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钟

■确实喜欢《邻女》,想听听大家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写作方法上各位有何感触
1、脱离于诗歌之外的叙述与参与式叙述的效果完全不同。
2、描写作为叙述延伸在这首诗歌中精彩之至。
3、为什么只有“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才适合用引号框示。而其他的对白都没有。它的作用如何。




回复晓钟:
1、这一点我还没整明白你说的意思~
2、余怒有个特点:抽离过程直接给出结果。
3、这一句是为了跳出前面的状态,或者称之为“跳接”


问候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点:

示范下:
后半夜,她把自己种在花园
然后升起,半截袖子垂在黑色的叶上


第三人称的叙述会让读者产生诗外读诗的感觉,从而营造出人鬼情未了的那种氛围。这种写法有一定的难度,做得好,会让读者出现“你在看一个灵魂怎么脱离肉体生活”这样的诡异状态,似乎无意义而让人回味、难以忘怀。我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尽管也这样写过一些:)


第二点,关于镜子,是诗歌呈现的一种,在文章里权且作为描写吧。它作为叙述的延伸作用在于拓展诗歌的阅读空间,或者提供诗歌的多个入口,使诗人内心的点具备了发散性。

第三点,并非纯粹的跳接,是诗歌内部气息或者意识流的关键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明白了。
2、我支持。
3、我们的意思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偏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进来坐走廊旁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凳子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9-4 16:56 发表
偏不说。

丫头牛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9-4 19:27 发表
再进来坐走廊旁听

客官还是到包厢里吧,在外面要注意防火防盗防色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1-9-4 20:07 发表
搬个凳子学习.

乖宝宝,不要吵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1-9-4 20:07 发表
搬个凳子学习.



不发表意见将没收小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5 13:21 发表

乖宝宝,不要吵哈。。。


那要看你发不发棒棒糖了。发我就狠狠的装一回嫩,不行就学幼儿园的小童鞋们,甩二个鼻涕泡儿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5 15:35 发表



不发表意见将没收小板凳~

为了小板凳以及旁听权,我考虑一下。如果这二天有充足的时间,又刚好充分的想发发神经的话,我就去准备个发言稿。你准备好砖头和木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1-9-5 16:53 发表


那要看你发不发棒棒糖了。发我就狠狠的装一回嫩,不行就学幼儿园的小童鞋们,甩二个鼻涕泡儿出来。

哈哈,,,,超开心。。。。。

不说鼻涕泡这样的高难度,,,只要丫头能开两列动车出来,,,猪猪,,,猪猪就把所有的零花钱给丫头买棒棒糖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