,我一时是讲不完的。各位有兴趣来玩的朋友,到了上虞自然就能领略到山水风景人文。
白马湖,现在的春晖中学,二、三十年代曾集聚了朱自清、冰心、丰子恺、李叔同等纵多文人墨客。
晚晴山房、杨柳小屋等景点,至今都是来上虞的文人必到的地方。
一条煤屑小路牵起的白马湖朗朗书声,走出了一代散文集家一代画家一代念佛不忘报国的高僧。
我的家乡,让我如数家珍。它的美,清丽婉约不失厚重。
把故事暂时放一边,再来说说上虞的特产。
白马湖的鱼、虾、蟹,雨水充足的淡水养出的绿色水产连同曹娥江的浪里白条一起鲜美在了农家的餐桌上。
四季鲜果,我能记忆的有长塘的春笋、下官的板栗、盖北的葡萄、陈溪的樱桃、二都的杨梅……
数不过来,也吃不过来。青山湖的有机绿色茶园,随时欢迎远方的来客品茗留香。
春天,沿江成片的油菜花香随风而舞;初夏,我最喜欢吃着豌豆、蚕豆到郊外听蛙鼓虫鸣。
江南吐鲁番的葡萄旺季,全国各地的慕名者云集上虞,那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家乡的朋友说:跑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四季分明风调雨顺无灾无害活得舒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青州(组诗)

文/踏雪

云门山(有卧佛之称)

万千岁月的积淀
整座山
凝聚成一尊佛
庄重、神奇

沧海桑田
烟雾缭绕中
深邃的目光,透过云层
尽显禅的博大精深

云门山的“寿”字

山,因寿而名
寿,因山而神奇

斗转星移
依然,金光熠熠
不老的愿望,随着
绵延不绝的香火
直入云霄

蜜桃

躲在层叶下
搔首弄姿
等待深秋的聘礼

香腮
点点落红
疑是美人胭脂

银瓜


比银金贵
赛过三月月光

幸福在弥河两岸
梦想涉足海外
甜透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征文】五月随想


茫茫心海,一缕暖阳穿越冬的印象,冬雪过后,便是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 。
立于树木之间,测量彼此之间的距离,一棵树一个人一片森林。


童音是一朵娇艳的花儿。
芬芳着祖国的每一处山岗、河流,田野和矿区。
童音是一滴晨露,清澈而透明,不染一尘。
童音是善良的,让丑恶的灵魂望而却步。
童音是一块璞玉,需要巧夺天工的工匠精雕细琢,才能闪耀人类智慧的光芒。


五月槐香,儿时的野菜喂养了饥饿和灵魂,当心存感恩。
一棵菜、一份怀念,野菜的故乡,在心灵的田园里葱茏的生长。


有雨的季节,翻越一个个山头,便是一处处美丽的风景 ,
澧河深处是沧桑,千年古镇,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
仰视山颜,父亲依旧的高大、伟岸,背起一座山,就是担起一份更深的责任和关爱
青春不老、一世情长,牵挂一个人是幸福的,被人挂念亦是一种幸福。


[ 本帖最后由 四月风 于 2012-5-9 18: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期征文10号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8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