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13 18:39 发表 第二个很不错,从整体结构上看出你的布局和用意,在大幅度抽离情节之后,线索并没有断裂。值得称赞的地方是:解构之后结构的重建很有特色,并且还原于生活,结尾空间很大,让我看见鲜活的生活。很好。 第一个的 ...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1-11-13 19:12 发表 狠狠的读了几遍,第二个确实分化的不错,如果硬说特点那就是:“究竟有什么意义,也许没有意义”。 这就是文字的魔力。喜欢。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1-11-13 19:31 发表 阳台虚构着……裸体女人喝红酒……有意思,也没意思。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1-14 09:21 发表 第一个的问题是缺乏还原能力,诗歌内部的力量走向仍然在分裂中,因此产生一定的阅读茫然,或者说你要表达的还没有完全暗示或是象征出来,这属于还原问题吧。--------好,再整整去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1-14 09:40 发表 俺好喜欢第二个,俺喜欢那种撞击的动荡感。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14 23:02 发表 期待结果。
原帖由 云飞儿 于 2011-11-14 23:08 发表 碎碎啊 还以为看到的是依尔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