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60|回复: 12

《比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邻》
因为我们总是相逢

--
题记
1

习惯在发呆的时候
瘦削的黑涂在她的睫毛,画完了她的眼睛

唯独不画自己
心里有什么就画什么,又画了一双手飞翔在她的肩膀
多么像蝴蝶

在某个梦里
她身着一袭黑衣从巨大的画布里复活,黑烟弥漫

作为灵感的来源
又画了一张梦境,她张着巨大的瞳孔

很多年后
我证明了她是不存在的,可又是精神世界全部的寄托


2

她走的时候,雨水洗净所有的足迹
我寻找人群中的一次回眸,火车开了。。。

直到多年后,偶然打开窗户
纸张折叠希冀,飞翔,彷徨,怀念

我只剩下自己了,还有一颗不灭的星辰
在潘多拉的魔盒中,安置仅有的卑微与愤怒

安其拉,当你转过身
洁白的羽翼黑了


3

现在,过去,未来的神思
此刻迷茫,幻觉,幻听。,,,

当你再一次出现,亲爱的
藏在体内的火焰突然熄灭了,小草的种子
在掌心里发芽了

可是连同影子也消失了,我确信
这不是黑夜

4
亲爱的,我曾死亡过一次
可知地狱缓慢失明的眼睛啊,亲爱的
我无法解脱

我只是一次次回头看你,你不在
我苟且,我尚且珍藏夜明珠的光

5

你又出现了,翩翩的蝴蝶钻入耳朵
亲爱的,我只是拥抱风,听你电话里吐露咒语

亲爱的,晚安
我说了很多次晚安


8:18 2012-2-29

注:晚安,它的另一层意思是我爱你!
发表于 2012-2-2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后
我证明了她是不存在的,可又是精神世界全部的寄托
问好青蛙。这一首相比前段的语言要明亮温暖一些,骨子里却还是忧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后
我证明了她是不存在的,可又是精神世界全部的寄托

让我想到佛经上一再强调的:不可着相,同时又不可离相而言“领悟”。其实中国古诗一再强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是这个大概的意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蛙试图通过“比邻”一词,来引导我们进入他自我构建的一个虚拟的思想空间。应该说某种意义上,作为诗中主体身份,出现的作者本人,他也是一个盲眼之人。诗人的确都是盲人,是瞎子。但是诗人的眼睛置身于黑暗,并不代表他心灵降伏和黑暗。

也就是说,他想通过这首诗歌,表达自己这些年来的坚持。而且他始终有自己的坚持,他把自己的心智、念想和领悟,当成黑暗中坚定不移的光源所在。我非常稀饭青蛙的思考和思辨能力。而且他并没有很空乏的将自己的领悟喊出来,而是用生活中俗常的感受、小细节,借用对“她”的一种认识、依赖和情感、精神的存放之处,来呈现自己思想的火苗和过程的顿悟。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2-29 11: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希望我的文字是可触摸的,而不是让读者撞到透明的玻璃

其实与我想象的还是有很大差距,我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期待你的继续努力:)将你的阅读知识,和经验积累等,更好地融入到你的作品里,呈现你思考的真实厚度和扑捉“灵光闪现”的瞬间!先祝福你,未来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蛙这个水分多了点,再提炼下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9 12:51 发表
嗯,期待你的继续努力:)将你的阅读知识,和经验积累等,更好地融入到你的作品里,呈现你思考的真实厚度和扑捉“灵光闪现”的瞬间!先祝福你,未来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你说的也不是我所追求的,我追求的是 特异的精神状态完整的表现开来。

这种精神状态在《度亡经》里是可以解释的,嗯,发现你对佛学很感兴趣,那么读读这部吧,这一部应该算是佛学里的一部圣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山采墨 于 2012-2-29 13:49 发表
青蛙这个水分多了点,再提炼下就好了。



你也是个马甲,也知道你是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死亡后是否真的算死亡呢?答案是否定的,而这部经书所阐述的是人许多人临死前所见到的那道光芒,比如“回光返照”这个词语是怎样解释的?而这本书对人性,灵魂,世界观等等进行非常深刻的洞察,也可以算是探讨死亡的书籍吧

而中国文化实在太过浩瀚了些,我曾在书店里见过一本字典,这部字典以“死”这个字展开辽阔的深入,光着一个字,就有一百多万个典故,细细想来,自己是那么渺小,卑微,准确的来说是太过渺小,呵呵 - -!由此而生的敬畏深深烙进骨子里,唉,虽然嘴巴说努力努力,谁又知道自己的自信心又不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山采墨 于 2012-2-29 14:11 发表
我是谁?


我这么说过你,哈哈,你又反其道而行之,你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聪明被聪明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