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廖孚嘉

人性的迷失————评析李显的诗《晚上两个.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11-1 22:36 发表
感谢无站、阳光兄,以及挑战版的诗哥诗妹们,因为工作原因,我拟不回来,我也发短信给无站说明了原因,但有空,即来论坛,与大家切磋切磋。



常来常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1-1 19:45 发表
好诗好评

————问好面面,多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2 10:03 发表



常来常往


嗯,有空就来看看诗哥诗妹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1-2 08:57 发表
这评这诗都值得细读的。
支持精华。


谢谢木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1-2 01:54 发表
感谢嘉嘉认真的评析,这么好的评,挑战精华保留


再次谢过千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1-11-1 23:46 发表

嗯,回来了嘉嘉。
论坛太卡了,从9点到现在,两个多小时,终于能说上一句话了。
那么就说,晚安亲们。
嘿嘿

——————天南地北到处转转,很浪漫,真羡慕!但要保重身体,尤其冬季,多防感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好诗好评.在这个好地方祝贺自己一下,ID被自己丢了又找回来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11-2 12:05 发表

——————天南地北到处转转,很浪漫,真羡慕!但要保重身体,尤其冬季,多防感冒!

一点都不浪漫,很累。
多谢嘉嘉,你也要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阅读加加,全部复制存机了!
壶也许要表达的多了点,所以还不是很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11-1 14:01 发表


————显官人,这个称呼到位!阳光光,这个称呼也好,记得也是你最先称呼的吧。帘帘就是很善悟会。应该奖励!安好!


嘉嘉一来,在俺旁边坐着,觉着特别舒服、安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好诗好评,学习并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首:诗的物格化与人格化

       李显的几首诗中,这首《壶》的诗,可谓最令人费解,但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其艺术效果总是能凭借读者的知觉经验或直觉体验,在主客体之间产生碰撞的震荡中“能迅快地擦出爱情的火花”。
他的这首诗,很多读者读了都觉得有余味,但要说个所以然来,只怕不是那么容易。我何尝不如此呢?真不知这把壶的“壶中究竟埋的什么老鼠药”?“壶身又究竟贴的什么狗皮膏药”?
     通读了几遍之后,我才豁然开朗,原来,这壶,就是一把壶。除了它是壶之外,它本身什么都不是。
这便让我想起那一个世人所熟知的有关人生三重境界的禅机妙语来。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性本善,纯洁无瑕,童蒙初学,认识世界,目之所及,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知是水,就认识了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渐渐长大,面临复杂的社会与人事,就发现人总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指桑骂槐,指驴为马,虚假的客套与寒暄,内里却隐藏着凶狠与算计。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人生历经九九八十一场磨难后将事理参透,心境便澄净明了,万事万物都呈现它的本来面貌。
    第一重境界,我们都避免不了所经历过,这第二重境界,我们正在经历着,将来或许依然如是。因为,进入第三重境界,对于凡夫俗子而言,并不容易。只有那些经过修炼与觉悟的人,才能步入这重天地。所以,这第二重,将是绝大多数人终生摆脱不了的世俗的枷锁。
     李显的这首诗《壶》,我正好以此找到了它的诠释点与引读点。
一把壶,它自始至终始终还是一把壶。来自泥土,归于泥土。天地无言,万物生焉。
但就是这把壶,这样的一把壶,在人的俗世中,被我们作为煮茶泡茶倒茶的饮用工具外,还赋予了它很多特定的内涵。
     你看,作者开篇就说:“壶现在成为关键先生”。这说明壶在社交中很受人关注,是做生意交朋友谈恋爱甚至是不可言喻的交易的事件的主角。紧着一句:“它忙绿着”,这是对上句的呼应,说明“壶”本身的应酬很多。其实/它可以安静/至少我这么想:这里,是作者以局外人似乎是小人物的身份所作出的感观与想法,从反面衬托壶的“不安静”与“不安分”,实际是借“壶”来暗指壶的主人的“不安静”与“不安分”。
      再接着:桌上散漫着光/比室顶的灯更刺眼——这里是采用白描和夸张的手法,表明特定场景下,壶的“炫目耀眼”,实际也是暗示壶主人的“张扬”。
壶身的紫砂/显示出沉淀。这句说明壶很古老,从时间上判断,应该很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表明壶的身价,也在暗示壶的主人与客人的身份。
      比客人灰色———从逻辑上推理,说明客人也是灰色的,但客人怎么会是灰色的呢?因为烟光缭绕,给人的感觉而已。这是特定情景中的感觉经验。所以这里是虚写。
外套更“内敛”————同样,这里是虚写。“内敛”加上了引号,表明其“内敛”只是一种假象,所显示的“张狂与炫耀”只是在壶的外裹的“内敛”的虚饰中更加突出而已。
     紧接着,笔锋陡然一转:装进去什么和倒出来什么哪个重要?/装进去多少和倒出来多少哪个重要?————读到这里,不禁耸然动容,似乎这才发现,这把壶,真不是一般的壶,湖中埋藏的药,一定不是老鼠药,可能是“芥子气”,壶身贴的也不是“狗皮膏药”,可能是“艳星海报”引人注目。
     自然壶的主人,也非常人也。壶招待的客人,亦非常人也。既然要把“装进去什么和倒出来什么哪个重要”与“装进去多少和倒出来多少哪个重要”来做一番比较,可见这种心理衡量与考量就证明所面对的事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证明了壶所面对主客之间的交易,纯粹是一件丝毫不带感情的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或者权色交易抑或其他利益交易。这两句,起到了对上提升与对下的铺垫作用,也具有一定意义的讽刺效果。
      在这上面,我们总觉得这把壶的不简单,似乎诗人或壶的主人、客人给它贴上了很多的标签:诸如“关键先生”、“忙碌”、“不安静”、“刺眼”、“沉淀”,“比客人灰色”、“内敛”之类。但当我们读了最后这段,思路又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才发现我们先前的判断是错误的。
     且看:在古老的客套和寒暄/甚至争吵中/它又一次被拿起/它始终是个哑巴/并等待着被放下————原来,它就是一把壶。在主人与客人承继古老传统礼节的虚假的寒暄中,它是一把壶。在世俗龌龊之风的争吵中,它是一把壶。人们把它端起放下,它是一把壶。它是一把壶,它不说一句话。它是一把壶,被诗歌赋予了特定的物格化。这里的点睛之笔是“它始终是个哑巴”。它是哑巴,才会让我们想起,它并不是不知道俗世中人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而是
    “天地不言、万物生焉”的那种大境界,那种体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被赋予人格化的“人象”意蕴。
     在李显的几首诗中,从整体布局与构思以及内涵意蕴方面看,这首最有特色。


  附:作者原诗


下午的一个【壶】


     李显

壶现在成为关键先生
它忙碌着,其实,它可以安静
至少我这么想
桌上散漫着光,比室顶的灯更刺眼
壶身的紫砂显示出沉淀,比客人灰色
外套更“内敛”

装进去什么和倒出来什么哪个重要?
装进去多少和倒出来多少哪个重要?

在古老的客套和寒暄,甚至争吵中
它又一次被拿起,它始终是个哑巴
并等待着被放下




--------------------------
说实话,当初读了李显这个,也有一些感悟,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看了嘉嘉的解析,豁然开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